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季华实验室专利>正文

一种粉末自动输送系统及增材制造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5951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0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粉末自动输送系统及增材制造设备,其中粉末自动输送系统,包括:粉末中转站、以及闭环设置的风机、储粉仓和第一风粉分离器;所述粉末中转站的上端口与所述第一风粉分离器连通,其下端口与所述铺粉装置连通,所述风机用于产生气流并将所述储粉仓中的粉末输送至所述第一风粉分离器,所述第一风粉分离器被设置为对所述气流中的粉末进行分离,以使粉末利用重力作用落入至所述粉末中转站中;增材制造设备包括上述粉末自动输送系统。本申请的粉末自动输送系统及增材制造设备,实现粉末的自动供应输送,有效解决了大型增材制造设备的粉末供应问题。造设备的粉末供应问题。造设备的粉末供应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末自动输送系统及增材制造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3D打印
,特别涉及一种粉末自动输送系统及增材制造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作为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之一的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其近年来发展快速,并被广泛应用,其主要工艺是:送粉装置将一定量金属粉末送至工作台面或铺粉装置,由铺粉装置进行移动而将粉末平铺在打印区域上(具体是平铺在已成型零件的上表面),打印平台设有加热装置将粉末加热至设定的温度,振镜系统控制激光器按照该层的截面轮廓对实心部分粉末层进行扫描,使粉末熔化并与下面已成型的部分实现粘接;当一层截面烧结完后,打印平台下降一个层的厚度,铺粉装置又在上面铺上一层粉末,进行新一层截面的扫描烧结,经若干层扫描叠加,直至完成整个构件的制造。
[0003]目前的增材制造设备,送粉装置的储粉罐一般设置在设备的顶部,并采用人工手动加粉的工作模式。由于增材制造设备具有一定的规模尺寸,并随着所制造构件尺寸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当所制造构件的尺寸越大,制造工作所需的粉末材料就越多,这使得人工加粉难度和劳动强度增强,限制了3D打印技术在制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末自动输送系统,用于增材制造设备,所述增材制造设备设有打印仓(710)和铺粉装置(720),所述粉末自动输送系统用于将粉末输送至所述铺粉装置(720),以使所述铺粉装置(720)将粉末平铺在所述打印仓(710)的打印区域(730)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粉末中转站(100)、以及闭环设置的风机(210)、储粉仓(220)和第一风粉分离器(230);所述粉末中转站(100)的上端口与所述第一风粉分离器(230)连通,其下端口与所述铺粉装置(720)连通,所述风机(210)用于产生气流并将所述储粉仓(220)中的粉末输送至所述第一风粉分离器(230),所述第一风粉分离器(230)被设置为对所述气流中的粉末进行分离,以使粉末利用重力作用落入至所述粉末中转站(100)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粉末自动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中转站(100)设有第一物料传感器,所述第一物料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粉末中转站(100)内粉末的位置状态,以使所述粉末自动输送系统根据所述第一物料传感器的检测信息对粉末进行间歇性输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粉末自动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铺粉装置(720)的移动方向,所述粉末中转站(100)下端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挡尘毛刷(130),所述挡尘毛刷(130)的下端与所述铺粉装置(720)相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粉末自动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风粉分离器(240),所述第二风粉分离器(240)设于所述第一风粉分离器(230)的出风口与所述风机(210)的进风口之间,所述第二风粉分离器(240)被设置为对回路的气流进行风粉分离,以使从所述回路的气流中分离出的粉末利用重力作用掉落收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粉末自动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粉分离器(240)与所述储粉仓(220)连接,以使从所述回路的气流中分离出的粉末利用重力作用掉落至所述储粉仓(220)中。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粉末自动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粉分离器(230)与所述粉末中转站(100)之间设有Y型三通管(250),所述Y型三通管(250)的一个上端进口与所述第一风粉分离器(230)的落粉端连通,所述Y型三通管(250)的两个下端出口与所述粉末中转站(100)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粉末自动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中转站(100)包括上下连通的中转粉末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冠博李建杰何刚文侯志轩
申请(专利权)人:季华实验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