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轮减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665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星轮减速器,包括与驱动电机壳体连接的减速器外壳,减速器壳体内设有与一级行星轮啮合的第一内齿轮,一级行星轮通过一级行星轮轴与一级行星轮架连接,一级行星轮还与驱动电机驱动轴上的第一太阳轮啮合,一级行星轮架的中心设有第二内齿轮,第二内齿轮与第二太阳轮上齿轮的一侧啮合,第二太阳轮上齿轮的另一侧与二级行星轮啮合,二级行星轮还与减速器壳体内设有的第三内齿轮啮合,二级行星轮通过二级行星轮轴与减速器上的输出轴连接,其中第二太阳轮为套装在芯轴上的轴套结构,芯轴的一端与输出轴上的中心孔连接,行星轮减速器的输出轴与减速器壳体之间还设有轴承。该行星轮减速器具有结构简单、结构紧凑、运行平稳等特点。运行平稳等特点。运行平稳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星轮减速器


[0001]本技术属于行星轮减速器
,特别涉及一种两级减速的行星轮减速器。

技术介绍

[0002]行星减速器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工业产品,通过对其内部齿轮齿数、中心距等参数的多样化设计,极大地扩大了其应用场景,但现有大多数行星减速器的结构都比较复杂,非标准部件较多,而且有些行星减速器还存在有密封性不甚理想,常常出现润滑脂渗漏的情况,不仅影响行星减速器的正常工作,也不方便清理;另外存在传动效率低,传动不平稳的问题。
[0003]中国专利:CN209671531U公开了一种行星轮减速器,包括动力电机、上部外壳、下部外壳、输出轴、一级传动轴、一级外齿轮、一级中心轮、一级行星轮、一级行星轮轴、一级行星轮支架、一级行星轮轴承、二级传动齿轮、二级中心轮、二级行星轮支架、二级行星轮轴、二级行星轮、二级传动轴、联轴器、中部外壳、二级行星轮轴承、二级行星轮轴承、二级传动齿轮轴承,中部外壳上部连接安装在上部外壳下部,下部外壳上部连接安装在中部外壳下部。该行星轮减速器自称其结构紧凑,体积小,安装方便;减速比大,齿轮磨损量小,使用寿命长,噪声小,工作效率高;结构简单,传动精度高,适用范围。然而该行星轮减速器的结构并不简单,非标件也较多,制造成本也较高。
[0004]中国专利:CN207454675U公开了一种具有回转中心轴承安装的旋转内齿圈行星轮减速器,由箱体以及太阳齿轮输入轴、输出轴、旋转内齿圈、前行星齿轮组件、后行星齿轮组件等组成,在箱体内装入一个前端盖行星齿轮支架和一个运动行星齿轮支架,在两支架上分别安装有前端盖支架回转轴承和运动支架回转轴承,运动行星齿轮支架的后端与输出轴一体连接,旋转内齿圈同时支承在前端盖行星齿轮支架和运动行星齿轮支架上。通过所设置的两套回转轴承,可确保旋转内齿圈的重负载时使得太阳齿轮输出轴、前行星齿轮组件、旋转内齿圈及后行星轮组件等运动部件之间精密的配合和可靠的传动,并使得旋转内齿圈减速器有较高的传动效率和明显的降低噪音效果。该行星轮减速器同样存在结构复杂,结构尺寸较大,传动功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采用标准件较多,传动过程中震动较小一种行星轮减速器。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行星轮减速器,所述减速器包括与驱动电机壳体连接的减速器外壳,减速器壳体内设有与一级行星轮啮合的第一内齿轮,一级行星轮通过一级行星轮轴与一级行星轮架连接,一级行星轮还与驱动电机驱动轴上的第一太阳轮啮合,一级行星轮架的中心设有第二内齿轮,第二内齿轮与第二太阳轮上齿轮的一侧啮合,第二太阳轮上齿轮的另一侧与二级行星轮啮合,二级行星轮还与减速器壳体内设
有的第三内齿轮啮合,二级行星轮通过二级行星轮轴与减速器上的输出轴连接,其中第二太阳轮为套装在芯轴上的轴套结构,芯轴的一端与输出轴上的中心孔连接,行星轮减速器的输出轴与减速器壳体之间还设有轴承。该行星轮减速器为两级减速器,可用于太阳能光伏电池板跟踪太阳光,具有运行平稳,结构简单、经凑,加工制作成本低等特点。
[0007]为了便于将润滑油传送到传动齿轮之间,同时能够将润滑油传送至轴承上,还为了减轻行星轮轴的重量,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二级行星轮轴设有中心孔,二级行星轮轴与减速器输出轴之间通过带中心孔的螺栓连接。
[0008]为了使得输出轴运行平稳,并能延长其使用寿命,还能避免润滑油的泄露,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减速器输出轴与减速器外壳之间分别设有位于二级行星轮两侧滚珠轴承,其中设置在靠近减速器壳体端部的滚珠轴承与减速器壳体端部之间设有密封件。
[0009]为了使得减速器的结构更加紧凑,运行更为平稳,整体重量更轻巧,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减速器输出轴中心的外部为阶梯轴结构,减速器输出轴中心的内部为阶梯孔结构,其中一级行星轮架嵌入在阶梯孔的大孔内,芯轴嵌装在阶梯孔的中心孔内。
[0010]为了便于输出轴的加工制作,便于零部件的装配,同时又可避免润滑油的泄露,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在所述减速器输出轴中心外侧设有芯轴的端帽。
[0011]为了便于一级行星轮及一级行星轮轴的安装固定,同时可避免润滑油浸入到驱动电机内部,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一级行星轮与驱动电机相对的一侧设有与一级行星轮轴连接的挡板,在挡板与一级行星轮轴之间还设有弹簧涨圈。
[0012]为了将二级行星轮固定在二级行星轮轴上,同时不会与输出轴之间构成运动干涉,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在所述二级行星轮与减速器输出轴之间设有垫片。
[0013]为了便于简单快捷地将驱动电机与行星轮减速器连接在一起,同时也便于将行星轮减速器拆卸下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驱动电机壳体与减速器外壳之间通过带中心孔螺栓连接。
[0014]为了便于将减速器被驱动的部件之间的连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在所述减速器外壳的外部设有连接法兰盘,法兰盘一侧的减速器外壳呈阶梯轴结构。
[0015]为了便于一级行星轮组件的安装、拆卸,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第一内齿轮与减速器外壳之间采用镶嵌式连接。
[0016]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该行星轮减速器具有结构简单、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采用标准件较多,传动过程中震动较小等特点。该减速器的采用输出轴与二级行星轮轴固连,设计巧妙,密封性良好;齿轮传动和行星传动的有效结合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传动平稳。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行星轮减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驱动电机壳体;2、减速器外壳;3、一级行星轮;4、第一内齿轮;5、一级行星轮轴;6、一级行星轮架;7、驱动电机驱动轴;8、第一太阳轮;9、第二内齿轮;10、第二太阳轮;11、二级行星轮;12、第三内齿轮;13、二级行星轮轴;14、输出轴;15、芯轴;16、中心孔;17、轴承;18、螺栓;19、密封件;20、端帽; 21、挡板;22、弹簧涨圈;23、垫片;24、螺栓;25、法兰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0]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星轮减速器,所述减速器包括与驱动电机壳体1连接的减速器外壳2,减速器壳体2内设有与一级行星轮3啮合的第一内齿轮4,一级行星轮3通过一级行星轮轴5与一级行星轮架6连接,一级行星轮3还与驱动电机驱动轴7上的第一太阳轮8啮合,一级行星轮架6的中心设有第二内齿轮9,第二内齿轮9与第二太阳轮10上齿轮的一侧啮合,第二太阳轮10上齿轮的另一侧与二级行星轮11啮合,二级行星轮11还与减速器壳体2内设有的第三内齿轮12 啮合,二级行星轮11通过二级行星轮轴13与减速器上的输出轴14连接,其中第二太阳轮10为套装在芯轴15上的轴套结构,芯轴15的一端与输出轴14上的中心孔16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14与减速器壳体之间还设有轴承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星轮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包括与驱动电机壳体连接的减速器外壳,减速器壳体内设有与一级行星轮啮合的第一内齿轮,一级行星轮通过一级行星轮轴与一级行星轮架连接,一级行星轮还与驱动电机驱动轴上的第一太阳轮啮合,一级行星轮架的中心设有第二内齿轮,第二内齿轮与第二太阳轮上齿轮的一侧啮合,第二太阳轮上齿轮的另一侧与二级行星轮啮合,二级行星轮还与减速器壳体内设有的第三内齿轮啮合,二级行星轮通过二级行星轮轴与减速器上的输出轴连接,其中第二太阳轮为套装在芯轴上的轴套结构,芯轴的一端与输出轴上的中心孔连接,行星轮减速器的输出轴与减速器壳体之间还设有轴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轮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行星轮轴设有中心孔,二级行星轮轴与减速器输出轴之间通过带中心孔的螺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轮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输出轴与减速器外壳之间分别设有位于二级行星轮两侧滚珠轴承,其中设置在靠近减速器壳体端部的滚珠轴承与减速器壳体端部之间设有密封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泽民邬逵清潘逸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长龄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