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轨天线展开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天线
,尤其涉及一种在轨天线展开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平面SAR天线电气模块划分的特殊需求,“H”型已经成为后续星载SAR卫星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对平面天线而言,该构型使得天线成为悬臂梁状态,因此,无法与卫星平台固定,天线受力方式恶劣。为了解决平面天线收拢状态基频过低的问题,提高平面天线发射环境的动力学特性,目前国内外航天飞行器围绕如何减少悬臂长度,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案,包括:1)尽量压缩航天器矩形平台两侧天线安装面之间的宽度尺寸,以确保天线悬臂端尽量短,与此同时,也给航天器平台的结构布局带来了难度;2)充分利用航天器平台作为平面天线的安装固定面,使平面天线呈“屋顶式”布局设置在平台两侧,但需大幅改变有效载荷舱的结构形式;3)通过对天线板结构进行加强设计来提高天线抗弯刚度,但也带来天线板重量的大幅增加。
[0003]由上述方式可知,各种方案不论对航天器平台设计,还是对天线结构本身的重量,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卫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轨天线展开控制系统,至少包括卫星平台(40)和左右两翼平面天线,左右两翼平面天线分别设于卫星平台(40)的彼此相对的两侧,其特征在于,第一单翼平面天线(41)至少包括彼此依次转动连接的第一内侧天线面阵(42)、第一中部天线面阵(43)和第一外侧天线面阵(44),三者以不暴露各自的天线反射面的方式收拢于靠近卫星平台(40)的位置上,三者可通过驱动电机相对彼此转动而共同形成为平面状的第一单翼平面天线(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辅助支撑第一单翼平面天线(41)的第一支架组件(45),其形成于卫星平台(40)的单侧上且可随第一单翼平面天线(41)收拢于靠近卫星平台(40)的位置上时姿态的变化而覆盖至卫星平台(40)上的不同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单翼平面天线(41)的悬臂长度方向上,第一支架组件(45)包括设于第一单翼平面天线(41)上的且彼此位于不同位置处的至少两个支撑点(46),各支撑点(46)之间所限定的区域至少局部覆盖到第一内侧天线面阵(42)、第一中部天线面阵(43)和第一外侧天线面阵(4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用以驱动第一内侧天线面阵(42)与第一内侧天线面阵(42)彼此展开或折叠的第一驱动机构(47),第一内侧天线面阵(42)以不可脱离的方式连接至卫星平台(40)而使得第一内侧天线面阵(42)可借助于第一驱动机构(47)提供的折叠作用力来朝向靠近第一内侧天线面阵(42)的方向移动并与第一内侧天线面阵(42)一同收拢于卫星平台(40)的侧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用以驱动第一中部天线面阵(43)与第一外侧天线面阵(44)彼此展开或折叠的第二驱动机构(48),第一外侧天线面阵(44)以转动角度可控的方式连接至第一中部天线面阵(43)而使得第一外侧天线面阵(44)可借助于第二驱动机构(48)提供的折叠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明,徐巍,邹宇,吴兴贵,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