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掘进工作面除尘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5928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掘进工作面除尘净化装置,属于煤矿工程技术领域,包括综掘机、负压引风器、负压风筒、除尘风机、气幕管、行走车和连接机构,综掘机与行走车通过连接机构连接,通过连接机构实现综掘机和行走车同步运动,综掘机上方安装有气幕管,气幕管安装在行走车上方,负压引风器安装在综掘机侧面,负压引风器出风口正对负压风筒一端,负压风筒另一端安装有除尘风机,负压引风器吸风口对准综掘机,负压风筒安装在除尘风机末端,除尘风机安装在行走车上侧。装在行走车上侧。装在行走车上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掘进工作面除尘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煤矿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掘进工作面除尘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煤矿井下职业健康危害深重,煤岩尘对员工职业健康的危害远远超过了煤矿直接事故死亡的人数。根据国家统计的煤矿事故显示,因为职业环境危害造成的死亡人数,仅尘肺病一项就达到7000多人,是直接事故死亡人数的3倍以上。全国煤矿有265万接尘人员,据测算,每年有5.7万人患上尘肺病,每年有20多万人处在尘肺病状态。煤尘其危害程度不亚于瓦斯对煤矿的危害程度,因此对煤尘的防治始终作为煤矿安全措施的重要举措之一。
[0003]在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由于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掘进期间,滚筒破煤岩产生大量煤尘或岩尘,人员全部在含有煤尘或岩尘的回风流中作业,存在的现场管控难点有:(1)煤尘或岩尘被正压风筒吹散,遍布回风流整个巷道中;(2)滚筒喷雾水滴直径较大,不能有效捕捉煤尘;(3)掘进机司机在回风流中作业,视线差,不能保证工程质量。
[0004]因此,掘进工作面的煤尘和岩尘问题亟待解决。本技术以在掘进头通过气幕形成控制气室为基础,结合负压引射器和干式除尘风机,从而达到降低掘进工作面煤岩尘的效果。
[0005]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111502738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矿井掘进工作面控尘除尘装置及使用方法,用于对集尘室周围的煤尘和空气被吸入加压混合室内,但是该专利技术无法实现对驾驶室前方进行除尘,在工作过程中驾驶室前方也会产生大量的煤尘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有危险的事故发生,故而专利技术了一种掘进工作面除尘净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掘进工作面除尘净化装置,包括综掘机、负压引风器、负压风筒、除尘风机、正压风筒、气幕管、行走车和连接机构,所述的综掘机与行走车通过连接机构连接,通过连接机构实现综掘机和行走车同步运动,综掘机上方安装有气幕管,气幕管安装在行走车上方,负压引风器安装在综掘机侧面,负压引风器出风口正对负压风筒一端,所述的负压风筒另一端安装有除尘风机,负压引风器吸风口对准综掘机,负压风筒安装在除尘风机末端,除尘风机安装在行走车上侧,所述的正压风筒出风口距离综掘机工作面15

20m。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综掘机设置有滚筒和车体,所述的负压引风器吸风口对准滚筒,所述的滚筒安装在车体侧面,所述的车体上侧安装有驾驶室,所述的负压引风器位于滚筒后方。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幕管安装在驾驶室前上方,所述的气幕管为一根不锈钢管,所述的气幕管一端封死,所述的气幕管另一端与压风管路连接,所述的气幕管外表面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孔洞,所述的气幕管通过不锈钢管上的出风口形成一道气幕;所述的行走车设
置有安装块,所述的气幕管安装在安装块上,所述的安装块固定安装在行走车体内侧。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行走车体侧面固定安装有安装台,所述的安装台上侧固定安装有除尘风机;所述的行走车体下侧转动安装有车轮,车轮转动带动行走车体运动;所述的连接机构设置有外壳,所述的外壳固定安装在车体和行走车体之间,所述的外壳内部安装有连接组件。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组件设置有主连接块和副连接块,所述的主连接块固定安装在行走车体侧面,所述的副连接块固定安装在车体侧面,所述的副连接块和主连接块均设置有两个,每个副连接块和主连接块内侧均转动安装有第一连杆,两个安装在主连接块上的第一连杆通过第二连杆连接,两个安装在副连接块上的第一连杆通过第二连杆连接,两个第二连杆通过第三连杆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机构还设置有侧连接块,所述的侧连接块固定安装在外壳侧面,所述的侧连接块内侧转动安装有转杆,转杆上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上固定安装有负压引风器。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综掘机还设置有履带,所述的履带安装在车体下方,履带带动车体进行运动。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机构还设置有环板,所述的环板固定安装在外壳侧面,所述的负压风筒安装在环板上。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气幕将滚筒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煤尘限定在有限的范围内,避免粉尘随意飘动进入工作人员呼吸道内;(2)通过负压引风器与除尘风机的配合,实现更好的捕捉煤尘;(3)通过负压引风器、除尘风机、负压风筒、压风管路和正压风筒的配合实现将煤尘快速捕捉,从而提高回风流降尘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安装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滚筒与负压引风器连接关系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综掘机与行走车连接关系俯视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图4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负压风筒与除尘风机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气幕管与滚筒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1

综掘机;2

负压引风器;3

负压风筒;4

气幕管;5

行走车;6

除尘风机;7

连接机构;101

滚筒;102

车体;103

履带;104

驾驶室;501

行走车体;502

安装台;503

车轮;504

安装块;701

外壳;702

主连接块;703

第一连杆;704

第二连杆;705

第三连杆;706

副连接块;707

侧连接块;708

转杆;709

固定板;710

环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4]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
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5]实施例:如附图1、2所示,一种掘进工作面除尘净化装置,包括综掘机1、负压引风器2、负压风筒3、除尘风机6、正压风筒、气幕管4、行走车5和连接机构7,综掘机1与行走车5通过连接机构7连接,通过连接机构7实现综掘机1和行走车5同步运动,综掘机1上方安装有气幕管4,气幕管4安装在行走车5上方,负压引风器2安装在综掘机1侧面,负压引风器2出风口正对负压风筒3一端,负压风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掘进工作面除尘净化装置,包括综掘机(1)、负压引风器(2)、负压风筒(3)、除尘风机(6)和正压风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幕管(4)、行走车(5)和连接机构(7),所述的综掘机(1)与行走车(5)通过连接机构(7)连接,通过连接机构(7)实现综掘机(1)和行走车(5)同步运动,综掘机(1)上方安装有气幕管(4),气幕管(4)安装在行走车(5)上方,负压引风器(2)安装在综掘机(1)侧面,负压引风器(2)出风口正对负压风筒(3)一端,所述的负压风筒(3)另一端安装有除尘风机(6),负压引风器(2)吸风口对准综掘机(1),负压风筒(3)安装在除尘风机(6)末端,除尘风机(6)安装在行走车(5)上侧,所述的正压风筒出风口距离综掘机(1)工作面15

20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掘进工作面除尘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综掘机(1)设置有滚筒(101)和车体(102),所述的负压引风器(2)吸风口对准滚筒(101),所述的滚筒(101)安装在车体(102)侧面,所述的车体(102)上侧安装有驾驶室(104),所述的负压引风器(2)位于滚筒(101)后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掘进工作面除尘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幕管(4)安装在驾驶室(104)前上方,所述的气幕管(4)为一根不锈钢管,所述的气幕管(4)一端封死,所述的气幕管(4)另一端与压风管路连接,所述的气幕管(4)外表面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孔洞,所述的气幕管(4)通过不锈钢管上的出风口形成一道气幕;所述的行走车(5)设置有安装块(504),所述的气幕管(4)安装在安装块(504)上,所述的安装块(504)固定安装在行走车体(501)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掘进工作面除尘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车体(501)侧面固定安装有安装台(502),所述的安装台(50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林陈辰王廷胜徐圣集樊星伯白帆鲁学富郭韶韶张浩张强李彦民武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延长石油巴拉素煤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