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件式梯架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5620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固定在一导轨上的支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支架,它具有一前部、第一侧部、与第一侧部相对的第二侧部以及一顶部, 其中,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和第二侧部具有用于将第一支架固定到导轨上的槽; 第二支架,它具有一前部、第一侧部、与第一侧部相对的第二侧部以及一顶部, 其中,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一和第二侧部具有用于将第二支架固定到导轨上的槽; 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架的第一侧部各具有至少一个缺口;且 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架的第二侧部各具有一接片, 其中,当第二支架倒置着固定到第一支架上时,所述第一支架的至少一个缺口被构造成用于接纳第二支架的接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来固定于梯架支架导轨上的支架系统,更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梯架上的双件式夹紧支架,它能固定在不同尺寸的梯架导轨上。
技术介绍
支架系统将部件固定到一通讯房间面积内现有的硬件上。通常,该支架系统固定在现有的硬件上,例如有,就位的电缆支架、数字电缆通道,现有的螺纹杆或设备支架。现有技术的支架系统可包括一个支架或两个支架组件。然而,一个支架组件职能固定到一个尺寸的梯架导轨上。另一方面,两个支架组件可固定到各种尺寸的梯架导轨上,例如,标准的1英寸或2英寸的梯架导轨上。然而,现有技术已知的两个支架组件不能自支承在梯架导轨上。这就要求提供一种支架系统,它可用来固定到不同尺寸的梯架导轨上,例如,标准的1英寸和2英寸梯架导轨。还要求提供一种支架系统,在第二支架固定到第一支架之后,它是自支承在梯架上的,以使一螺纹杆易于插入各支架顶面上的净空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包括一固定于一导轨上的支架系统。至少在一种形式中,该支架系统包括第一支架,它具有一前部、第一侧部,与第一侧部相对的第二侧部和一顶部;以及第二支架,它具有一前部、第一侧部,与第一侧部相对的第二侧部和一顶部。该第一和第二支架的第一和第二侧部各自分别具有用来分别将第一和第二支架固定到导轨上的槽。第一和第二支架的第一侧部各具有至少一个缺口,而第一和第二支架的第二侧部各具有一接片。当第二支架倒置着固定到第一支架上时,该第一支架的至少一个缺口被构造成用于接纳第二支架的接片。较佳地,第一和第二支架的前部的高度小于第一和第二支架的第一或第二侧部的高度。较佳地,第一和第二支架的第一侧部包括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较佳地,当第二支架倒置着固定到第一支架上时,第二支架的接片与第一支架的第一或第二缺口相匹配。此外,当第二支架倒置着固定到第一支架时,第一支架的接片与第二支架的第一或第二缺口相匹配。较佳地,第一和第二支架的顶部分别包括靠近第一和第二支架的第一侧部的孔。较佳地,该支架系统还包括用来将支架系统固定到导轨上的一固定装置。该装置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一螺纹杆,该杆分别插入在第一和第二支架的顶部上的孔中。该支架系统还包括固定到杆的第一端上的第一螺母和第一垫圈,以及固定到杆的第二端上的第二螺母和第二垫圈。本专利技术还包括用于将支架系统固定到导轨上的方法。至少在一种形式中,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第一支架,它具有一前部、第一侧部、与第一侧部相对的第二侧部和一顶部,其中,第一支架的第一和第二侧部具有用于将第一支架固定到导轨上的槽;提供第二支架,它具有一前部、第一侧部、与第一侧部相对的第二侧部和一顶部,其中,第二支架的第一和第二侧部具有用于将第二支架固定到导轨上的槽,第一和第二支架的第一侧部设有至少一个缺口,第一和第二支架的第二侧部设有一接片,将第一支架固定到导轨的一侧上,倒置第二支架,将第二支架固定到导轨的另一侧上,使第二支架的第一侧部位于第一支架的第一与第二侧部之间,并将第二支架固定在第一支架上。较佳地,该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一螺纹杆插入第一和第二支架的顶部的孔中;并将一固定装置固定到杆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上,从而将支架组件固定在导轨上。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已完全装配好的支架系统;图2示出了图1所示支架系统的后视立体图;图3示出了图1所示支架系统的分解图;图4示出了图1所示底部支架的后视立体图;图5示出了沿图1中的线5-5截取的、且沿着箭头方向看到的、图1所示支架系统的截面图;图6示出了沿图5中的线6-6截取的、且沿着箭头方向看到的、图1所示支架系统的截面图;图7示出了沿图6中的线7-7截取的、且沿着箭头方向看到的、图1所示支架系统的截面图;图8示出了图1所示顶部和底部支架在固定到导轨上时的立体图;图9示出了图1所示顶部和底部支架在固定到导轨上之后的立体图;图10示出了沿图9中的线10-10截取的、且沿着箭头方向看到的、图1所示顶部和底部支架的截面图;图11示出了图1所示顶部和底部支架在底部支架已固定到顶部支架上之后的截面图;图1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已完全装配好的支架系统;图13示出了沿图12中的线13-13截取的、且沿着箭头方向看到的、图12所示支架系统的截面图;以及图14示出了沿图13中的线14-14截取的、且沿着箭头方向看到的、图12所示支架系统的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图示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固定到不同尺寸的梯架导轨上的双件式支架系统。该支架系统是自支承在梯架导轨上的,在第二支架固定在第一支架上之后,从而可使螺纹杆易于插入到第一和第二支架的孔中。图1示出了固定在导轨12上的一种已完全装配好的支架系统10。图2则示出了该支架系统的后视图,图3则示出了该支架系统的分解图。从中可看到,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支架系统10包括第一支架14和第二支架16。该第一支架14和倒置的第二支架16固定到导轨12上,以便形成支架系统10。从图3所示的分解图中可清楚地看到,第一支架14包括一前部18、第一侧部20、与第一侧部相对的第二侧部22以及一顶部24。较佳地,前部18的高度小于第一侧部20或第二侧部22的高度。从图4中可看到,第二支架16与第一支架14相同。因此,第二支架16的部件标号与第一支架14的部件标号相同,只是加上了撇号(’)以示区别。该第二支架16包括一前部18’、第一侧部20’、与第一侧部20’相对的第二侧部22’以及一顶部24’。如图8所示,第一侧部20包括一槽26、一突缘28、第一缺口30和第二缺口32。该槽26允许第一支架14定位在导轨12上。类似地,如图7所示的截面图中所示,第一支架14的第二侧部22包括一槽34、一突缘36和一接片38。该槽34允许第一支架14定位在导轨12上。突缘28、28’、36和36’提供靠近导轨12的表面接触点。通过提供与导轨12的这四个接触点,本专利技术可适应导轨12中的制造缺陷(不平整)。例如,导轨12可不与槽26,26’,34和34’齐平。第一缺口30和30’及第二缺口32和32’可使支架组件10固定到标准的1英寸的梯架导轨或标准的2英寸的梯架导轨上。如图1所示的立体图、以及图6所示的截面图中所示,当固定到2英寸的梯架导轨上时,第二支架16的接片38’与第一支架14的第二缺口32相匹配。此外,第一支架14的接片38与第二支架16的第二缺口32’相匹配。如图12所示的立体图、以及图14所示的截面图中所示,当固定到1英寸的梯架导轨上时,第二支架16的接片38’与第一支架14的第一缺口30相匹配。此外,第一支架14的接片38与第二支架16的第一缺口30’相匹配。较佳地,接片38和38’与缺口30,30’、32和32’松弛地匹配,以便适应任何制造缺陷或者介于第一支架14与第二支架16之间的略微的不对齐。如图2所示的立体图、以及图6和11所示截面图中所示,在第一支架14和第二支架16固定到导轨12上之后,第一支架14相对于第二支架16垂直偏置。顶部24和24’分别包括孔40和40’。如图3和4所示,孔40和40’较之第二侧部22和22’更靠近第一侧部20和20’。顶部24和24’的这种中心偏置设计可使杆42通过孔40和40’插入,以便将支架系统10固定在导轨12上。如图1所示立体图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固定在一导轨上的支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支架,它具有一前部、第一侧部、与第一侧部相对的第二侧部以及一顶部,其中,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和第二侧部具有用于将第一支架固定到导轨上的槽;第二支架,它具有一前部、第一侧部、与第一侧部相对的第二侧部以及一顶部,其中,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一和第二侧部具有用于将第二支架固定到导轨上的槽;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架的第一侧部各具有至少一个缺口;且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架的第二侧部各具有一接片,其中,当第二支架倒置着固定到第一支架上时,所述第一支架的至少一个缺口被构造成用于接纳第二支架的接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架的前部具有一高度,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架的第一侧部具有一高度,其中,所述前部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侧部的高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架的第一侧部包括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支架倒置着固定到所述第一支架上时,所述第二支架的接片与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缺口相匹配。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支架倒置着固定到所述第一支架上时,所述第二支架的接片与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二缺口相匹配。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支架倒置着固定到所述第一支架上时,所述第一支架的接片与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一缺口相匹配。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支架倒置着固定到所述第二支架上时,所述第一支架的接片与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二缺口相匹配。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范德费尔德
申请(专利权)人:潘都依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