一种适用于散热器风扇的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7433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散热器风扇的框架,包括外框架、中环部、连接于所述外框架与所述中环部之间的导风片,所述导风片设置有多组,在所述导风片与所述导风片之间形成出风空间,所述出风空间自所述中环部向所述外框架的内壁逐渐增大设置,所述出风空间沿着所述外框架的中心逐渐朝下延展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由第一导风线、第二导风线的数据、角度数据的设计,使得框架中导风片对气流的流速提高,导向顺畅,减少风力受阻,提高了框架适用于散热器的排风流畅性、气流的流速。气流的流速。气流的流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散热器风扇的框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器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散热器风扇的框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中央处理器等电子元件的输出功率和工作频率的不断提高,其相应产生的热量也明显增多,业界通常在这些发热电子元件表面安装一散热器进行辅助散热,同时在散热器上加装一风扇,以加强散热效果。
[0003]现有的框架中导风片的结构、角度对气流的导向、气流的阻力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需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解决
技术介绍
中至少一个技术问题设计的一种适用于散热器风扇的框架。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一种适用于散热器风扇的框架,包括外框架、中环部、连接于所述外框架与所述中环部之间的导风片,所述导风片设置有多组,在所述导风片与所述导风片之间形成出风空间,所述出风空间自所述中环部向所述外框架的内壁逐渐增大设置,所述出风空间沿着所述外框架的中心逐渐朝下延展设置。
[0006]其中,所述导风片的顶缘面设置有第一导风线,所述第一导风线与所述中环部的外圈切线之间的延展角度为130
°‑
160
°

[0007]其中,所述导风片的两侧自所述外框架的顶部逐渐收缩合并设置。
[0008]其中,所述导风片的两侧面合并形成第二导风线,所述第二导风线的一端连接于中环部的底面,所述第二导风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外框架的内壁。
[0009]其中,所述第二导风线与所述中环部的外圈切线之间的延展角度为110
°‑
150
°

[0010]其中,所述出风空间自所述外框架的顶部位置逐渐朝内扭曲延伸设置。
[0011]其中,所述外框架的四周内壁上设置有自所述外框架底部向所述外框架的顶部倾斜的斜面部,至少部分所述导风片的其一端与所述斜面部相接触。
[0012]其中,所述斜面部与所述中环部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角度为60
°‑
70
°

[0013]其中,在所述导风片朝向外部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凹形部,所述凹形部的凹口朝外设置。
[0014]其中,所述导风片朝向内部的另一侧面上设置有弧形部,所述弧形部的弧度自所述外框架的顶部逐渐向内延伸设置。
[0015]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由第一导风线、第二导风线的数据、角度数据的设计,使得框架中导风片对气流的流速提高,导向顺畅,减少风力受阻,提高了框架适用于散热器的排风流畅性、气流的流速。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一种适用于散热器风扇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一种适用于散热器风扇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图2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一种适用于散热器风扇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一种适用于散热器风扇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一种适用于散热器风扇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从而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当某一特征被称为“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若干”,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如果涉及到“多个”,其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大于”、“小于”、“超过”,均应理解为不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以上”、“以下”、“以内”,均应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第一”、“第二”,应当理解为用于区分技术特征,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5]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技术所使用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均与所属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技术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0026]实施例:
[0027]结构1,如图1

6所示,一种适用于散热器风扇的框架,包括外框架1、中环部2、连接于所述外框架与所述中环部之间的导风片3,所述导风片3设置有多组,在所述导风片3与所述导风片3之间形成出风空间4,所述出风空间4自所述中环部2向所述外框架1的内壁逐渐增大设置,所述出风空间4沿着所述外框架的中心逐渐朝下延展设置,使得气流通过框架时,提高出风空间外围的气流,使得气流流经框架的时产生一种虹吸的效果,从而提高散热器的散热能力与效果。
[0028]其中,所述导风片3的顶缘面设置有第一导风线301,所述第一导风线301与所述中环部2的外圈切线之间的延展角度为130
°‑
160
°
,使得框架中导风片对气流的流速提高,导向顺畅,减少风力受阻,提高了框架适用于散热器的出风流畅性。
[0029]其中,所述导风片3的两侧自所述外框架1的顶部逐渐收缩合并设置,使得气流在与导风片接触时减少面接触,保留气流的速度,减少阻力。
[0030]其中,所述导风片3的两侧面合并形成第二导风线302,所述第二导风线302的一端连接于中环部2的底面,所述第二导风线302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外框架1的内壁,使得气流在与导风片接触时减少面接触,保留气流的速度,减少阻力。
[0031]其中,所述第二导风线302与所述中环部2的外圈切线之间的延展角度为110
°‑
150
°
,使得框架中导风片对气流的流速提高,导向顺畅,减少风力受阻,提高了框架适用于散热器的出风流畅性。
[0032]其中,所述出风空间4自所述外框架1的顶部位置逐渐朝内扭曲延伸设置,使得框架中导风片对气流的流速提高,导向顺畅,减少风力受阻,提高了框架适用于散热器的出风流畅性。
[0033]其中,所述外框架1的四周内壁上设置有自所述外框架1底部向所述外框架1的顶部倾斜的斜面部101,至少部分所述导风片的其一端与所述斜面部相接触,使得框架中导风片对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散热器风扇的框架,包括外框架、中环部、连接于所述外框架与所述中环部之间的导风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片设置有多组,在所述导风片与所述导风片之间形成出风空间,所述出风空间自所述中环部向所述外框架的内壁逐渐增大设置,所述出风空间沿着所述外框架的中心逐渐朝下延展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散热器风扇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片的顶缘面设置有第一导风线,所述第一导风线与所述中环部的外圈切线之间的延展角度为130
°‑
160
°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散热器风扇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片的两侧自所述外框架的顶部逐渐收缩合并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散热器风扇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片的两侧面合并形成第二导风线,所述第二导风线的一端连接于中环部的底面,所述第二导风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外框架的内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散热器风扇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线与所述中环部的外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杭彬
申请(专利权)人:揭阳市沣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