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压高强度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6179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压高强度电缆,包括电缆内芯和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内支撑环和外支撑环,所述内支撑环和外支撑环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所述电缆内芯分设于相邻支撑杆之间,所述外支撑环外壁上连接设有加强筋,所述外支撑环外侧依次连接有蜂窝抗压层和耐磨护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结构稳定性好,抗压强度大,有效提高电缆使用寿命。用寿命。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压高强度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是指一种抗压高强度电缆。

技术介绍

[0002]电线电缆都是从导体加工开始,在导体的外围一层一层地加上绝缘、屏蔽、护层等而制成电线高强度抗压电缆产品。产品结构越复杂,叠加的层次就越多。
[0003]目前电缆的结构多为电缆内芯和电缆外层,电缆外层包覆电缆内芯,因此当电缆外层遭受较大的压力时,会直接对电缆内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性好,抗压强度大,有效提高电缆使用寿命的一种抗压高强度电缆。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压高强度电缆,包括电缆内芯和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内支撑环和外支撑环,所述内支撑环和外支撑环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所述电缆内芯分设于相邻支撑杆之间,所述外支撑环外壁上连接设有加强筋,所述外支撑环外侧依次连接有蜂窝抗压层和耐磨护套。
[0006]进一步的,所述电缆内芯外侧依次包套有屏蔽层和绝缘层。
[0007]进一步的,所述外支撑环与蜂窝抗压层之间以及支撑杆与内支撑环、外支撑环围成空间内均填充有缓冲泡沫。
[0008]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沿外支撑环长度放线设置,均匀分布于外支撑环外侧周面上。
[000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0010]内支撑环、支撑杆和外支撑环三者配合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并分隔有放置空间用于电缆内芯放置,外层再通过蜂窝抗压层和耐磨护套进一步提高抗压性能和摩擦强度,高效提升整体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一种抗压高强度电缆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中:1、电缆内芯,2、内支撑环,3、外支撑环,4、支撑杆,5、加强筋,6、蜂窝抗压层,7、耐磨护套,8、屏蔽层,9、绝缘层,10、缓冲泡沫。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4]结合图1所示,一种抗压高强度电缆,包括电缆内芯和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内支撑环2和外支撑环3,所述内支撑环2和外支撑环3之间通过支撑杆4连接,所述电缆内
芯1分设于相邻支撑杆4之间,所述外支撑环3外壁上连接设有加强筋5,所述外支撑环3外侧依次连接有蜂窝抗压层6和耐磨护套7。
[0015]所述电缆内芯1外侧依次包套有屏蔽层8和绝缘层9,所述外支撑环3与蜂窝抗压层6之间以及支撑杆4与内支撑环2、外支撑环3围成空间内均填充有缓冲泡沫10,增加支撑间隙的缓冲作用力,配合各支撑结构能更好的对电缆内芯进行保护,所述加强筋5沿外支撑环3长度放线设置,均匀分布于外支撑环3外侧周面上,既能起到抗压支撑作用,又能与蜂窝抗压层连接形成间隙用于填充缓冲泡沫。
[0016]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内支撑环2、支撑杆4和外支撑环3可以设计为一体机构,也可以是通过支撑杆4与内支撑环2和外支撑环3可拆卸连接,三者配合作用形成稳定的容纳空间用于分隔放置电缆内芯1,外层在通过蜂窝抗压层6和耐磨护套7进一步提高抗压性能和摩擦强度,高效提升整体使用寿命。
[0017]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压高强度电缆,包括电缆内芯(1)和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内支撑环(2)和外支撑环(3),所述内支撑环(2)和外支撑环(3)之间通过支撑杆(4)连接,所述电缆内芯(1)分设于相邻支撑杆(4)之间,所述外支撑环(3)外壁上连接设有加强筋(5),所述外支撑环(3)外侧依次连接有蜂窝抗压层(6)和耐磨护套(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高强度电缆,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磊王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津达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