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脂背板屋面光伏瓦及其专用背板本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6061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树脂背板屋面光伏瓦及其专用背板本体,所述背板本体的正面前端分别设有第一阻水条、第二阻水条和第三阻水条,上述阻水条相互之间构成水沟;所述背板本体的背面后端并列间隔设置有横向的瓦下第一阻水条、瓦下第二阻水条、瓦下第三阻水条、瓦下第四阻水条;所述背板本体的正面左端并列间隔设置有纵向的两道瓦沟,即两道瓦沟由瓦沟内筋、瓦沟外筋相互间隔构成;所述背板本体的背面左端并列间隔设置有纵向的两道瓦扣,即两道瓦扣由瓦扣内筋、瓦扣外筋构成。瓦头的三道阻水线条设计,对应其瓦尾四道阻水条,同时,两道瓦扣对应两道瓦沟进行压扣使用,在强风及强降雨的条件下不发生渗漏。雨的条件下不发生渗漏。雨的条件下不发生渗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树脂背板屋面光伏瓦及其专用背板本体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瓦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树脂背板屋面光伏瓦及其专用背板本体。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屋面瓦是由现有的PV组件及本专利提供背板本体组成的,通过外形设计,使其是一种更像瓦一样使用的PV组件,并尽最大可能的使PV组件外露的面积最大化。它的安装和传统瓦一样(推荐使用目前国内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干式、通风铺瓦做法,导水板+挂瓦条铺瓦做法。参见国家标准图集09J202

1),是直接安装在屋面上的发电的屋面瓦。等面积的屋面瓦与等面积的PV组件的发电量几乎一样。
[0003]太阳能屋面瓦不能分割,当需要分割时,可以使用光伏辅瓦。当然,光伏辅瓦没有发电功能,其形状外观与主瓦一样,辅瓦用于边角和背光部位。
[0004]现有的大板PV组件虽然也可以安装到屋面上,但是它不是作为瓦片的应用,它需要支架、构件,还需要连接电缆等,也容易给屋面造成额外的负担和损坏。而国外、国内现有的“光伏瓦”,多以水泥、陶土、热固塑料等多种材料做光伏瓦的背板,制成的底板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也都是围绕瓦的形式。比如,瓦沟、瓦头、瓦爪等瓦固有的形态。但是取得的成果也是各不相同。或因为生产工艺的因素背板本体结构过于简单,或因为材料的原因,使得尺寸不够精细、强度不够好,无法满足强风、暴雨的阻水效果;厚重的外框会相对使PV组件面积变小,降低了等面积的发电效率;PV组件大的,又不能对其表面的PV组件进行完整的保护,从而影响PV组件在屋面上的使用寿命等等。
[0005]光伏瓦,或者说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V),是一种将太阳能发电 (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即光伏建筑一体化。是一种已经产业化的光伏产品,并且产品多样化,如上述的“光伏瓦”就是BIPV其中的一种。本专利亦是上述“光伏瓦”中的一种。并且光伏组件(即PV组件Photovoltaic Module) 本身是已经公开的技术产品,包括其组成,比如:玻璃、胶膜、电池片、背膜、汇流带,以及接线盒、密封胶等均为公开的产品。
[0006]公开(公告)号:CN209742237U,公开(公告)日:2019

12

06,公开了一种光伏瓦树脂背板,包括背板本体,背板本体包括第一背板、第二背板和第三背板,第一背板、第二背板和第三背板的左侧均设有榫块,其右侧均设有榫孔,第一背板与第二背板和第二背板与第三背板均通过榫块以及榫孔榫接固定;第一背板的左端设有第一护边框,第三背板的右端设有第二护边框,第一背板、第二背板和第三背板的底端均设有第三护边框,该光伏瓦树脂背板通过第一背板、第二背板和第三背板两侧的榫块与榫孔的榫接固定,使得背板本体的表面面积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进行调节,从而使得背板本体粘接的PV组件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节,使其满足不同种安装需求。
[0007]公开(公告)号:CN107154775A,公开(公告)日:2017

09

12,公开了一种提高光利用的光伏瓦,包括瓦基体和光伏组件,瓦基体开设有空腔,光伏组件设置于空腔内,所述光伏组件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玻璃层、电池组、背板层,玻璃层与电池组之间、电池组和背板层
之间均设置有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层,所述玻璃层上涂覆有一层纳米二氧化硅膜,所述背板层包括与外界直接接触的外层保护层、中间层和内层过渡层,外层保护层和中间层之间还设置光增强层,光增强层为光散射层或者光反射层。通过在玻璃层涂覆一层纳米二氧化硅膜,且在背板层内设置光增强层,不仅增加了阳光的透射率,还增大了进入光伏组件内的光的散射作用,提高了光伏组件吸收光的效率,解决现有光利用不足的问题。
[0008]总之,以上公开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及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产生的有益效果均与本技术不相同,针对本技术更多的技术特征和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有益效果,以上公开技术文件均不存在技术启示。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树脂背板屋面光伏瓦及其专用背板本体,树脂背板为光伏瓦提供了整体外形结构,使之真正具有“瓦”的形式和功能;PV的功能就是发电;所以更赋予了“发电瓦”功能,即光伏瓦。通过树脂背板本体的设计,完善了现有光伏瓦树脂背板正面瓦头的三道阻水线条设计,对应其叠加部位,设计对应的四道阻水条,用以完善阻水功能。两道瓦扣对应两道瓦沟进行压扣使用,在强风及强降雨的条件下不发生渗漏。
[0010]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11]一种树脂背板屋面光伏瓦专用背板本体,所述背板本体的正面前端分别设有第一阻水条、第二阻水条和第三阻水条,上述阻水条相互之间构成水沟;
[0012]所述背板本体的背面后端并列间隔设置有横向的瓦下第一阻水条、瓦下第二阻水条、瓦下第三阻水条、瓦下第四阻水条;
[0013]所述背板本体的正面左端并列间隔设置有纵向的两道瓦沟,即两道瓦沟由瓦沟内筋、瓦沟外筋相互间隔构成;
[0014]所述背板本体的背面左端并列间隔设置有纵向的两道瓦扣,即两道瓦扣由瓦扣内筋、瓦扣外筋构成。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阻水条左端端部作为瓦沟挡。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阻水条、第二阻水条均开设有溢水槽;第二阻水条和第三阻水条之间的位置开设固定孔。
[0017]进一步地,所述瓦下第一、二、三阻水条的中间和两端设有半厚筋空位, 即防风件的安装预留位置。
[0018]进一步地,所述瓦沟内开设预留钉孔,瓦沟的背面设置有瓦楔。
[0019]进一步地,所述背板本体的背面设置网格状的框加强筋;所述背板本体的背面上端设置瓦爪。
[0020]进一步地,所述背板本体的材质为树脂材料。
[0021]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22]一种树脂背板屋面光伏瓦,包括PV组件、背板本体,所述背板本体通过密封胶粘接所述PV组件,所述背板本体的表面设有护边框,所述PV组件位于所述护边框的内表面;
[0023]所述背板本体的正面前端分别设有第一阻水条、第二阻水条和第三阻水条,上述阻水条相互之间构成水沟;
[0024]所述背板本体的背面后端并列间隔设置有横向的瓦下第一阻水条、瓦下第二阻水条、瓦下第三阻水条、瓦下第四阻水条;
[0025]所述背板本体的正面左端并列间隔设置有纵向的两道瓦沟,即两道瓦沟由瓦沟内筋、瓦沟外筋相互间隔构成;
[0026]所述背板本体的背面左端并列间隔设置有纵向的两道瓦扣,即两道瓦扣由瓦扣内筋、瓦扣外筋构成。
[0027]进一步地,所述背板本体的背面还设有引线空位,引线空位安装接线盒,接线盒连接电缆。
[002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9]本技术通过对背板本体的结构与外形优化,使之具有瓦的优秀性能,在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脂背板屋面光伏瓦专用背板本体,所述背板本体的正面前端分别设有第一阻水条、第二阻水条和第三阻水条,上述阻水条相互之间构成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本体的背面后端并列间隔设置有横向的瓦下第一阻水条、瓦下第二阻水条、瓦下第三阻水条、瓦下第四阻水条;所述背板本体的正面左端并列间隔设置有纵向的两道瓦沟,即两道瓦沟由瓦沟内筋、瓦沟外筋相互间隔构成;所述背板本体的背面左端并列间隔设置有纵向的两道瓦扣,即两道瓦扣由瓦扣内筋、瓦扣外筋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脂背板屋面光伏瓦专用背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阻水条左端端部作为瓦沟挡。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树脂背板屋面光伏瓦专用背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水条、第二阻水条均开设有溢水槽;第二阻水条和第三阻水条之间的位置开设固定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树脂背板屋面光伏瓦专用背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瓦下第一、二、三阻水条的中间和两端均设有半厚筋空位,即防风件的安装预留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一种树脂背板屋面光伏瓦专用背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瓦沟内开设预留钉孔,瓦沟的背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索立新马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新歌特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