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液氨运输的液氨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62027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液氨运输的液氨槽车,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储氨罐,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吸水泵,所述吸水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软水管,所述储水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热箱,所述储水箱位于加热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位于加热箱的下方,所述加热箱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所述加热箱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吸热块,所述伸缩弹簧远离加热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吸热块、滑动板、电极片、伸缩弹簧和连接绳之间的配合,提升了储氨罐的降温效果,同时不需人工进行操作,自动打开,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液氨运输的液氨槽车


[0001]本技术涉及液氨车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液氨运输的液氨槽车。

技术介绍

[0002]液氨,又称为无水氨,呈无色液体状,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铵根离子NH4+、氢氧根离子OH

,呈碱性的碱性溶液,液氨多储于耐压钢瓶或钢槽中,且不能与乙醛、丙烯醛、硼等物质共存,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很高,同时液氨应用于许多的化工厂里。
[0003]随着液氨的广泛应用,液氨运输一般是通过液氨运输车进行运输,但是在高温天气情况下运输时,会因天气炎热使运输车里面的液氨发生反应,给人们带来危险,现有的方法是通过在运输车罐上喷加制冷剂进行降温,需要人工进行添加,但是这种方法费时费力,降低工作效率,为此,提出一种用于液氨运输的液氨槽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液氨运输的液氨槽车。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液氨运输的液氨槽车,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储氨罐,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吸水泵,所述吸水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软水管,所述储水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热箱,所述储水箱位于加热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位于加热箱的下方;
[0007]所述加热箱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所述加热箱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吸热块,所述伸缩弹簧远离加热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极片,所述储水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滑动板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远离滑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块;
[0008]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极块,所述电极块延伸至加热箱内,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壁套设有圆盘齿轮,所述储水箱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靠近圆盘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块,所述传动轴远离齿轮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扇。
[0009]优选地,所述软水管延伸至壳体的内部,所述软水管套设在储氨罐的外侧壁,所述软水管的一端连接在吸水泵上,所述软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储水箱的一侧。
[0010]优选地,所述储水箱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转动槽,所述传动轴通过第一转动槽与储水箱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延伸至壳体内,。
[0011]优选地,所述储水箱的两侧开设有第二转动槽,所述转动轴通过第二转动槽与储水箱转动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滑动板与加热箱的内侧壁滑动设置,所述连接绳与滚轮滑动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储水箱与壳体上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软水管通过连接槽延伸至壳体的内部,所述加热箱的顶部为透明设置。
[0014]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液氨运输的液氨槽车,通过吸热块、滑动板、电极片、伸缩弹簧和连接绳之间的配合,当遇到高温天气时,通过吸热块的吸热功能使加热箱内产生大量的热量,通过热胀冷缩原理,使滑动板向下滑动,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使滑动块向上顶住吸水泵的开关(吸水泵开关按钮与吸水泵电性连接,此为现有技术不做详细赘述),使吸水泵进行将储水箱内的冷却水通过软水管的作用对储氨罐进行降温,提升了储氨罐的降温效果,同时不需人工进行操作,自动打开,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0016]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液氨运输的液氨槽车,通过驱动电机、电极块、转动轴、圆盘齿轮、齿轮块、转动扇和传动轴之间的配合,当滑动板向下滑动时,电极片与电极块触碰(电极片与电极片电性连接,产生一个连通的通路,此为现有技术不做详细赘述),使驱动电机通电转动,进而带动转动轴、圆盘齿轮、传动轴和转动扇转动,通过这样的设置,进一步的提升了储氨罐的降温效果,提升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液氨运输的液氨槽车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液氨运输的液氨槽车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液氨运输的液氨槽车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2处A处放大图;
[0021]图5为图3处B处放大图;
[0022]图6为图4处C处放大图。
[0023]图中:1壳体、2储水箱、3软水管、4储氨罐、5加热箱、501吸热块、502滑动板、503电极片、504伸缩弹簧、505连接绳、506滚轮、507滑动块、6吸水泵、7驱动电机、701电极块、702转动轴、703圆盘齿轮、704齿轮块、705转动扇、706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用于液氨运输的液氨槽车,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储氨罐4,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水箱2,储水箱2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吸水泵6,吸水泵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软水管3,软水管3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软水管3套设在储氨罐4的外侧壁,软水管3的一端连接在吸水泵6上,软水管3的另一端连接在储水箱2的一侧,储水箱2与壳体1上均开设有连接槽,软水管3通过连接槽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储水箱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热箱5,加热箱5的顶部为透明设置,储水箱2位于加热箱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位于加热箱5的下方;
[0026]如图4所示,加热箱5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504,加热箱5的内壁两侧固
定连接有吸热块501,伸缩弹簧504远离加热箱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502,滑动板5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极片503,储水箱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滚轮506,滑动板502与加热箱5的内侧壁滑动设置,连接绳505与滚轮506滑动连接,滑动板502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绳505,连接绳505远离滑动板5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块507,当遇到高温天气时,通过吸热块501的吸热功能使加热箱5内产生大量的热量,通过热胀冷缩原理,使滑动板502向下滑动,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使滑动块507向上顶住吸水泵6的开关,使吸水泵6进行将储水箱2内的冷却水通过软水管3的作用对储氨罐4进行降温,提升了储氨罐4的降温效果,同时不需人工进行操作,自动打开,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0027]如图5、图6所示,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702,储水箱2的两侧开设有第二转动槽,转动轴702通过第二转动槽与储水箱2转动连接,驱动电机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极块701,电极块701延伸至加热箱5内,转动轴702的外侧壁套设有圆盘齿轮703,储水箱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液氨运输的液氨槽车,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储氨罐(4),所述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水箱(2),所述储水箱(2)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吸水泵(6),所述吸水泵(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软水管(3),所述储水箱(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热箱(5),所述储水箱(2)位于加热箱(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位于加热箱(5)的下方;所述加热箱(5)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504),所述加热箱(5)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吸热块(501),所述伸缩弹簧(504)远离加热箱(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502),所述滑动板(5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极片(503),所述储水箱(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滚轮(506),所述滑动板(502)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绳(505),所述连接绳(505)远离滑动板(5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块(507);所述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702),所述驱动电机(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极块(701),所述电极块(701)延伸至加热箱(5)内,所述转动轴(702)的外侧壁套设有圆盘齿轮(703),所述储水箱(2)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轴(706),所述传动轴(706)靠近圆盘齿轮(7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允洲张宪岭颜刚时标崔玉岭葛宗琴王诚斌侯婉桥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南京金陵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