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叠式车顶及地面方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7233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复合材料轻量化结构的收叠式车顶及地面方舱,包括底座、翻盖,底座的一边与翻盖的一边形成铰接,底座上方铰接有前板、左侧板、右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围绕各自铰接处翻转,对顶板形成支撑,或朝向底座上方翻转进行收叠;前板围绕其与底座的铰接处转动成竖向布置,或前板朝向底座上方翻转进行收叠;在翻盖、顶板、前板、左侧板、右侧板翻出后,底座的上方、翻盖的内侧、顶板的内侧、左侧板的内侧、右侧板的内侧、前板的内侧之间围合而成舱的内部空间;在顶板、前板、左侧板、右侧板收叠后,翻盖与底座之间形成的收纳空间,将顶板、前板、左侧板、右侧板进行收纳。右侧板进行收纳。右侧板进行收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收叠式车顶及地面方舱


[0001]本技术涉及折叠式户外露营方舱,具体涉及收叠式车顶及地面方舱。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的普及,自驾游,户外露营,家庭野餐,沙滩休闲等户外活动不再是遥不可及,帐篷作为传统户外活动的必备品也是不断跟新换代,但无论如何变换款式及收叠方式帐篷的本质是无法改变的,那就是保温性,隔音性,安全性无法保证。随着人们对户外出行质量要求的提高,很多方舱类户外活动产品应运而生,但都无法形成产业化,主要是设计不合理,不符合法规,材料无法满足设计结构要求等原因,没有形成新的概念。其中最关键的是折叠干涉,无法密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打开、收叠,质量轻,占用空间少的收叠式车顶及地面方舱。
[0004]实现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05]收叠式车载方舱,包括底座、翻盖,底座的一边与翻盖的一边形成铰接,翻盖围绕铰接处转动对底座形成封盖,或翻盖围绕铰接处转动到底座的一侧,竖向布置于底座上方;
[0006]翻盖上铰接有翻转到底座上方,形成方舱顶部,或翻转到翻盖内侧,形成收叠的顶板;
[0007]底座上方铰接有前板、左侧板、右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围绕各自铰接处翻转,对顶板形成支撑,或朝向底座上方翻转进行收叠;
[0008]前板围绕其与底座的铰接处转动成竖向布置,或前板朝向底座上方翻转进行收叠;
[0009]在前板上安装有门;
[0010]在翻盖、顶板、前板、左侧板、右侧板翻出后,底座的上方、翻盖的内侧、顶板的内侧、左侧板的内侧、右侧板的内侧、前板的内侧之间围合而成帐篷的内部空间;
[0011]在顶板、前板、左侧板、右侧板收叠后,翻盖与底座之间形成的收纳空间,将顶板、前板、左侧板、右侧板进行收纳。
[0012]本申请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底座的上方一侧固定设置有对左侧板向外翻出形成挡位的左挡位部件。
[0013]本申请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底座的上方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对右侧板向外翻出形成挡位的右挡位部件。
[0014]本申请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左侧板或/和右侧板上装配有窗户。
[0015]本申请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底座和/或翻盖和/或顶板和/或前板和/或左侧板和/或右侧板选用轻量化复合板材。
[0016]本申请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底座与翻盖之间,左侧板与底座之间,右侧板与底座
之间,翻盖与顶板之间分别设置有阻尼器。
[0017]本申请中的一种实施方式:顶板翻出形成方舱顶部时,顶板为倾斜状态,有利于排雨及提升内部空间。
[0018]本申请中的一种实施方式:顶板与左侧板之间,顶板与右侧板之间,左侧板与翻盖之间,右侧板与翻盖之间,左侧板与前板之间,右侧板与前板之间,前板与顶板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件,保证方舱的防雨性。
[0019]本申请中的一种实施方式:翻盖包括翻盖本体,和固定翻盖本体外周的翻盖边框,在帐篷收叠状态时,翻盖边框将底座外周包围在其中。
[0020]本申请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底座、左侧板、右侧板、前板、顶板均可以采用本体加边框的结构形式;所述边框为轻质金属边框。
[0021]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将翻盖打开,翻盖相对于底座呈竖向状态,然后将铰接于翻盖内侧的顶板向外翻出,再依次将左侧板、右侧板、前板翻出呈竖向状态,这样在翻盖内侧、顶板内侧、左侧板内侧、右侧板内侧、前板内侧之间形成方舱的内部空间,使用者可以通过打开门,进入方舱内部空间;而在需要将方舱进行收叠时,则需按照打开时的步骤,相反操作即可。通过对方舱结构的优化改进,提升方舱的打开、收叠的便利性,且收叠后的方舱占用空间少,满足车顶载物法规要求。
[0022]本申请的方舱具有质量轻,体积小(收叠后),具有良好的保温及隔音效果,超强的安全性,户外露营不再担心虫蚁及动物的侵扰。方舱结构设计使得方舱撑起与收叠方便快捷,方舱撑起使用阻尼器(液压气弹簧)助力或类似助力方式,一个普通女士在一分钟内可以独立完成撑起及收叠,完全撑起只需要半分钟。
[0023]本申请的方舱撑起后具有结构稳定,阻尼器(液压气弹簧)及铰链设计使得板块与板块自锁形成紧固的方厢结构,同时底部和上部设有防雨换气口,换气口内部设有可更换的防尘过滤网使得方舱内在前后窗户关闭的情况下保持空气新鲜。宽敞的空间可以轻松容纳两个成年人休息。
[0024]本申请的方舱收叠后底部设计预留了足够的空间,以满足软垫及床上用品所需空间,使用收叠时无需将软垫及床上用品拿出来,方舱收叠后完全密封以免内部物品受潮等。
[0025]本申请的方舱整体重量与一个普通成年男士的体重先当,两个成人可以轻易搬运。
[0026]本申请的方舱可固定安装在普通乘用汽车的车顶行李架上配备通用行李架卡紧装置,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符合法规要求。可在车顶撑开直接使用,行李架需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否则需要加装较高承载重量的行李架。使用时搭配一个标准可伸缩直梯即可。
[0027]本申请的方舱可以在地面使用,方舱配备快速拆装户外脚轮可以在相对平坦的地面及草地拖行至宿营地点撑开使用,可以用于户外餐桌及野餐平台,观景休息平台等,无需担心虫蚁骚扰。
[0028]本申请的方舱相同的结构设计可以延伸到医疗方舱,应急方舱,营房等领域。
[0029]本申请的方舱采用的结构设计及选材,使其成本与高端布帐篷相当;且避免了传统帐篷的弊端,具有卓越的性价比。
[0030]本申请的方舱,提升方舱的打开、收叠的便利性和可靠性,且收叠后的方舱占用空间少,尺寸重量及形状满足乘用车顶载物的法规要求,与传统车顶帐篷相比,具有良好的保
温隔音效果,提高使用舒适度及安全性,满足时尚美观的要求。同时也可以用于地面,与传统帐篷相比,具有良好的保温隔音效果,提高使用舒适度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技术打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图1的后视立体示意图;
[0033]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剖视图;
[0034]图4为本技术打开状态的主体框架结构示意图;
[0035]图5为本技术收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0036]图6为本技术底座具有万向轮时收叠结构示意图;
[0037]图7为本技术轻量化复合板材结构示意图;
[0038]图8为本技术边框与板块本体结合状态示意图;
[0039]附图中,101为底座,102为翻盖,103为顶板,104为前板,105为左侧板,106为右侧板,107为门,108为左挡位部件,109为右挡位部件,110为窗户,111为阻尼器,112为翻盖本体,113为翻盖边框,114为外表面涂层,115为纤维增强复合层,116为芯材,117为内表面,118为光伏发电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收叠式车顶及地面方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翻盖,底座的一边与翻盖的一边形成铰接,翻盖围绕铰接处转动对底座形成封盖,或翻盖围绕铰接处转动到底座的一侧,竖向布置于底座上方;翻盖上铰接有翻转到底座上方,形成帐篷顶部,或翻转到翻盖内侧,形成收叠的顶板;底座上方铰接有前板、左侧板、右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围绕各自铰接处翻转,对顶板形成支撑,或朝向底座上方翻转进行收叠;前板围绕其与底座的铰接处转动成竖向布置,或前板朝向底座上方翻转进行收叠;在前板上安装有门;在翻盖、顶板、前板、左侧板、右侧板翻出后,底座的上方、翻盖的内侧、顶板的内侧、左侧板的内侧、右侧板的内侧、前板的内侧之间围合而成方舱的内部空间;在顶板、前板、左侧板、右侧板收叠后,翻盖与底座之间形成的收纳空间,将顶板、前板、左侧板、右侧板进行收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叠式车顶及地面方舱,其特征在于,在底座的上方一侧固定设置有对左侧板向外翻出形成挡位的左挡位部件。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收叠式车顶及地面方舱,其特征在于,在底座的上方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对右侧板向外翻出形成挡位的右挡位部件。4.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明英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华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