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乃森专利>正文

一种轻质墙板墙体结构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6561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轻质墙板墙体结构体系,由墙板搭建而成,墙板中预埋或后埋有连接件,墙板通过预埋或后埋的连接件与主体结构连接成一体;多片墙板之间通过预埋或后埋的连接件连接成整面墙体,墙体上开设有用于安装门、窗以及各类配件的洞口,墙板与安装在洞口中的门、窗以及各类配件通过预埋或后埋的连接件连接成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连接件将墙板与墙板间、墙板与主体结构间、与门窗以及各类配件间形成可靠的连接,形成整体性良好、抗震性能优良、墙平面内刚度极大变形微小的整体墙体,解决了众多现有轻质墙板墙体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足。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质墙板墙体结构体系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轻质墙板墙体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0002]建筑产业现代化是当今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建筑构件工业化生产、装配式式安装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墙体是房屋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墙体的装配化式安装是房屋建造方式发展的必然,近几年来各种建筑墙板得以飞速发展,但是在构建体系上相对落后,使墙板墙体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墙板板缝开裂、与主体结构间开裂、与主体结构连接不可靠不能满足抗震要求、与门窗安装固定牢固型差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轻质墙板墙体结构体系,利用预埋或后埋的连接件将墙板与墙板间、墙板与主体结构间、与门窗以及各类配件间形成可靠的连接,形成整体性良好、抗震性能优良、墙平面内刚度极大变形微小的整体墙体,解决了众多现有轻质墙板墙体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轻质墙板墙体结构体系,由多块预埋或者后埋有连接件的墙板拼装而成,相邻所述墙板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形成整面墙体;所述墙板通过预埋或者后埋的所述连接件与主体结构、门窗以及各类配件连接。
[0006]上述墙板后埋上述连接件的位置开设有缺口,连接件利用防水石膏基材料浇筑在缺口内。
[0007]上述连接件之间的间距≤1.5倍墙板宽度。
[0008]上述连接件由用于连接的锚板和用于保证锚固力的锚固钢筋组成,锚板与锚固钢筋固定连接。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轻质墙板墙体结构体系,其有益效果是:
[0010]1、现有技术中墙板与墙板之间的连接依靠的是榫卯的连接方式,为保证墙板间可靠的连接,需要在很狭小的缝隙内灌浆,这种方法施工质量较难控制且工效很低,另外,由工程知识可知,砂浆的抗拉强度非常低,工程上一般认为不具备具有有效的抗拉强度,无法保证墙板间的拉开作用,因而板缝开裂的问题始终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而本技术提供的轻质墙板墙体构建体系,是由墙板装配成的墙体,墙板与墙板间通过对应连接件相互连接,这种连接可靠性足以满足墙体整体性及受力的要求,特别是针对主体结构变形和由于温度、湿度变化而引起的收缩、膨胀引起开裂十分有效,可以说是从根本上解决了墙板板缝开裂的工程顽疾问题。
[0011]2、现有技术中的轻质墙板与主体结构或门窗连接时,一般是采用卡件卡接,卡件连接只能限制墙板平面外位移而无法保证墙板平面内位移,且卡件容易松动,无法保证可靠的连接。而本技术在墙板上预埋或者后埋在墙板上的连接件,使连接件成为墙体的
一个稳固的连接点,通过该连接件与主体结构或门、窗等配件采用螺栓或者焊缝连接后形成可靠的连接,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墙板墙体中存在的诸如固定牢固性不够可靠不能满足抗震要求等问题,特别建筑的外墙体对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有更高的可靠性要求,传统的墙体构建体系一般无法满足要求,本构建体系通过连接件连接足以满足要求。
[0012]3、由数块墙板通过连接件连接组成的墙体整体受力,一般情况下,墙体的高宽两向尺寸数值接近,由一般力学知识可知,这样的墙体在墙体平面内变形甚微近乎于刚体,几乎不会给下部支承结构产生弯矩作用,为在楼板无梁处设置墙体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工程解决方法。
[0013]4、本技术在墙板中后埋连接件时,利用防水石膏基材料将连接件浇筑在墙板上开设的缺口中,利用防水石膏基材料浇筑一是利用石膏的速凝性实现即埋即用,二是石膏硬化时微膨胀性不易与原始板体材料接缝处产生开裂,三是配比合适的石膏其强度一般要比轻质墙板材料的强度高很多足以满足连接件锚固要求,另外防水石膏可以满足耐水性能要求。为了进一步保证后浇石膏基材料与墙板材料间有足够的粘接力,在连接界面也可以预涂刷界面增强结合剂。
[0014]5、传统的墙板的连接方法基本上是一种经验方法,工程设计中无明确的计算方法验算连接的可靠性,只能应用在经验规定的范围内。本技术中预埋或者后埋连接件,这一方法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等国家标准规定的设计计算方法,可以验算其受力的可靠性,通过可靠的设计计算可不受应用范围限制。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墙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墙板的平面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连接件预埋在墙板侧边的剖面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后埋连接件埋置过程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两个墙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墙板与主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本技术墙板与门窗以及各类配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9为本技术利用后埋锚栓将墙板与主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墙板;2、连接件;3、主体结构;4、门窗;5、锚板;6、锚固钢筋;7、缺口;8、防水石膏基材料;9、焊缝;10、主体结构连接件;11、圆孔;12、锚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图1

9,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7]实施例1:
[002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轻质墙板墙体结构体系,由多块预埋或者后埋有连接件2的墙板1拼装而成,相邻墙板1之间通过连接件2连接形成整面墙体;所述墙板1通过预埋或者后
埋的连接件2与主体结构3、门窗4以及各类配件连接。
[0029]进一步地,所述墙板1后埋所述连接件2的位置开设有缺口7,连接件2利用防水石膏基材料8浇筑在缺口7内。
[0030]本技术中墙板1一般是按一定较为通用的规格化尺寸生产,生产时在预定位置预埋有连接件2后形成具有连接件2的墙板1,墙板1与预埋的连接件2浇筑成一体。如图4所示,墙板1现场安装时,个别墙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切割,切割边就不再具有预埋的连接件2,此时在需要的特定位置后埋连接件2,具体方法为:在墙板1上特定的位置开设有缺口7,在缺口7中放置连接件2,随后利用防水石膏基材料8将连接件2浇筑在缺口7内,利用防水石膏基材料8的速凝性实现即埋即用。
[0031]进一步地,所述由多块墙板1通过连接件2装配形成装配整体式墙体,这种情况下,墙板1板边预埋或者后埋的连接件2的间距控制在1.5倍的墙板宽度以内,墙板1相互连接后,连接件2之间的墙板基本上是刚体受力状态,在主体结构变形、温度以及湿度、材料干缩等因素作用下,墙板变形微小工程上可以忽略,无变形就不存在开裂问题,可以说这种轻质墙板墙体结构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墙板板缝开裂的工程顽疾问题。
[0032]进一步地,上述由多块装配形成房屋各部装配整体式墙体,每墙体一般高宽尺寸相近,从一般力学常识知,在墙体平面内可将墙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墙板墙体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由多块预埋或者后埋有连接件(2)的墙板(1)拼装而成,相邻所述墙板(1)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2)连接形成整面墙体;所述墙板(1)通过预埋或者后埋的所述连接件(2)与主体结构(3)、门窗(4)以及各类配件连接;所述墙板(1)后埋所述连接件(2)的位置开设有缺口(7),连接件(2)利用防水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乃森吴昊
申请(专利权)人:吴乃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