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套筒以及使用了该聚合物套筒的电缆终端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5372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聚合物套筒包括:一根在其下端部具有一个导体插入孔1a的导体杆1;一个设置在导体杆1外周的刚性绝缘套管2;以及一个设置在绝缘套管2外周的聚合物覆盖层3。绝缘套管2包括一个设置在导体杆1下部的外周部的大直径绝缘套管2a,以及一个小直径套管2b,其设置在导体杆1中除其远端部以外的外周部分上,并且在大直径绝缘套管2a和小直径套管2b的连接部分处埋设用于消除电应力的埋设金属配件4。除此之外,在大直径绝缘套管2a的下端部设置一个锥形接口5,该金属接收口用于接收电缆终端11的应力锥体12,并且保持该接口5与导体杆1的导体插入孔1a连通。(*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聚合物套筒以及使用了该聚合物套筒的电缆终端连接件。特别涉及一种聚合物套筒,其能够简化结构,减轻重量并且有助于现场施工,并且其无需填装如绝缘油或绝缘气体这样的绝缘混合剂,并且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使用了这种聚合物套筒的电缆终端连接件。
技术介绍
迄今,作为这一类型的电缆终端连接件,图5所示的一种结构已为我们所知。参见该图,现有技术中的电缆终端连接件包括一个电缆终端20,以及一根陶瓷套筒21,该套筒包围电缆终端20,并且填装有如绝缘油或绝缘气体这样的绝缘剂22。此处,将一个环状金属配件安装在陶瓷套筒21的底部上,并且在该陶瓷套筒21的内侧下部,与陶瓷套筒21同轴设置一个环氧树脂座24。除此之外,分别在陶瓷套筒21的顶部设置一个上侧金属配件24以及一个上侧覆盖层25,并且在该陶瓷套筒21的上侧中央部、与陶瓷套筒21同轴设置一根导体杆26。顺便说一下,导体杆26的下端部位于陶瓷套筒21内部,并且从上侧金属配件24和上侧覆盖层25的中央部向上以密封方式引出其末端部分。除此之外,在构成电缆终端20的电缆绝缘体27的外周上安装一个应力锥体28,并且将一个导体终端29固定至在电缆导体的末端部分(未示出)上。在具有这种结构的电缆终端连接件中,使导体终端29与设置在陶瓷套筒21内的导体杆26的下端部相连,并且保持应力锥体28的外表面与环氧树脂座24的内壁面形成压力接触。顺便说一下,在附图中,30表示一种对应力锥体28进行加压的压力装置,其中的每一个标号31a和31b均表示一个密封部分,标号32表示一个夹持金属配件,标号33表示一个安装绝缘体,而标号34表示一个安装机架。但是,在具有这种结构的电缆终端连接件中,导体终端29和导体杆26之间的连接点存在于陶瓷套筒21的内部,并且还存在如下所述的缺陷。第一,存在的缺陷为由于用于接收应力锥体28的环氧树脂座24存在于陶瓷套筒21的内侧,因此,陶瓷套筒21的直径会增大,从而导致陶瓷套筒21具有较大的重量。第二,存在的缺陷为当陶瓷套筒21的外径增大时,其投影剖面面积也较大,从而导致陶瓷套筒21的耐污染电压特性降低,以致必须使用加长的陶瓷套筒才能满足耐污染电压的预定特性。第三,陶瓷套筒21填装有绝缘剂22,以致当陶瓷套筒21破坏时,绝缘剂22可能会流出该陶瓷套筒21而产生其它的故障。第四,存在的缺陷为由于需要如环氧树脂座24、上侧覆盖物25以及夹持金属配件32这样的部件,因此,要采用大量的部件和复杂的结构。还知道另外一种电缆终端连接件,其中,代替图5所示的陶瓷套筒21,使用了一种聚合物套筒,并且这种聚合物套筒填装有绝缘油或绝缘气体。但是,在这种电缆终端连接件中,套筒由一种作为高分子材料的聚合物形成,因此,水分可能会从外侧、经该处透入,以混入在聚合物套筒中所含的绝缘油或绝缘气体内,并且会使绝缘油或绝缘气体的性能变坏。另外,已提出了这样一种电缆终端连接件,其中,如图6所示,在聚合物套筒41中包封一个电缆终端40。此处,聚合物套筒41包括一根设置在中央的导体杆42,一个设置在导体杆42外周上的刚性绝缘套管42,以及一个聚合物覆盖层44,该覆盖层与绝缘套管43的外周形成一体。与陶瓷套筒不同,具有这种结构的聚合物套筒41在其中并不包括任何用于接收应力锥体的环氧树脂座,并且不必填装任何绝缘剂,因此,能够简化聚合物套筒41的结构,并且能够减轻其重量。另外,可以使聚合物套筒41的各个部分形成组件单元的形式并将它们运送至工地现场,以便能够缩短这种聚合物套筒41的现场施工时间。但是,在使用了这种聚合物套筒的电缆终端连接件中,电缆终端40的电缆导体45和导体杆42之间的连接点存在于聚合物套筒41的内侧,因此,存在的缺陷是如以前所述的陶瓷套筒一样,聚合物套筒41的外径加大以致加大了其自身的重量。除此之外,当聚合物套筒41的直径加大时,其投影剖面面积较大。其产生的缺陷是必须使用加长的聚合物套筒来增强耐污染电压的特性。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合物套筒,与现有技术的聚合物套筒相比,这种聚合物套筒的重量较轻且更为紧凑,并且能够简化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了这种聚合物套筒的电缆终端连接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聚合物套筒为一种具有刚性绝缘套管的聚合物套筒,其在中央包括一根导体杆,并且还包括一个在其下端部的用于电缆终端的接口,以及一个聚合物覆盖层,该覆盖物层与绝缘套管的外周形成一体,并且所述聚合物套筒以沿纵向彼此分离的方式、在其自身的外周部形成大量护板,其中,所述接口位于低于所述聚合物覆盖层的位置处。除此之外,本专利技术的聚合物套筒的特征在于在导体杆的下端部设有一个与所述接口连通的导体插入孔,并且导体插入孔设置在低于所述聚合物覆盖层的位置处。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聚合物套筒的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管与导体杆的外周一体设置。除此之外,本专利技术的聚合物套筒为一种具有刚性绝缘套管的聚合物套筒,其在中央包括一根导体杆,并且还包括一个在其下端部的用于电缆终端的接口,以及一个聚合物覆盖层,该覆盖物层与绝缘套管的外周形成一体,并且所述聚合物套筒以沿纵向彼此分离的方式、在其自身的外周部形成大量护板,其中,所述刚性绝缘套管设有一个金属配件,该金属配件包括一个凸缘;所述聚合物覆盖层设置在高于所述金属配件的位置处;以及所述接口设置在低于所述金属配件的位置处。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聚合物套筒中的所述金属配件的特征在于其由一用于消除电应力的埋置金属配件形成,该金属配件埋设并固定至所述刚性套管中。除此之外,本专利技术的电缆终端连接件的特征在于电缆终端安装在所述聚合物套筒的接口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聚合物套筒以及使用了这种聚合物套筒的电缆终端连接件,它们具有以下优点。第一,由于聚合物覆盖物层与绝缘套管的外周形成一体,因此,与现有技术的陶瓷套筒相比,聚合物套筒重量更轻并且不易损坏,并且能够更有助于聚合物套筒的处理,从而大大提高了加工特性。第二,由于无需绝缘油或绝缘气体,因此,能够获得环境意识。第三,在聚合物覆盖层由有机硅聚合物形成的情况下,由于有机硅聚合物的防水性,因此能够提高耐污染电压的特性。第四,由于绝缘套管的接口位于低于聚合物覆盖层的位置处,因此,可以使本专利技术的聚合物套筒比现有技术的聚合物套筒更细,并且由于细聚合物套筒的结果,因此,聚合物套筒的投影剖面面积更小,结果,即使较短的聚合物套筒也能满足耐污染电压的预定特性。第五,由于在低于聚合物覆盖层的位置处形成导体杆和电缆导体之间的连接,因此,能够缩短电缆终端的级-剥离处理部分。第六,由于将埋置金属配件埋设在聚合物套筒中,因此,能够以机械方式加强聚合物套筒,并且通过底部金属配件,可以容易、牢固地将其安装在安装机架或类似装置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聚合物套筒的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电缆终端连接件的局部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电缆终端连接件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电缆终端连接件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图5为现有技术中电缆终端连接件的局部剖面图。图6为使用了现有技术的聚合物套筒的电缆终端连接件的局部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聚合物套筒以及使用了这种聚合物套筒的电缆终端连接件的最佳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为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聚合物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合物套筒,具有刚性绝缘套管,其在中央包括一根导体杆,并且还包括一个在其下端部的用于电缆终端的接口;以及一个聚合物覆盖层,该聚合物覆盖层与绝缘套管的外周形成一体,并且所述聚合物覆盖层以沿纵向彼此分离的方式、在其自身的外周部形成大量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位于低于所述聚合物覆盖层的位置处。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2-4-8 105432/20021.一种聚合物套筒,具有刚性绝缘套管,其在中央包括一根导体杆,并且还包括一个在其下端部的用于电缆终端的接口;以及一个聚合物覆盖层,该聚合物覆盖层与绝缘套管的外周形成一体,并且所述聚合物覆盖层以沿纵向彼此分离的方式、在其自身的外周部形成大量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位于低于所述聚合物覆盖层的位置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套筒,其特征在于在导体杆的下端部设有一个与所述接口连通的导体插入孔,并且所述导体插入孔设置在低于所述聚合物覆盖层的位置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管与导体杆的外周一体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合物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管与导体杆的外周一体设置。5.一种聚合物套筒,具有刚性绝缘套管,其在中央包括一根导体杆,并且还包括一个在其下端部的用于电缆终端的接口;以及一个聚合物覆盖层,该聚合物覆盖层与绝缘套管的外周形成一体,并且所述聚合物覆盖层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田广濑间信幸
申请(专利权)人:昭和电线电缆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