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肿瘤标志物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检测化学分析
,特别是涉及一种肿瘤标志物活性检测试剂盒及非诊断目的的肿瘤标志物活性检测方法及其在外泌体非诊断目的检测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肿瘤标志物指的是存在于肿瘤细胞或者肿瘤细胞分泌产生的物质,包括外泌体、蛋白和核酸等。其中,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直径在40
‑
150 nm。研究表明,这种纳米尺寸的囊泡携带多种蛋白质、核酸等,在免疫反应、肿瘤生长等生理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开发适用于外泌体及其他多种肿瘤标志物高灵敏和特异性检测的分析技术非常重要。
[0003]尽管现有技术在外泌体等肿瘤标志物检测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地测定肿瘤外泌体仍然是一个挑战。目前,已发展多种技术用于外泌体的检测,包括蛋白印迹、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荧光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等等,但是,这些技术需要昂贵的仪器、费时费力,而且需要大量的样本以及特定的抗体,尤其是荧光技术需要在外泌体表面有足够的标记物才能检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肿瘤标志物活性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试剂盒包括:ECL传感平台、捕获探针、双链特异性核酸酶DNS;所述ECL传感平台由玻碳电极以及修饰在所述玻碳电极上的发光体、纳米金和信号猝灭探针构成;所述信号猝灭探针为二茂铁标记发夹结构;所述捕获探针由第一探针和第二探针杂交互补形成,所述第一探针为包含核酸适配体的DNA序列,所述第二探针为与所述核酸适配体互补的RNA序列;所述核酸适配体用于识别所述肿瘤标志物表面蛋白,当第一探针中所述核酸适配体与所述肿瘤标志物表面蛋白特异性结合时释放所述第二探针;所述第二探针与所述发夹结构部分互补,能够诱导所述发夹结构打开;所述双链特异性核酸酶用于剪切所述第二探针与所述发夹结构所形成的双链结构中DNA部分,并释放所述第二探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标志物活性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为NiFe
‑
LDH
‑
Ru(bpy)
32+
复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肿瘤标志物活性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NiFe
‑
LDH
‑
Ru(bpy)
32+
复合物的制备过程具体包括:将NiFe
‑
LDH分散在0.5%nafion溶液中,室温搅拌;离心除去上清液后,加入Ru(bpy)3
2+
溶液,继续搅拌,再次经离心洗涤出去上清液,便得到NiFe
‑
LDH
‑
Ru(bpy)3
2+
复合物,将其分散在PBS中置于低温保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肿瘤标志物活性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NiFe
‑
LDH浓度为1mg/mL,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晁洁,赵紫薇,张晶晶,陈淑芬,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