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超分辨率立体视觉化处理系统以及其程序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超分辨率立体视觉化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日本国土地理院(以下称为地理院)在因特网上公开了数值标高模型(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
[0003]该DEM用TIN(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不规则三角网)来连结从航空器向地上照射激光而获得的各个激光测量点,在其上覆盖用经度差、纬度差为0.2秒(约5m)间隔的网格或经度差、纬度差为0.4秒(约10m)的网格划分了的框,将各个网格的中心点的高度根据包括该中心点的TIN的顶点的高度,通过内插插值来求出。
[0004]近年来,由地理院使用这样的DEM,公开了基于专利文献1的红色立体地图。
[0005]使用5m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值标高模型)来求出斜度、地上开度、地下开度,根据地上开度和地下开度和斜度求出山脊谷度(也称为起伏度),对斜度分配红的彩度,将山脊谷度分配给明度,并进行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超分辨率立体视觉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执行如下处理的单元:(A).用平面直角坐标来在平面直角坐标用存储器中定义存储在数值标高模型用存储器中的数值标高模型的给定区域的经纬度的网格群;(B).求取将在所述平面直角坐标用存储器中定义的平面直角坐标的网格群各自的X方向上的边均等地分割成不包含1的奇数份的分割距离;(C).在存储器中定义与所述给定区域对应的区域的二维平面X
‑
Y,用所述分割距离来分割该存储器的二维平面X
‑
Y,来在所述二维平面X
‑
Y中定义所述分割距离的尺寸的微细格子;(D).在所述二维平面X
‑
Y中定义所述平面直角坐标的网格群,并求出对所述微细格子的标高值进行了插值的插值后标高值;(E1).将所述尺寸的格子作为平滑用格子,并生成由将该平滑用格子纵横地排列所述奇数的个数而得到的平滑用格子群构成的平滑网格;(E2).依次指定在所述二维平面X
‑
Y中定义的所述微细格子,按该指定的每个微细格子,对该微细格子决定所述平滑网格的中央的平滑用格子,来在所述二维平面X
‑
Y中定义所述平滑网格,求出基于该平滑网格中的微细格子群的插值后标高值群而进行了平滑的平滑后标高值,并且将该平滑后标高值分派给所指定的所述微细格子;(F).在每次向所述二维平面X
‑
Y的微细格子分派所述平滑后标高值时,以该微细格子为关注点,按每个该关注点,用与所述分割距离对应的微细格子数来定义距该关注点的考虑距离,求出该微细格子数内的起伏度,并对该起伏度进行灰度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分辨率立体视觉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执行如下处理的单元:(G)按每个所述关注点,求出微细格子数内的每个微细格子的斜度,并与对该斜度的色调以及所述起伏度进行灰度显示的图像叠加显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分辨率立体视觉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度的色调显示设为红色系的颜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分辨率立体视觉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值标高模型为5mDEM或10mDE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分辨率立体视觉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不包含1的所述奇数为9。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分辨率立体视觉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H).将道路、建筑物、江河、沼泽地或树木或者它们的任意组合或者它们的全部的矢量数据存储为标准地图的地图用存储单元;所述超分辨率立体视觉化处理系统具有执行如下处理的单元:(I).使所述斜度的色调降低30%~60%;和(J).将所述矢量数据图像化并与进行所述叠加显示的图像进一步叠加显示。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分辨率立体视觉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地图是2万5000分之1的地图。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分辨率立体视觉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执行如下处理的单元:
(K).针对所述二维平面X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