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6772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编码开关,包括壳体、安装件和转轴。安装件安装在壳体内,安装件的第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和至少两个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位于第一安装槽的周侧,第一安装槽内安装有光线接收器,第二安装槽内安装有发光件,发光件具有逻辑输入端口,光线接收器具有信号输出端口;转轴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壳体内,转轴的第一端上设置有导光部,导光部位于安装件上,导光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光槽,导光槽与第一安装槽连通,并且导光槽与第二安装槽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编码开关能够在换档时输出异常的电压信号,从而便于识别换挡动作,以避免输出错误的挡位信号,有利于提高挡位切换精度。提高挡位切换精度。提高挡位切换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编码开关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开关
,特别涉及一种编码开关。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编码开关,由转轴上的金属片与码盘上的不同的金属触点接触来得到不同的挡位,即,金属片与金属触点之间仅存在接通和断开两种状态,并且,在第一挡位切换至第二挡位的过程中,可能会经过并接通第三挡位,例如,一档至三档的切换过程中,需要经过二档,而控制器通过接通信号和断开信号不能识别编码开关是否在换挡,从而导致传统的编码开关在切换挡位的过程中,可能会输出不需要的挡位信号,从而影响挡位切换精度,特别对于一些对挡位切换精度要求较高的设备而言,若编码开关在挡位切换过程中输出不需要的挡位信号,可能会影响设备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编码开关,能够提到挡位切换精度。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编码开关,包括:壳体;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安装件的第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和至少两个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周侧,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码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安装件的第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和至少两个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周侧,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安装有光线接收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安装有发光件,所述发光件具有逻辑输入端口,所述光线接收器具有信号输出端口;转轴,所述转轴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转轴的第一端上设置有导光部,所述导光部位于所述安装件上,所述导光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光槽,所述导光槽与所述第一安装槽连通,并且所述导光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第二安装槽位于以所述转轴的转动中心在所述安装件的第一端面上的正投影点为圆心的同一个圆周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上设置有阻光凸起,所述阻光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之间,所述阻光凸起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光槽对应的缺口,所述阻光凸起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件抵接,或者,所述阻光凸起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和抵接件,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弹性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抵接件的第一端与朝向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的所述弹性件的一侧连接,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设置有与所述抵接件对应的凹槽带,所述抵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凹槽带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输入输出端口的逻辑控制器,所述逻辑控制器安装在所述安装件上,所述逻辑控制器通过所述逻辑输入端口与所述发光件电性连接,所述逻辑控制器通过所述信号输出端口与所述光线接收器电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数量为4个,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驿犁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金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