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胃造口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6949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胃造口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胃造口管,包括管口固定片和固定带、胃引流管、空肠营养管、压力调节管,其特征在于,固定带固定在管口固定片上,固定带的开合端口上固定连接有插口,插口与固定带的另一端相互插接,固定带的端面上设有凹孔,插口上螺纹连接有用于配合凹孔的旋钮;管口固定片中穿插固定连接有造口管体,造口管体末端端头设有蘑菇头,胃引流管、空肠营养管和压力调节管均设置于造口管体中。优点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的在对胃部的引流作业时,对胃部进行压力的调节,从而适合病人的身体,同时也可以同步的进行肠胃管件的作业,具有较好的多功能性。具有较好的多功能性。具有较好的多功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胃造口管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胃造口管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胃造口管。

技术介绍

[0002]胃造瘘是指针对晚期食管癌患者,医生没有给他切去食管癌,而是仅在腹部留一根管子。临床上用得不少,是晚期食管癌姑息性治疗的一种,就是改善食管癌患者吃饭喝水的痛苦,同时尽最大能力达到治疗目的,延长生命。
[0003]传统的胃造口管功能较为单一,主要在于一般只能后针对胃部的胃液引流等作业,但针对于肠道的补充等问题则需要另开部件进行伸入作业,同时在进行胃部引流的过程中容易引起的胃部负压不适或臌胀等不良症状均不能很好的予以解决,导致病人身体在修养的过程中不适,不能很好的进行配合作业。
[000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多功能胃造口管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同步对胃部进行压力的调节的多功能胃造口管。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胃造口管,包括管口固定片和固定带、胃引流管、空肠营养管、压力调节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固定在管口固定片上,固定带的开合端口上固定连接有插口,插口与固定带的另一端相互插接,所述固定带的端面上设有凹孔,插口上螺纹连接有用于配合凹孔的旋钮;所述管口固定片中穿插固定连接有造口管体,造口管体末端端头设有蘑菇头,所述胃引流管、空肠营养管和压力调节管均设置于造口管体中。
[0007]在上述的多功能胃造口管中,所述固定带为布衣材质,所述固定带的内部固定穿插有多根金属细丝,所述金属细丝直接与管口固定片的内壁之间连接接触。
[0008]在上述的多功能胃造口管中,所述胃引流管的末端呈带有弹性的螺旋状螺旋臂,长度200

270mm,螺旋臂长50

70mm;螺旋臂与造口管角度为120

135度。
[0009]在上述的多功能胃造口管中,所述胃引流管的末端螺旋臂管侧壁上设有多个侧孔,侧孔数量不少于5个。
[0010]在上述的多功能胃造口管中,所述胃引流管、空肠营养管的进端端头均设有可活动连接的开合塞。
[0011]在上述的多功能胃造口管中,所述压力调节管的端头设有膨大的端体,所述端体内螺旋设有调节纽,且调节纽的一端延伸至端体的外部,端体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内外贯穿的通气孔,所述调节纽控制多个通气孔的开合。
[0012]在上述的多功能胃造口管中,所述压力调节管的侧边设有压力探测器,所述压力探测器的传感器通过压力调节管管体的内部延伸到压力调节管的深处。
[0013]在上述的多功能胃造口管中,所述管口固定片前段还设有缓和板,所述胃引流管、
空肠营养管、压力调节管均贯穿缓和板设置,所述缓和板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所述弹簧与管口固定片固定连接,所述胃引流管、空肠营养管、压力调节管上活动卡接有塑料固定片,塑料固定片与缓和板内壁卡合连接。
[0014]在上述的多功能胃造口管中,所述胃引流管、空肠营养管、压力调节管上贯穿设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的一端设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上磁性连接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连接于造口管体的内壁上,所述卡接块的端面上扣接有卡板,所述胃引流管、空肠营养管、压力调节管的侧壁上设有凹凸不平的坑槽,所述坑槽与卡板的边缘卡接设置。
[0015]在上述的多功能胃造口管中,所述管口固定片内设有环形空腔,所述环形空腔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贯通的流水开口。
[0016]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多功能胃造口管的优点在于:
[0017]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胃引流管、空肠营养管、压力调节管的配合,以达到利用胃引流管在对病人的胃部进行引流的过程中,利用胃部的螺旋部位得以更好的进行引流的作业,同时配合空肠营养管、压力调节管来达到降低胃内压;减少胃食管反流,预防吸入性肺炎,同时胃压力调节,避免负压吸引导致胃损伤,另外,还针对空肠营养、保留胃内给药途径使其具有多功能性,从而更适合病人的身体。
[0018]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固定带、管口固定片、环形空腔、金属细丝的配合,以达到利用固定带来使得胃引流管更好的固定在身体表面,相比于传统的管件来说,具有更好的翻板病人身体活动的效果,同时利用环形空腔中填充热水的方式来通过固定带温暖整个固定的部位,从而更好的帮助病人恢复,且为病人提供更舒适的穿戴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胃造口管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图1中空肠营养管的局部剖视图;
[0022]图4是图1中管口固定片的剖视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胃造口管的塑料固定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胃造口管的塑料固定片的卡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管口固定片、2固定带、3胃引流管、4空肠营养管、5压力调节管、6插口、7凹孔、8旋钮、9造口管体、10蘑菇头、11金属细丝、12侧孔、13开合塞、14端体、15调节纽、16通气孔、17压力探测器、18缓和板、19弹簧、20塑料固定片、21卡接块、22第一磁铁、23第二磁铁、24卡板、25环形空腔、26流水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7]实施例
[0028]如图1

2所示,一种多功能胃造口管,包括管口固定片1和固定带2、胃引流管3、空肠营养管4、压力调节管5,胃引流管3、空肠营养管4、压力调节管5均同步插设在造口管体9中,胃引流管3用于胃液的引流,空肠营养管4用于营养的供给,压力调节管5用于调节胃部内部的喂压,胃引流管3、空肠营养管4的进端端头均设有可活动连接的开合塞13用于引流
或者营养的补给。
[0029]固定带2固定在管口固定片1上,管口固定片1用于固定在病人的身体上,与造瘘口直接固定并与造口管体9穿插设置,固定带2为布衣材质,从而使得病人在穿戴时有更好的体验,固定带2的内部固定穿插有多根金属细丝11,金属细丝11直接与管口固定片1的内壁之间连接接触,管口固定片1内设有环形空腔25,环形空腔25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贯通的流水开口26,利用环形空腔25中填充热水的方式来通过固定带温暖整个固定的部位,从而更好的帮助病人恢复,且为病人提供更舒适的穿戴效果。
[0030]流水开口26设有最少2个,从而方便进水和放水,环形空腔25在填充热水后通过金属细丝11传播到整个固定带2上,固定带2的开合端口上固定连接有插口6,插口6与固定带2的另一端相互插接,固定带2的端面上设有凹孔7,插口6上螺纹连接有用于配合凹孔7的旋钮8,利用旋钮8来对固定带2进行调节,从而更好的适配不同病人的身材尺寸;
[0031]如图2、6所示,胃引流管3的末端呈带有弹性的螺旋状螺旋臂,螺旋臂的外部设有包衣,在使用时需要将其去除,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胃造口管,包括管口固定片(1)和固定带(2)、胃引流管(3)、空肠营养管(4)、压力调节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2)固定在管口固定片(1)上,固定带(2)的开合端口上固定连接有插口(6),插口(6)与固定带(2)的另一端相互插接,所述固定带(2)的端面上设有凹孔(7),插口(6)上螺纹连接有用于配合凹孔(7)的旋钮(8);所述管口固定片(1)中穿插固定连接有造口管体(9),造口管体(9)末端端头设有蘑菇头(10),所述胃引流管(3)、空肠营养管(4)和压力调节管(5)均设置于造口管体(9)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胃造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2)为布衣材质,所述固定带(2)的内部固定穿插有多根金属细丝(11),所述金属细丝(11)直接与管口固定片(1)的内壁之间连接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胃造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胃引流管(3)的末端呈带有弹性的螺旋状螺旋臂,长度200

270mm,螺旋臂长50

70mm;螺旋臂与造口管角度为120

135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胃造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胃引流管(3)的末端螺旋臂管侧壁上设有多个侧孔(12),侧孔(12)数量不少于5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胃造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胃引流管(3)、空肠营养管(4)的进端端头均设有可活动连接的开合塞(1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胃造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管(5)的端头设有膨大的端体(14),所述端体(14)内螺旋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孝徐杰王志强付永和张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