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桩及控制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桩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动汽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组需要利用充电桩为其进行充电。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充电桩的充电功率不断上升,因此,充电桩的散热压力也随之增大。一般充电桩为电动汽车充电的过程中,随着充电时间的增加,充电桩的内部器件的温度逐渐上升,如果内部器件的温度太高,将会出现损坏的风险。
[0003]为了避免充电桩的内部器件超温损坏,下面介绍现有技术提供的防范措施。
[0004]现有技术中,环境温度不超过预设温度时,设定充电桩的充电功率一直为满载功率。只有当环境温度超过预设温度时,充电功率才低于满载功率。
[0005]一般情况下,环境温度均小于预设温度,极少特殊情况下,环境温度才会超过预设温度,例如预设温度可以设置为40度。
[0006]因此,现有技术中一般情况下以固定的满载功率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功率变换电路,用于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功率;控制器,用于获得所述充电桩的温度;当所述充电桩的温度小于等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充电功率大于满载功率;当所述充电桩的温度大于所述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充电功率为所述满载功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包括多个内部器件,每个所述内部器件对应一个预设温度阈值;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获取所述多个内部器件的多个温度,其中,一个内部器件对应一个温度;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在所述多个内部器件的温度均小于等于各自对应的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充电桩的充电功率大于满载功率;在第一内部器件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一内部器件对应的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充电功率为所述满载功率,所述第一内部器件为所述多个内部器件中的任意一个内部器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得所述充电桩的所述多个内部器件中至少部分内部器件的温度;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充电桩的所述多个内部器件的自身参数、所述温度传感器获取的所述至少部分内部器件的温度和所述功率变换电路的电气参数获得所述多个内部器件的所述多个温度;所述自身参数包括热阻、热容和发热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变换电路的电气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输入电压、输入电流、输出电压、频率、功率因数或输出电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将所述多个内部器件的自身参数、所述至少部分内部器件的温度和所述功率变换电路的电气参数输入所述热阻网络、线性回归拟合或神经网络,所述热阻网络、线性回归拟合或神经网络的输出量为所述多个内部器件的温度;或,具体用于利用所述多个内部器件的自身参数、所述至少部分内部器件的温度和所述功率变换电路的电气参数通过查表,获得所述多个内部器件的温度。6.根据权利要求2
‑
5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系统;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内部器件的自身参数、所述至少部分内部器件的温度、所述功率变换电路的电气参数和所述冷却系统的冷却条件获得所述多个内部器件的温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至少包括液冷散热系统;所述冷却条件包括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中冷却液的流量或所述液冷散热系统中冷却液的温度中的至少一项;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一项:在所述多个内部器件的温度均小于等于各自对应的预设温度阈值时,降低所述冷却液的流量;在所述第一内部器件的温度大于对应的预设温度阈值时,提高所述冷却液的流量;或在所述多个内部器件的温度小于等于各自对应的预设温度阈值时,提高所述冷却液的
温度;在所述第一内部器件的温度大于对应的预设温度阈值时,降低所述冷却液的温度。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至少包括风冷散热系统;所述冷却条件为所述风冷散热系统中风扇的转速;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多个内部器件的温度均小于等于各自对应的预设温度阈值时,降低所述风冷散热系统中风扇的转速;在所述第一内部器件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一内部器件对应的预设温度阈值时,提高所述风扇的转速。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风冷散热系统运行在静音模式时,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在所述风扇的转速小于等于所述静音模式对应的临界转速时,根据所述多个内部器件的自身参数、所述至少部分内部器件的温度、所述功率变换电路的电气参数和所述风扇的转速获得所述多个内部器件的温度;在所述风扇的转速大于所述静音模式对应的临界转速时,具体用于控制所述风扇的转速为所述临界转速,根据所述多个内部器件的自身参数、所述至少部分内部器件的温度、所述功率变换电路的电气参数和所述临界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江辉,王健刚,李泉明,陈君,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