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涂覆头、涂覆装置及辊涂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辊涂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涂覆头、涂覆装置及辊涂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风力发电叶片生产过程中,辊涂作业是后处理工序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叶片的辊涂工序以人工手动作业为主,采用人工手动蘸取油漆辊涂的传统作业模式。随着风力发电功率的快速提升,风电叶片向着大型化发展,叶片的辊涂作业仅依靠人工加简单的辅助工装的作业模式难以满足叶片生产的需求。同时,辊涂作业的作业难度大、辊涂质量难以保证等成为未来大型叶片的困扰因素。辊涂过程中,由于叶片的曲面构型,使得实际辊涂力需要依据曲面进行改变,这大大导致辊涂作业不易于控制,进而导致辊涂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实际进行辊涂作业过程中,由于叶片的曲面构型,使得实际辊涂力需要依据曲面进行改变,这大大导致辊涂作业不易于控制,进而导致辊涂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4]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涂覆头,包括:
[0005]支架本体;
[0006]辊筒本体,具有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覆头(1),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11);辊筒本体(12),具有适于辊涂待涂件的辊涂面,所述辊筒本体(1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11)上;压力检测单元,适于检测所述辊筒本体(12)与所述待涂件之间的接触压力,并向控制器反馈所述接触压力;调节单元(14),所述调节单元(14)的调节端与所述支架本体(11)连接,所述调节单元(14)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带动所述支架本体(11)朝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待涂件方向运动;定位检测单元,安装在所述支架本体(11)上,用于检测所述辊筒本体(12)与所述待涂件之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涂覆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检测单元包括:导向件(131),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架本体(11)上,所述导向件(131)具有适于抵接所述待涂件的导向面;缓冲组件(132),所述缓冲组件(132)的安装端安装在所述支架本体(11)上,所述缓冲组件(132)包括至少一个偏压件(1321),所述偏压件(1321)的一端与所述导向件(1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端连接;所述偏压件(1321)具有驱动所述导向件(131)复位为平衡状态下的平衡位置的偏压力,压力检测件(133),用于检测所述偏压力;所述导向件(131)具有其未抵接所述待涂件的平衡状态,以及所述导向面和所述辊涂面同步抵接所述待涂面的辊涂状态;在所述辊涂状态下,所述接触压力等于所述偏压件(1321)的偏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涂覆头(1),其特征在于,导向件(131)为轮体结构,轮体结构的外轮面为导向面,在所述平衡状态下,所述导向件(131)与所述辊筒本体(12)同轴设置,所述导向面相较于所述辊涂面远离所述辊筒本体(12)的转动轴设置;所述缓冲组件(132)还包括:安装板(1322),固定安装在支架本体(11)上;导向块(1323),所述导向块(1323)具有适于安装所述导向件的安装部,所述导向块(1323)相对所述安装板(1322)滑动设置;所述缓冲组件(132)还包括滑轨(1324),所述导向件(131)沿所述滑轨(1324)的长度方向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覆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14)包括第一伺服电机(141)和第二伺服电机(142),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41)的驱动方向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42)的驱动方向相交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覆头(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料口连接结构(16),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11)上,且所述料口连接结构(16)的一端与所述辊筒连接,另一端适于与料源连接以向所述辊筒本体(12)供料。6.一种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架(2);涂覆头(1),为权利要求1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良,陈晓亮,周瑞瑞,李成良,崔俊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材科技邯郸风电叶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