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绿化的人工湿地用水草养护净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园林绿化
,具体为一种园林绿化的人工湿地用水草养护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人工湿地是一种人工建造的与自然湿地相类似的地面,由植物(水生植物或沼生植物等)、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等)和填料基质(碎石、陶粒等)三个相互依存要素组成污水处理生态系统。人工湿地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及茎、根的输氧作用,供给湿地床除污需要的氧气,同时利用发达的植物根系及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的净化作用、填料床体的截留和吸附作用以及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作用,实现对水体的净化。水在水体和湿地之间不断循环,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多种污染物,使水体长期保持较好的水质状况。
[0003]人工湿地建造时,再种植完水草等水生植物后,通常还需要在湿地内投放一定量的鱼类,利用鱼类控制水中藻类的数量,以防止水体由于藻类爆发导致水体恶化,但是在人工湿地未完全完善时,水中藻类通常较少,导致投放的鱼类会对刚种植的水草进行啃食破坏,影响人工湿地后期的完善,同时,水草生长时可能会遭受病菌感染而导致枯萎死亡,影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绿化的人工湿地用水草养护净化系统,包括堤坝(1),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坝(1)的内侧壁铺设有防渗层(2),所述防渗层(2)的上表面设有砾石渗水层(3),所述砾石渗水层(3)的上表面铺设有土壤层(4),所述堤坝(1)上表面的一端固定有水箱(5),所述水箱(5)的内部设有水泵(6),所述堤坝(1)的土层内等距铺设有分流输水管(7),所述分流输水管(7)的一端贯穿水箱(5)延伸到其内部与水泵(6)的送水端连接,所述分流输水管(7)的其他端均贯穿堤坝(1)的一侧壁和防渗层(2)延伸到其内侧,且其上均固定有横管(8),所述横管(8)的上端等距连通有竖管(9),所述土壤层(4)的上方设有水草保护箱(10),所述水草保护箱(10)包括放置在土壤层(4)上表面的底板(1001),所述底板(1001)上开设有通孔(1002),所述通孔(1002)的外侧固定有防护网(1003),所述堤坝(1)的上表面开设有排水槽(11),所述排水槽(11)的一侧壁等距连通有贯穿到堤坝(1)内侧的排水口(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淑基,陈幕如,黄炳根,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慧道溢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