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气管切开卧床患者使用的病号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573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供气管切开卧床患者使用的病号服,其采用圆领和后开襟的设计,方便为卧床患者穿脱,不会使患者的肩背着凉;其前襟的领口高于气管切口位置并设有供气切套管伸出的圆形开口,既不会使患者胸口的过度暴露,又不会遮挡气切口;其后襟由左后襟和右后襟交叉搭叠而成,不设置纽扣,可以将患者背部完全包裹并避免被纽扣压伤;其前襟的下摆长,可遮挡到患者的整个下腹部,起到保暖作用,其后襟的下摆短,可避免患者大小便时弄脏衣服;其前襟在圆形开口的外围粘贴有一次性防水气切垫,可防止患者的痰液弄脏衣服;其前襟上设有横向开口和绑带,使用心电监护仪时可供其电极片的导线穿过并绑扎固定,防止前襟内的导线受拉扯而移位。线受拉扯而移位。线受拉扯而移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气管切开卧床患者使用的病号服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病号服,具体是一种供气管切开卧床患者使用的病号服,属于医用服装


技术介绍

[0002]医院呼吸内科和内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很多,大部分气管切开患者都是卧床患者,常伴随有肢体部分或完全偏瘫,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痰多,易再发肺部感染,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护理、康复应同步进行。目前临床上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时,通常是将普通病号服反穿在卧床患者身上,以利于穿脱,但此做法存在着较多的缺点,主要体现在:
[0003](1)、反穿普通病号服的衣领过高,易勒脖子,易遮挡气切口,轻则导致患者痰液不便排出,重则堵塞气道,为了露出气切口而将衣领下拉时,又会造成患者肩部暴露,易着凉感冒,甚至引发支气管及肺部感染。
[0004](2)、反穿普通病号服时患者侧、平卧时皮肤易被纽扣压伤,如果要避免患者皮肤被纽扣压伤,护理人员只能将两侧衣服避开背部往躯体两侧放置,这样又会暴露患者的腰背肩部,使患者易受凉感冒,而且患者背部出汗时汗液会直接污染床单。
[0005](3)、气管切开患者多数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平稳,需要配置心电监护仪实时监测,普通病号服没有设置供导线穿过的开口,因此心电监护仪电极片的导线只能从衣领或者衣服下摆穿过,增加了患者肩膀或腹部的暴露面积,而且由于导线缺乏固定容易受拉扯而移位,降低了患者的舒适度。
[0006](4)、普通病号服的前后摆均达到臀裂定点水平处,卧床患者大小便时易将衣服弄脏。
[0007](5)、气管切开患者痰液多,普通病号服对此缺乏针对性设置,痰液容易将衣服弄脏。
[0008]为了给气管切开卧床患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病号服,部分现有专利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但在这些技术方案中,为了避免遮挡气切口,大多将衣领设置成深U形或深V形低领,这又会造成患者胸口的过度暴露,容易着凉,而且这些现有的技术方案无法同时解决上述几个问题,因此在实际临床上应用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供气管切开卧床患者使用的病号服,以解决目前对气管切开卧床患者进行治疗护理时让患者反穿普通病号服所存在的上述不足。
[0010]为了实现此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11]一种供气管切开卧床患者使用的病号服,由纯棉布料制成的前襟、后襟和左右长袖缝合而成;所述病号服采用圆领和后开襟的设计,前襟为整幅布块,后襟由左后襟和右后襟交叉搭叠而成,在左右肩线靠近领口的位置各设有一条固定系带,左后襟和右后襟的上
边角处各设有一条后襟系带,将左后襟的后襟系带与右肩的固定系带绑系在一起,并将右后襟的后襟系带与左肩的固定系带绑系在一起,即可将后襟闭合绑定;前襟的下摆比后襟的下摆长出一截,前襟的下摆长至对应患者耻骨联合上部的位置,后襟的下摆长至对应患者第4

5节腰椎的位置;前襟的领口下沿高于患者气管切口的位置,前襟在对应患者气管切口的位置开有供气切套管伸出的圆形开口,前襟在圆形开口的外围粘贴有一张可更换的一次性防水气切垫;前襟中部左右两侧各开有一道供心电监护仪电极片导线穿过的“一”字形横向开口,前襟在横向开口的上侧缝合有一块对横向开口进行封盖的可开合布盖,前襟在横向开口的下侧设有用于固定导线的绑带。
[0012]进一步的,所述圆领采用无痕领口,以减小对患者颈部的摩擦。
[0013]进一步的,所述圆形开口的边沿采用松紧口设计,以便于穿套和抱紧气切套管的外露接头。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一次性防水气切垫为矩形不干胶防水泡沫垫,其长度为15cm,宽度为10cm,其中部设有和圆形开口相匹配的开孔。因为气管切口在无气切面罩保护下痰液自然喷出距离为0

7厘米,此大小的气切垫可有效防止喷出的痰液弄脏衣服。
[0015]进一步的,所述前襟左侧的横向开口设置在对应患者左锁骨中线与第7肋骨的相交处,前襟右侧的横向开口设置在对应患者右侧锁骨中线与第5肋骨的相交处,横向开口的长度为7

8cm,宽度为1cm。
[0016]进一步的,所述前襟在每个横向开口的下侧各设有三条呈“品”字形排布绑带,绑带的中部固定缝合在前襟上,绑带的两头为开放端,排布在上方的绑带为横向绑带,排布在下方的绑带为纵向绑带,通过这样的设置,可用绑带将前襟外侧的心电监护仪电极片导线绑扎固定成向左或向右弯曲的L形线扎,从而有效防止前襟内的导线受拉扯而移位。
[0017]进一步的,所述左右长袖的下半部采用可分离的上下两半袖片拼合而成,上下两半袖片的边沿通过暗扣扣合连接,输液和抽血时可直接掀开上半袖片来进行。
[0018]进一步的,所述前襟在胸前的一侧设有一个红色的心形图案,以作为气管切开卧床患者专用病号服的标记。
[0019]本技术病号服的优点为:本病号服由于采用圆领和后开襟的设计,方便为卧床患者穿脱,既不会勒脖子,又不会使患者的肩背着凉;其前襟的领口高于气管切口位置并设有供气切套管伸出的圆形开口,既不会使患者胸口的过度暴露,又不会遮挡气切口;其后襟由左后襟和右后襟交叉搭叠而成,可以将患者背部完全包裹,不会受凉,患者背部出汗时汗液也不会直接污染床单;其后襟通过上部的后襟系带与肩部的固定系带绑系固定,不设置纽扣,可避免患者皮肤被纽扣压伤;其前襟的下摆长,可遮挡到患者的整个下腹部,起到保暖作用,其后襟的下摆短,可避免患者大小便时弄脏衣服;其前襟在圆形开口的外围粘贴有一张可更换的一次性防水气切垫,可防止患者的痰液弄脏衣服,而且固定牢固,不会因患者的体位改变而移位;其前襟上设有横向开口,使用心电监护仪时可供其电极片的导线穿过,横向开口上侧设置布盖,可对横向开口进行遮盖保暖,同时也更美观,横向开口下侧设置的绑带,可将前襟外侧的导线绑扎固定,防止前襟内的导线受拉扯而移位。因此,本病号服特别适合在临床上供气管切开卧床患者使用。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病号服正面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病号服背面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病号服将前襟外侧的心电监护仪电极片导线绑扎固定成向右弯曲的L形线扎时的示意图。
[0023]图中:1

前襟,2

后襟,2.1

左后襟,2.2

右后襟,3

长袖,3.1

半袖片,3.2

暗扣,4

固定系带,5

后襟系带,6

圆形开口,7

一次性防水气切垫,8

横向开口,9

可开合布盖,10

绑带,11

心形图案,12

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5]如图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气管切开卧床患者使用的病号服,其特征是:所述病号服由纯棉布料制成的前襟、后襟和左右长袖缝合而成;所述病号服采用圆领和后开襟的设计,前襟为整幅布块,后襟由左后襟和右后襟交叉搭叠而成,在左右肩线靠近领口的位置各设有一条固定系带,左后襟和右后襟的上边角处各设有一条后襟系带,将左后襟的后襟系带与右肩的固定系带绑系在一起,并将右后襟的后襟系带与左肩的固定系带绑系在一起,即可将后襟闭合绑定;前襟的下摆比后襟的下摆长出一截,前襟的下摆长至对应患者耻骨联合上部的位置,后襟的下摆长至对应患者第4

5节腰椎的位置;前襟的领口下沿高于患者气管切口的位置,前襟在对应患者气管切口的位置开有供气切套管伸出的圆形开口,前襟在圆形开口的外围粘贴有一张可更换的一次性防水气切垫;前襟中部左右两侧各开有一道供心电监护仪电极片导线穿过的“一”字形横向开口,前襟在横向开口的上侧缝合有一块对横向开口进行封盖的可开合布盖,前襟在横向开口的下侧设有用于固定导线的绑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气管切开卧床患者使用的病号服,其特征是:所述圆领采用无痕领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气管切开卧床患者使用的病号服,其特征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高妹黄桂玲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市社会福利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