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接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6118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为提供这样的小型电接线盒,即其中导线可按更大的自由度布置且可以应付复杂的布线,导线W布置在由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界定的空间中的两个竖直高度上,并与压固于壳体11和12中的夹式接头20电接触。(*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接线盒,该电接线盒用于例如机动车中的电线布置。用于机动车中的电线布置,例如用于电连接从诸如电池和音响设备之类的各种设备中引出的导线的公知电接线盒,是由上壳体1、下壳体2和装于壳体1和2之间的绝缘板3组成的,如图6所示(例如,参见日本待审技术公开No.3-120627)。在这种电接线盒中,上壳体1和下壳体2形成有连接器插座4(下壳体2上的那些插座未示出)以及与连接器插座4的内部连通的接头孔5。夹式(cramping)接头6被压入每一接头孔5中。导线W与在各夹式接头6的一端形成的接触部分6a电连接,在另一端形成的输入/输出接头部分6b通过接头孔5伸入下壳体2的相应连接器插座4中。另外,输入/输出接头部分6b也可通过绝缘板3上形成的通孔3a和接头孔5伸入上壳体1的相应连接器插座4中。但是,在这种现有的电接线盒中,导线W是在绝缘板3和下壳体2之间互相靠近平行布置的。因此,这种电接线盒容许具有很有限的布线方式,而不能应付复杂的布线。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电接线盒,其中,导线可以按大的自由度布置,尤其是能在不增大尺寸的情况下应付复杂的布线。根据本专利技术,这个目的是由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接线盒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为从属权利要求的技术主题。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电接线盒包括主体,其设有一个或多个连接器插座;第一导线组,包括布置于主体内的第一导线平面中的导线;第二导线组,包括布置于主体内的第二导线平面中的导线;其中,夹式接头与第一导线组的相应导线和/或第二导线组的相应导线电连接,并伸入相应连接器插座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导线平面是分离的,尤其是彼此平行地分离的。优选方案是,夹式接头通过主体中形成的相应接头孔伸入连接器插座中,并且最好安装于相应的夹式接头安装部分中。更为优选的方案是,第一接头组,包括与第一导线组的相应导线电连接并伸入连接器插座中作为第一连接器插座的夹式接头;和/或第二接头组,包括与第一导线组的相应导线电连接并伸入第二连接器插座中的夹式接头;和/或第三接头组,包括与第二导线组的相应导线电连接并伸入第二连接器插座中的夹式接头;和/或第四接头组,包括与第二导线组的相应导线电连接并伸入第一连接器插座中的夹式接头。更为优选的方案是,夹式接头包括一个伸出部分,其中,两个不同接头组夹式接头的伸出部分可具有不同的长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主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下壳体中的至少一个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器插座,其中,连接器插座中的一个最好设在上壳体上,而另一连接器插座最好设在下壳体上。根据另一优选实施例,至少一个其它导线组设置在主体内的至少一个其它导线平面上,其中,其它的夹式接头与其它导线组的相应导线电连接。优选方案是,至少一个绝缘板设置在两相邻导线平面之间,其中,夹式接头的部分最好穿过在绝缘板中形成的相应通孔。更为优选的方案是,主体包括至少一个用于从内部支撑该电接线盒的支撑壁。优选方案是,该电接线盒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每一壳体设有位于其外表面上的连接器插座、形成于连接器插座中的接头孔以及夹式接头安装部分;绝缘板,它置于由上和下壳体界定的空间中,并形成有通孔,夹式接头的输入/输出接头部分插入通孔中;第一导线组,包括布置于上壳体和绝缘板之间的导线;第二导线组,包括布置于下壳体和绝缘板之间的导线;第一接头组,包括多个夹式接头,其中每一个在一端具有输入/输出接头部分,此部分通过上壳体的相应接头孔伸入连接器插座中,在另一端具有接触部分,此接触部分与第一导线组的相应导线电连接,并安装于相应的夹式接头安装部分中;第二接头组,包括多个夹式接头,其中每一个在一端具有接触部分,此接触部分与第一导线组的相应导线电连接,在另一端具有输入/输出接头部分,此接头部分通过绝缘板的相应通孔和下壳体的相应接头孔伸入连接器插座中;第三接头组,包括多个夹式接头,其中每一个在一端具有输入/输出接头部分,此部分从下壳体的相应接头孔中伸出,在另一端具有接触部分,此接触部分与第二导线组的相应导线电连接,并安装于相应的夹式接头安装部分中;和第四接头组,包括多个夹式接头,其中每一个在一端具有接触部分,此部分与第二导线组的相应导线电连接,在另一端具有输入/输出接头部分,此接头部分通过绝缘板的相应通孔从上壳体的连接器插座的相应接头孔中伸出,其中,与第一和第二导线组的导线连接的夹式接头的输入/输出接头部分伸入在上和下壳体的外表面上形成的连接器插座中,第一和第二导线组布置在由上和下壳体界定的空间中的两个竖直高度上。因此,分别在绝缘板的相对垂直侧上沿上和下壳体布置的第一和第二导线组的导线,与固定于上或下壳体上的相应夹式接头电连接。相应夹式接头的输入/输出接头部分从上或下壳体的连接器插座的接头孔中伸出,以便与外部电装置电连接。从以上说明可以清楚地看出,第一和第二导线组的导线分别沿上壳体和下壳体布置,而绝缘板介于其间。因此,导线可以按更大的自由度布置,结果是,复杂的布线可以紧密的方式安排,而且电接线盒本身的尺寸可做得更小。更为优选的方案是,电接线盒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他们均设有位于其外表面上的连接器插座、形成于连接器插座中的接头孔以及夹式接头安装部分;第一接头组,包括多个夹式接头,其中每一个具有短的输入/输出接头部分,此部分通过上壳体的相应接头孔伸入连接器插座中;第四接头组,包括多个夹式接头,其中每一个具有长的输入/输出接头部分,此部分通过上壳体的相应接头孔伸入连接器插座中;第三接头组,包括多个夹式接头,其中每一个具有短的输入/输出接头部分,此部分通过下壳体的相应接头孔伸入连接器插座中;第二接头组,包括多个夹式接头,其中每一个具有一个长的输入/输出接头部分,此部分通过下壳体的相应接头孔伸入连接器插座中;第一导线组,包括多根导线,这些导线沿上壳体布置,同时与装在上壳体的夹式接头安装部分中的第一接头组的夹式接头相连接,并且在布置后与第二接头组的夹式接头电连接;和第二导线组,包括多根导线,这些导线沿下壳体布置,同时与安装在下壳体的夹式接头安装部分中的第三接头组的夹式接头相连接,并且在布置后与第四接头组的夹式接头电连接,其中,在由上和下壳体界定的且没有绝缘板的空间中,与布置在两个竖直高度上的导线组的导线连接的夹式接头的输入/输出接头部分,伸入在上和下壳体的外表面上形成的连接器插座中。因此,在第一和第三接头组的短夹式接头装于上和下壳体的安装部分中之后,第一和第二导线组的导线与相应夹式接头的接触部分电连接。接着,第二和第四接头组的长夹式接头与第一和第二导线组的导线电连接。第一至第四接头组的夹式接头的输入/输出接头部分从上或下壳体的连接器插座的接头孔中伸出,以与外部电装置电连接。上述电接线盒不包括绝缘板。因此,零件的数量可以减少,从而使电接线盒更小且更简单。优选方案是,上和下壳体中的一个形成有支撑壁,用于从内部支撑另一壳体。因此,当将上和下壳体装配在一起时,从壳体之一上伸出的支撑壁与另一壳体的相对内表面接触。因而可增加壳体的强度。在上述电接线盒中,一个壳体由另一壳体上形成的支撑壁从里面支撑。因此,壳体的强度可以增大,即使没有绝缘板,装配好的电接线盒也具有足够大的强度。通过阅读以下的详细说明并参考附图,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接线盒,包括:主体(11,12),其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连接器插座(14);第一导线组(X),包括布置于主体(11,12)内的第一导线平面中的导线(W;W1;W2);第二导线组(Y),包括布置于主体(11,12)内的第二导线 平面中的导线(W3,W4);其中,夹式接头(20)与第一导线组(X)的相应导线(W1,W2)和/或第二导线组(Y)的相应导线(W3,W4)电连接,并伸入相应的连接器插座(14)中。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4-12-22 320025/941.一种电接线盒,包括主体(11,12),其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连接器插座(14);第一导线组(X),包括布置于主体(11,12)内的第一导线平面中的导线(W;W1;W2);第二导线组(Y),包括布置于主体(11,12)内的第二导线平面中的导线(W3,W4);其中,夹式接头(20)与第一导线组(X)的相应导线(W1,W2)和/或第二导线组(Y)的相应导线(W3,W4)电连接,并伸入相应的连接器插座(14)中。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接线盒,其中,导线平面是分离的,尤其是彼此平行地分离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电接线盒,其中,夹式接头(20)通过在主体(11,12)中形成的相应接头孔(15)伸入连接器插座(14)中,并且最好安装于相应的夹式接头安装部分(16)中。4.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的电接线盒,其中第一接头组(A;A′)包括与第一导线组(X)的相应导线(W;W1,W2)电连接并伸入连接器插座(14)中作为第一连接器插座的夹式接头(20);和/或第二接头组(B;B′)包括与第一导线组(X)的相应导线电连接并伸入第二连接器插座(14)中的夹式接头(20),和/或第三接头组(C;C′)包括与第二导线组(Y)的相应导线电连接并伸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国府谷恒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