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调酸剂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7353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土壤调酸剂,属于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土壤调酸剂的调酸效果差的技术问题。由以下各组分的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尿素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调酸剂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改良
,涉及一种土壤调酸剂,特别是一种土壤调酸剂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由于作物的生长遗传特性及土壤环境的共同作用,每种作物均具有最适宜的土壤酸度范围。比如,水稻作物,通常采用旱育苗技术,在苗床土壤呈酸性时利于秧苗生长,而目前相当一部分稻区的土壤为中性或碱性,因而,对水稻一类喜酸性土壤的苗床土壤的调酸成为作物培育的关键技术,如能改善土壤的pH,将大大改善作物的品质和产量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广泛使用的调酸物质为硫酸、硫磺、硫酸亚铁、醋酸等,这些调酸物质对于土壤的调节酸性作用无法保持稳定,土壤pH值不稳定,需长期反复使用,会与土壤产生拮抗作用,造成土壤板结硬化,有机质减少,地力下降,严重影响了秧苗的整体素质水平,导致农作物生长不良,质量和产量下降。大部分土壤还缺乏钙镁等中量元素以及种植土壤有机质碳营养缺乏,影响农作物生长。
[0003]但是现有土壤调酸剂的原料搭配不够科学合理,土壤调酸剂的土壤调酸改良效果差,而且现有的土壤调酸剂的制备工艺使用的搅拌装置结构独立,无联动效果,生产周期短,单位耗电量高,制备土壤调酸剂时喷浆造粒效果较差,颗粒烘干后易碎。
[0004]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土壤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CN202110371931.2;公开号:CN113149789A】。该土壤调节剂由土壤调节剂物料与叶面调节剂残渣交错分层堆积成发酵堆、并通过发酵制得。先分别制备土壤调节剂物料和叶面调节剂,将叶面调节剂发酵液真空抽滤后得到叶面调节剂残渣,再将土壤调节剂物料和叶面调节剂残渣按比例逐层堆积,进行发酵,即得成品。制得土壤调节剂,其可作为水稻降镉的调理剂、又可替代化学肥料作为底肥的土壤调节剂,虽然在减少化肥施入,增加土壤的利用效率,同时该土壤调节剂的原材料来源环保,成本低廉,但是土壤调酸改良效果差,而且制备工艺使用的搅拌装置结构独立,无联动效果,生产周期短,单位耗电量高,制备土壤调酸剂时喷浆造粒效果较差,颗粒烘干后易碎。
[0005]基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土壤调酸剂及其制备工艺,原料搭配科学合理,采用复合型搅拌装置进行混合生产,制备土壤调酸剂时喷浆造粒效果较好,颗粒烘干后不易碎;生产时长短;单位耗电量低;土壤调酸剂的土壤调酸效果显著,对经济作物的特殊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土壤调酸剂的制备工艺,该制备工艺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保证各原料快速混合搅拌,制备土壤调酸剂时喷浆造粒效果较好,生产时长短;单位耗电量低。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专利技术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一种土壤调酸剂的制备工艺,步骤如下:
[0009]步骤一,将白云石经过660

760℃低温煅烧,再经过冷却、粉碎后,得到煅烧后的白云石粉;
[0010]步骤二,分别取一定量的尿素、硼砂、硫酸锌和水进行混合,边搅拌边加热到50

95℃,进行充分溶解,得到混合溶液;
[0011]步骤三,分别取一定量的氯化锌、黄腐酸钾、步骤一中得到的煅烧后的白云石粉、尿素、硫酸铵和硫酸镁,按上述顺序依次加入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
[0012]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得到的混合料加入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形成浆体;
[0013]步骤五,将步骤四得到的浆体注入造粒机中进行喷浆造粒,料浆中的水份汽化并分离后,留存的不会气化的固体形成粒状的颗粒物料;
[0014]步骤六,将颗粒物料再输送到烘干机内进行烘干,除去水分,烘干机的温度控制在280

450℃,然后冷却到45℃以下;
[0015]步骤七,对冷却后的颗粒物料再输送到分选筛内进行筛分,得到粒径为1.0

4.75mm的土壤调酸剂肥料颗粒;
[0016]步骤八,将不符合标准的土壤调酸剂肥料进行返料溶解,重新进行造粒,将符合标准的土壤调酸剂肥料放置在35℃的温度中进行调理,最后按照不同的计量标准进行包装。
[0017]所述步骤二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如下:尿素5

50份、硼砂4.5

5.5份、硫酸锌4.5

5.5份、水35

45份(每份重量相同)。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二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如下:尿素25份、硼砂5份、硫酸锌5份、水30份(每份重量相同)。
[0019]所述步骤三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如下:氯化锌5

60份、黄腐酸钾5

30份、步骤一中得到的煅烧后的白云石粉35

85份、尿素5

40份、硫酸铵0

50份、硫酸镁1

20份(每份重量相同)。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三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如下:氯化锌30份、黄腐酸钾20份、步骤一中得到的煅烧后的白云石粉55份、尿素25份、硫酸铵25份、硫酸镁10份(每份重量相同)。
[0021]所述步骤二至步骤四中使用的搅拌设备为复合型搅拌装置,所述复合型搅拌装置包括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设置的动力混料机构、加热搅拌罐和粉料混合机构,动力混料机构上设有两个对称的定量放料机构,两个定量放料机构与加热搅拌罐之间均设有若干加强筋,粉料混合机构及加热搅拌罐分别与两个定量放料机构之间通过卸料管及出料管连接,粉料混合机构和加热搅拌罐之间以及加热搅拌罐和动力混料机构之间设有差速连接轴。
[0022]所述动力混料机构包括混料基座,混料基座内部固定有电机和减速器以及卸料组件,电机和减速器传动连接,混料基座上端中部转动搅拌架,搅拌架与减速器传动连接,搅拌架上设有电动搅拌架和若干刮料架,混料基座上端设有混料筒,搅拌架、刮料架及电动搅拌架均位于混料筒内部,混料基座上设有落料孔,卸料组件位于落料孔正下方,混料筒的外壁上设有保温棉层;
[0023]所述卸料组件包括落料筒,落料筒上铰接有翻转杆和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端部与翻转杆的端部铰接,翻转杆上固定有若干连杆,若干连杆的上端固定有翻转堵板,翻转堵板位于落料孔的正下方;
[0024]所述差速连接轴连接在加热搅拌罐的转轴与转动搅拌架之间,加热搅拌罐的下端
固定有若干圆周均布的支撑腿,支撑腿固定在混料基座上端,加热搅拌罐下端还设有排污管,出料管上连接有电控阀,加热搅拌罐上端设有若干第一进料管;
[0025]所述粉料混合机构包括搅料罐,搅料罐的下端设有若干圆周均布的支撑杆,支撑杆固定在加热搅拌罐上,搅料罐的下端设有出料口,卸料管的上端连接在出料口下端,卸料管上设有电控阀,差速连接轴连接在搅料罐的转轴和加热搅拌罐的转轴之间,搅料罐的转轴上由下向上依次设有若干圆周均布的刮料板、分料孔盘和分料螺旋管,搅料罐上设有设有分料筒,分料螺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调酸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一,将白云石经过660

760℃低温煅烧,再经过冷却、粉碎后,得到煅烧后的白云石粉;步骤二,分别取一定量的尿素、硼砂、硫酸锌和水进行混合,边搅拌边加热到50

95℃,进行充分溶解,得到混合溶液;步骤三,分别取一定量的氯化锌、黄腐酸钾、步骤一中得到的煅烧后的白云石粉、尿素、硫酸铵和硫酸镁,按上述顺序依次加入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得到的混合料加入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形成浆体;步骤五,将步骤四得到的浆体注入造粒机中进行喷浆造粒,料浆中的水份汽化并分离后,留存的不会气化的固体形成粒状的颗粒物料;步骤六,将颗粒物料再输送到烘干机内进行烘干,除去水分,烘干机的温度控制在280

450℃,然后冷却到45℃以下;步骤七,对冷却后的颗粒物料再输送到分选筛内进行筛分,得到粒径为1.0

4.75mm的土壤调酸剂肥料颗粒;步骤八,将不符合标准的土壤调酸剂肥料进行返料溶解,重新进行造粒,将符合标准的土壤调酸剂肥料放置在35℃的温度中进行调理,最后按照不同的计量标准进行包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调酸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如下:尿素5

50份、硼砂4.5

5.5份、硫酸锌4.5

5.5份、水35

45份(每份重量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土壤调酸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如下:尿素25份、硼砂5份、硫酸锌5份、水30份(每份重量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调酸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如下:氯化锌5

60份、黄腐酸钾5

30份、步骤一中得到的煅烧后的白云石粉35

85份、尿素5

40份、硫酸铵0

50份、硫酸镁1

20份(每份重量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土壤调酸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如下:氯化锌30份、黄腐酸钾20份、步骤一中得到的煅烧后的白云石粉55份、尿素25份、硫酸铵25份、硫酸镁10份(每份重量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调酸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至步骤四中使用的搅拌设备为复合型搅拌装置,所述复合型搅拌装置包括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设置的动力混料机构(7)、加热搅拌罐(4)和粉料混合机构(1),动力混料机构(7)上设有两个对称的定量放料机构(6),两个定量放料机构(6)与加热搅拌罐(4)之间均设有若干加强筋(5),粉料混合机构(1)及加热搅拌罐(4)分别与两个定量放料机构(6)之间通过卸料管(3)及出料管(18)连接,粉料混合机构(1)和加热搅拌罐(4)之间以及加热搅拌罐(4)和动力混料机构(7)之间设有差速连接轴(8)。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土壤调酸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混料机构(7)包括混料基座(26),混料基座(26)内部固定有电机(28)和减速器(29)以及卸料组件(25),电机(28)和减速器(29)传动连接,混料基座(26)上端中部转动搅拌架(22),搅拌架(22)与减速器(29)传动连接,搅拌架(22)上设有电动搅拌架(27)和若干刮料架(23),混料基座(26)上端设有混料筒(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宇匡崇婷陈秋雄朱爱军刘成顺赖毓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伽雅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