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本勤专利>正文

一种可挠电线电缆保护套管的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7057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挠电线电缆保护套管的加工装置,包括一个机壳,机壳两端设置有盖板,机壳内部设置有轴套,其特征是轴套内部直接设置外模,轴套与机壳之间设置有轴承,另外设置有多头螺纹芯棒,多头螺纹芯棒一端延伸到外模内部,另一端与电机动力轴相连,机壳的后盖板上连接有后支座,后支座上设置有调节套,调节套内设置有固定式弹性夹头。(*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层带材挠制成螺纹管的成型装置,主要应用于可挠电线电缆保护套管的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电线电缆的防护套管有塑料管、单层带钢挠制的蛇皮管和镀锌铁管。塑料管易老化、强度不高;蛇皮管拉伸强度及抗压强度不高。同时在有震动的场所使用易磨损电线电缆保护层;镀锌铁管成本高,在走向复杂的施工作业中安装非常不方便,同时也有蛇皮管的易磨损电线电缆保护层的缺点。可挠性电线电缆保护套管,克服了上述缺点,被广泛应用。国内现有的加工装置中存在着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的情况。影响了产品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挠电线电缆保护套管的新型加工装置。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可将不同材料的一根或多根带材同时挠成一体,产品性能稳定,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挠电线电缆保护套管的加工装置,包括一个机壳,机壳两端设置有盖板,机壳内部设置有轴套,其特征是轴套内部直接设置外模,轴套与机壳之间设置有轴承。另外设置有多头螺纹芯棒,多头螺纹芯棒一端延伸到外模内部,另一端与电机动力轴相连,机壳的后盖板上连接有后支座,后支座上设置有调节套,调节套内设置有固定式弹性夹头。本技术的效果是多头螺纹芯棒转动时输送挠成管状的工件到外模内,通过外模与芯棒后端的多头螺纹同步运动旋转挤压工件成型。为防止旋转挤压工件时工件转动,在其后加装夹紧部件,即固定式弹性夹头安装在调节套内,调节套通过螺纹与后支座组件装配,后支座组件通过几个螺丝及垫块与机体上的后盖板相连接固定,专用扳手扳动调节套,调节套的位置移动,调节套的一端口挤压固定式弹性夹头达到收缩弹性夹头端口的目的,从而夹紧工件。通过专用扳手可控制固定式弹性夹头端口大小,控制夹紧工件的作用力,同时可达到调整螺距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是外模与轴套直接相连接的固定方式,后端的夹紧部件组成一体,通过几个螺丝与机体相连,拆卸方便,使用操作简单可行。同时由于本产品可同时将一种或多种带材同时挠制成型,节省工时,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本技术容易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可挠电线电缆保护套管的加工装置,包括一个机壳4,机壳4两端设置有盖板3和7,机壳4内部设置有轴套5,轴套5内部直接设置外模2,轴套5与机壳4之间设置有轴承。另外设置有多头螺纹芯棒1,多头螺纹芯棒1一端延伸到外模2内部,另一端与电机动力轴相连。机壳4的后盖板7上连接有后支座8,后支座8上设置有调节套9,调节套9内设置有固定式弹性夹头10,6是专用扳手。根据图1现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和工作过程几根不同材料的带材随设备运转不停地挠在多头螺纹芯棒1上,多头螺纹芯棒1与机体的一端动力相连接,转动时通过螺纹带动工件向前运动到外模2内,外模2与多头螺纹芯棒1的后端螺纹同步运转,挤压工件成型。外模2是直接安装固定在轴套5孔内,轴套5是通过安装固定在其上的动力装置驱动。成型后的工件直接进入固定式弹性夹头10孔内。固定式弹性夹头10是先装在调节套9内,通过调节套9的螺纹连接在后支座组件8上,后支座组件8通过几个螺丝和垫块直接固定在后盖板7上(后盖板7与机体4相连接固定),专用扳手6用来扳动旋转调节套,改变调节套9的位置,通过调节套9的端口挤压固定式弹性夹头10上的锥度面,扳动专用扳手6可控制固定式弹性夹头10的端口大小,实现控制夹住工件作用的大小,从而使工件在旋转挤压过程中不转动。同时可控制螺距的大小。成型后的工件通过固定式弹性夹头10端口的控制可达到加工成型合格产品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挠电线电缆保护套管的加工装置,包括一个机壳,机壳两端设置有盖板,机壳内部设置有轴套,其特征是轴套内部直接设置外模,轴套与机壳之间设置有轴承,另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本勤
申请(专利权)人:赵本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