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金属预制水泥薄板组合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6872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金属预制水泥薄板组合墙,包括两平行模板,两个模板均采用预制织物增强混凝土薄板构成,且两平行模板相对面均设有多个沿墙面排开的梯形柱,在两平行模板之间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并在两平行模板之间填入填充物形成墙体,其中,通过采用预制织物增强混凝土薄板构成模板,降低板面的厚度,从而便于进行运输和搭建,提高施工速度,且通过铺设多层纤维织物网,提高墙体的抗弹抗爆性能;通过平板和梯形折板配合,使两侧模板具有一定的抗弯强度和整体稳定性,再通过在墙的两侧模板之间设置连接件固定,填入的夯实生土或水泥土等受到横向约束作用,从而提高了墙体竖向承载力。载力。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金属预制水泥薄板组合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具体为一种无金属预制水泥薄板组合墙。

技术介绍

[0002]在军工中常用的艾斯科防爆墙(HESCO)是一种制作方便的简易防爆墙,该种墙采用镀锌钢丝网和内部聚丙烯袋子做模板,内填沙土。这种墙只能做临时性防爆墙,墙体通常不承重,而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防爆墙虽然可以在其上搭设楼盖和屋盖,但钢筋混凝土施工需要搭设大量的脚手架和模板,工序过于复杂。
[0003]现有技术中,通过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块夹夯土墙的方法,工序较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简便,但是,钢筋混凝土板厚受钢筋保护层要求的限制而不能太薄,它的混凝土块较厚重,不便于运输;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块磊砌成的夯土模板整体性较差;混凝土中钢筋的存在对电子信号的影响是无法避免的,如果用于军工防爆墙,这对现代军事作战中信号传输不利;并且在现场磊砌速度慢,工期长;采用砖石磊砌两片墙夹夯土的方法,和磊砌混凝土预制板块的方法一样速度慢,工期长,因此急需一种无金属预制水泥薄板组合墙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较高承载力,且便于运输和搭建的无金属预制水泥薄板组合墙,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金属预制水泥薄板组合墙,包括:
[0006]两平行模板,均采用预制织物增强混凝土薄板构成,且两平行模板相对面均设有多个沿墙面排开的梯形柱;
[0007]连接件,用于连接两平行板;
[0008]以及,在两平行模板之间填入填充物形成墙体。
[0009]优选的,所述预制织物增强混凝土薄板通过逐层铺纤维织物网逐层刷浆的方式制成。
[0010]优选的,每个所述模板均包括平板和梯形折板,所述梯形折板突起一面朝向墙内,另一面固定在所述平板上,且在平板和梯形折板之间浇入高流态混凝土或灌浆料形成梯形柱。
[0011]优选的,所述梯形折板的斜边厚度是平行边的0.7倍。
[0012]优选的,所述纤维织物网为双轴向或多轴向织物,包括碳纤维、耐碱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和芳纶纤维。
[0013]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以及对拉螺栓和对拉螺母,所述平板和梯形折板上每隔一定高度均设有对应的通孔,通过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配合穿过对应的所述通孔将一侧的梯形折板和平板连接,通过对拉螺栓和对拉螺母穿过对应的所述通孔
两侧的梯形折板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以及对拉螺栓和对拉螺母均为纤维增强塑料FRP材料制成,且对拉螺栓上全长布满螺纹。
[0015]优选的,所述平板和梯形折板贴合一面均涂有胶水。
[0016]优选的,所述填充物包括生土、三合土、水泥土和水泥砂石料。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采用预制织物增强混凝土薄板构成模板,由于这种织物网不生锈,不需要水泥的保护,降低板面的厚度,从而便于进行运输和搭建,提高施工速度,缩短工期,且通过铺设多层纤维织物网,提高墙体的抗弹抗爆性能;
[0018]其中,通过平板和梯形折板配合,使两侧模板具有一定的抗弯强度和整体稳定性,再通过在墙的两侧模板之间设置连接件固定,填入的夯实生土或水泥土等受到横向约束作用,从而提高了墙体竖向承载力,因此,这种墙体上可以搭设楼盖和屋盖;
[0019]另外,本专利技术中各个部件均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使得墙体对电子信号不会产生任何干扰。
附图说明
[002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1]在附图中: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无金属预制水泥薄板组合墙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预制织物增强混凝土薄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平板和梯形折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双轴向与多轴向织物网形貌图;
[0026]图5是本专利技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专利技术平板的竖直接缝留设位置图;
[0028]图7是本专利技术梯形折板水平方向搭接图;
[0029]图8是本专利技术梯形折板竖直方向搭接图;
[0030]图中标号:1、平板;2、梯形折板;3、梯形柱;4、填充物;5、固定螺栓;6、固定螺母;7、对拉螺栓;8、对拉螺母;9、通孔;10、连接板;11、梯形连接折板;12、竖向FRP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2]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无金属预制水泥薄板组合墙,包括两平行模板,两个模板均采用预制织物增强混凝土薄板构成,且两平行模板相对面均设有多个沿墙面排开的梯形柱3,在两平行模板之间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形成墙模,并在两平行模板之间填入填充物4形成墙体,填充物4包括生土、三合土、水泥土和水泥砂石料。
[0033]参考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薄板内采用铺层的方法,即通过逐层铺纤维织物网逐层刷浆的方式制成,参考图2所示,在2至3厘米的厚度内铺设5

7层纤维织物网。
[0034]其中,每个模板均包括平板1和梯形折板2,梯形折板2突起一面朝向墙内,另一面固定在平板1上,且在平板1和梯形折板2之间浇入高流态混凝土或灌浆料形成梯形柱3;
[0035]参考图3所示,a为平板1,b为梯形折板2,本实施例中,按上述铺设的方法制作出2至3米长,2至3米宽平板1和梯形折板2(例如每个梯形上底宽300mm,下底宽600mm,高150mm),梯形折板2的斜边厚度是平行边的0.7倍;
[0036]另外,薄板中的纤维织物网根据薄板的用处不同,采用碳纤维、耐碱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芳纶纤维等双轴向或多轴向织物,参考图4所示,为双轴向与多轴向织物网形貌图,其中,织物的主要力学和几何特征参数如下表:
[0037][0038][0039]下表为水泥混凝土基体配比:
[0040][0041]其中,表中PCA(I)是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减水剂产品:JM

PCA(I)混凝土超塑化剂。
[0042]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连接件包括固定螺栓5和固定螺母6,以及对拉螺栓7和对拉螺母8,平板1和梯形折板2上每隔一定高度均设有对应的通孔9,固定螺栓5和固定螺母6,以及对拉螺栓7和对拉螺母8的通孔9上下错开,在平板1和梯形折板2贴合一面均涂有胶水,可对平板1和梯形折板2进行预先固定,并将对应的通孔9对准,通过固定螺栓5和固定螺母6配合穿过对应的通孔9将一侧的梯形折板2和平板1连接,通过对拉螺栓7和对拉螺母8穿过对应的通孔9两侧的梯形折板2连接。
[0043]参考图5,固定螺栓5和固定螺母6,以及对拉螺栓7和对拉螺母8均为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金属预制水泥薄板组合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平行模板,均采用预制织物增强混凝土薄板构成,且两平行模板相对面均设有多个沿墙面排开的梯形柱;连接件,用于连接两平行板;以及,在两平行模板之间填入填充物形成墙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金属预制水泥薄板组合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织物增强混凝土薄板通过逐层铺纤维织物网逐层刷浆的方式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金属预制水泥薄板组合墙,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模板均包括平板和梯形折板,所述梯形折板突起一面朝向墙内,另一面固定在所述平板上,且在平板和梯形折板之间浇入高流态混凝土或灌浆料形成梯形柱。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金属预制水泥薄板组合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折板的斜边厚度是平行边的0.7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金属预制水泥薄板组合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织物网为双轴向或多轴向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荀琦肖学湘秦添荀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承天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江苏交科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