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7156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电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形成介质循环回路的加热装置、做功装置、冷却装置及增压装置,介质循环回路是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循环介质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回路,发电系统还包括热化学储热单元,热化学储热单元与加热装置连接,热化学储热单元储存外部能源转化的热能,或通过释放储存的热能提供加热装置加热循环介质所需的热源。本发明专利技术热化学储热单元可以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提供合适的高温热源,将热化学储热单元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进行有机结合,可以实现高温储热换热,有效提高系统整体的热效率,解决现有的储热系统热效率低、储热放热温度范围受限等问题。热放热温度范围受限等问题。热放热温度范围受限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电
,具体为一种基于热化学储能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与先进节能技术是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和发电量猛增。但受社会用电需求增长放缓等多方面原因,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不足,仍存在大量弃风弃光;可再生能源消纳难题是能源系统长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产生的结果。在电力调峰方面,当前火电机组仍是主要调峰电源。为了降低碳排放量,同时消纳可再生能源弃电、增加能源利用率,亟需规模化储能技术对电力系统中的谷电、弃电进行有效的消纳。
[0003]储热是储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温度品位多样、规模大小灵活,安全且成本低,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光热发电与供暖、工业及建筑节能、设备热管理等领域,有助于解决由于时间、空间或强度不匹配带来的供给侧与需求侧难以高效衔接的问题,有效地提高热能的综合利用效率,可为电网提供规模巨大的可调负荷,提高电网调峰能力和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市场巨大。当前储热技术按照储热方式可以分为显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形成介质循环回路的加热装置、做功装置、冷却装置及增压装置,所述介质循环回路是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循环介质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回路,所述发电系统还包括热化学储热单元,所述热化学储热单元与所述加热装置连接,所述热化学储热单元储存外部能源转化的热能,或通过释放储存的热能提供所述加热装置加热所述循环介质所需的热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化学储热单元包括外部能源供给装置、储热罐及设于所述储热罐内的热化学储热模块,所述外部能源供给装置为热能供给装置,所述热能供给装置与所述储热罐通过第一管路连通,所述热能供给装置通过所述第一管路向所述储热罐内输送热空气提供所述热化学储热模块反应所需的热能和气体;所述热化学储热模块在规定温度条件下储存外部的能源转化的热能或释放储存的热能;所述加热装置设于所述储热罐内并与所述热化学储热模块间壁式换热接触吸收所述热化学储热模块释放的热能,所述加热装置具有延伸至所述储热罐的外部的工质入口、工质出口,所述工质入口与所述增压装置的出口连接,所述工质出口与所述做功装置的入口连接;所述储热罐上开设有与所述工质入口位置对应的第一接口和与所述工质出口位置对应的第二接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化学储热单元包括外部能源供给装置、储热罐、热化学储热模块及反应物供给装置,其中,所述外部能源供给装置为电网谷电/弃电输送装置,所述谷电/弃电输送装置与所述热化学储热模块连接,并提供所述热化学储热模块反应所需的电能;所述热化学储热模块在规定温度条件下储存电能转化的热能或释放储存的热能;所述加热装置设于所述储热罐内并与所述热化学储热模块间壁式换热接触吸收所述热化学储热模块释放的热量,所述加热装置具有工质入口和工质出口,所述工质入口与所述增压装置的出口连接,所述工质出口与所述做功装置的入口连接;所述储热罐上开设有与所述工质入口位置对应的第一接口和与所述工质出口位置对应的第二接口;所述反应物供给装置提供所述热化学储热模块反应所需的气体,所述储热罐上开设有空气进口、空气出口,所述空气进口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刚宁泽宇祝培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