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线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5849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母线托架装置包括一第一绝缘件(12)、一第二绝缘件(14)和一支撑件(16)。第一和第二绝缘件(12,14)确定了一些通道(32),母线(11)可以穿过每个通道(32)。各通道(32)设置为围绕穿过该通道的母线的周围区域。托架装置使多个母线彼此间隔开。支撑件(16)可以用于固定母线托架装置,或者通过支撑件上形成的孔(34)将母线托架装置悬挂在任何合适的地方。第一和第二绝缘件(12,14)以及支撑件(16)最好通过螺母和螺栓组件(22)彼此装配在一起。(*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母线托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母线托架装置,该母线托架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细长绝缘件,使用时,该第一和第二绝缘件布置为使母线位于两绝缘件之间,所述第一和第二绝缘件是对置平行的关系并且彼此牢固地连接在一起,使用时,绝缘件被布置为支承两绝缘件之间的母线的相应侧面。优选是,母线托架装置具有穿过母线托架装置的通道,使用时,母线被布置为穿过该通道。第一绝缘件可以由一个横截面基本为U形的槽形件构成。第二绝缘件可以由一个横截面基本为U形的在其上形成有槽或者凹槽的槽形件构成。通道可以由第二绝缘件上的槽或者凹槽与第一绝缘件相配合而形成,槽或者凹槽的位置和尺寸确定了通道的位置和尺寸。母线可以基本与母线托架装置成直角。最好是设置多个通道,每个通道有一条母线穿过。各通道的与第一绝缘件相配合的槽或者凹槽最好围绕母线的周围区域。槽和凹槽可以形成于横截面为U形的第二绝缘件的底部。槽可以切割绝缘件而成。或者,在第二绝缘件形成时已在适当的位置带有槽或凹槽。最好设置多个通道以安装多条母线。优选是,槽或者凹槽的定位确定了所述通道的位置,并且在使用时使所述母线彼此间隔开。最好设置一支撑件,该支撑件也固定在第一和第二绝缘件上。支撑件最好与第一和第二绝缘件平行。支撑件可以是U形槽结构。支撑件最好适合于与第二绝缘件配合,通道的位置由第二绝缘件的槽确定,支撑件被布置成在使用时支撑件的一个表面与母线相接触。在特别好的结构安排中,支撑件装在第二绝缘件内,第一绝缘件连接到支撑件上和第二绝缘件上,以便成为这样的结构,第一绝缘件是横截面为竖直U形的槽形件,并固定在倒转的U形横截面的第二绝缘件的顶部,支撑件安装在第二绝缘件内并连接到第二绝缘件的顶部(即倒转的U形的顶部)。第一绝缘件和支撑件可以有同样的横截面尺寸。固定件可以沿着这样形成的母线托架装置的长度方向间隔地分布。第一和第二绝缘件可以由与支撑件相同的材料制成。材料可以是透明材料,如聚碳酸脂材料。第一和第二绝缘件可以由片材制成,所述片材再折叠以形成所需的横截面形状。另一种方法是,绝缘件和/或支撑件可以通过挤压法制成。支撑件的外轮廓最好设置为与第二绝缘件的内轮廓相配合。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怎样实施,现在将以实施例的方式参考附图,其中附图说明图1A、1B和1C分别为母线托架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侧视图和横剖图;图2是母线托架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透视图;图3A和3B分别为托架的第二绝缘件的俯视图和横剖图;图4A、4B和4C分别为支撑件的俯视图、侧视图和横剖图;图5A和5B分别为第一绝缘件的俯视图和横剖图。如图1A、1B、1C和图2所示,母线托架10包括两个绝缘件12、14和一个支撑件16。如图3A和3B所示,支撑件16是细长形的并且具有普通的U形横截面。类似地,如图5A和5B所示,第一绝缘件12是细长形的并且具有普通的U形横截面,该U形横截面的尺寸与支撑件16的截面尺寸大致相同。如图4A至4C所示,第二绝缘件14也是类似的普通结构,有着比支撑件16的槽更宽的槽。槽型的第二绝缘件14的连接表面18(即,比如说槽底部)具有以开口的形式在其内形成的槽20。这些槽20可以通过切割而形成。槽20的对边贯穿连接表面18的宽度,并且是基本平行的和笔直的。槽20的周边沿第二绝缘件的相对侧壁向下延伸小段距离并且布置使母线可以整齐的安放在槽内。槽20的数目与母线托架10所要安装的母线11数目一致,这些槽的定位确定了母线11的位置(和间隔)。槽20被相邻的部分彼此间隔开,使得母线彼此绝缘并使它们彼此平行地延伸。绝缘件12,14和支撑件16可以由绝缘材料,如透明的聚碳酸脂材料,的片材制成,可以挤压成型、热成型或者冷成型。这种结构使得母线托架10比较简单地通过少数廉价元件而制成。尽管所示的是槽20,应当理解也可以通过在第二绝缘件14成型时形成凹槽(而不是切割成窗型槽)而获得同样的效果。第二绝缘件的内轮廓设置为与支撑件16的外轮廓基本一致。这样,第二绝缘件14与支撑件16套配,如图1C所示。第一绝缘件可以设置成其连接表面(即U形槽的底部)对着第二绝缘件14和支撑件16的连接表面13,18,如图1C所示。这样,三个零件彼此平行延伸并且保持彼此间的固定关系,例如,通过位于通孔26,28,30的螺母22和螺栓24固定在一起。如图示,这种结构形成了穿过母线托架10的通道32,该母线托架10能够支承多个母线11,如图1B和图2所示。通道32通常是矩形截面并横穿过母线托架10,以使母线11能穿过通道插入,这样,母线11和母线托架10基本彼此成直角。细长的矩形通道32构成大的表面面积以支承母线11,从而防止母线扭转或旋转。如图1A、1B和图2所示,支撑件16比相应的第一和第二绝缘件12,14更长。这样,可以在从相应的第一和第二绝缘件12,14上伸出的支撑件16的连接表面的末端部分设有孔34。这些孔34使母线托架10能够以任何方向安装或者固定在任何需要的地方。应当理解,尽管所示的特定实施例是一个特别有效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总范围和指导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不同的变化。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如果第一和第二绝缘件的结构足够坚实,可以将支撑件16省去。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彼此间隔地支撑母线的通道(通道的定位和尺寸在所述实施例中基本由第二绝缘件确定)可以部分地由第一和第二绝缘件组合形成。例如,在第一和第二绝缘件上都形成有相应的凹槽或者槽,第一绝缘件具有确定第一、第三、第五等通道的槽,第二绝缘件具有确定第二、第四、第六等通道的槽/凹槽。在另外的变化方式中,各通道可以部分地由第一和第二绝缘件确定-换句话说,在第一绝缘件上可以形成有槽或者凹槽,该槽或者凹槽的深度可以近似为母线厚度的一半,在第二绝缘件上可以形成有同样的槽/凹槽,第一和第二绝缘件上的凹槽组合形成完整的通道,该通道具有适于在其间装入母线的截面尺寸。在本专利技术的所有实施例中,可以看出,为了形成母线通道,采用了将少数结构非常简单的构件简单固定在一起的方法,这样,可以将多个母线彼此间隔分开的安装。读者应注意所有这样的文件和文献,该文件和文献是与本申请的说明书同时提交或者在本申请之前提交,并且该文件和文献已经用本说明书公开供公众审查,在此参考所有这样的文件和文献的内容。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所有特征(包括任何附上的权利要求书,摘要和附图)和/或其披露的所有方法或过程的步骤可以以任意结合方式结合,除了至少有一些特征和/或步骤相互排斥的结合。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所有特征(包括任何附上的权利要求书,摘要和附图)如果没有另外特别说明,可以用具有相同、等效或者类似目的的其他特征代替。因此如果没有另外特别说明,每个公开的特征只披露了一系列等效或者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前述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延伸到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上的权利要求书、摘要和附图)披露的特征中任意一个新颖的特征或者任意新颖的组合,或者延伸到其披露的任何方法或过程的步骤中任意一个新颖的特征或者任意新颖的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母线托架装置(10),包括第一(12)和第二(14)细长绝缘件,使用时,该第一和第二绝缘件布置为使细长的母线位于两绝缘件之间,所述第一和第二绝缘件(2,14)是相对平行关系并且彼此牢固地连接在一起,使用时,绝缘件被布置为支承在两绝缘件之间的母线的相应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GB 1997-7-29 9715851.31.母线托架装置(10),包括第一(12)和第二(14)细长绝缘件,使用时,该第一和第二绝缘件布置为使细长的母线位于两绝缘件之间,所述第一和第二绝缘件(2,14)是相对平行关系并且彼此牢固地连接在一起,使用时,绝缘件被布置为支承在两绝缘件之间的母线的相应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母线(11)被布置为基本与母线托架装置成直角。3.根据上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绝缘件(12)由一槽形件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穿过该装置的通道(32),使用时,母线(11)被布置为穿过该通道。5.根据上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绝缘件(14)包括一在其上形成有槽(20)的槽形件。6.根据从属于权利要求3的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道(32)由与第一绝缘件(12)相配合的槽形成,槽(20)的位置和尺寸确定了通道(32)的位置和尺寸。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20)包括一个相对于槽形件的底部横向形成的开口,该槽形件构成细长的第二绝缘件(14)。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20)包括一个相对于槽形件的底部横向形成的凹槽,该槽形件构成细长的第二绝缘件(14)。9.根据权利要求4、5、6、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多个通道,每个通道(32)能够支承穿过该通道的母线(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治罗杰罗
申请(专利权)人:罗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GB[英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