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季华实验室专利>正文

非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5104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充气轮胎,包括轮毂、支撑件、旋转结构、调节环和外壳层;旋转结构包括夹持部和与夹持部连接的旋转件,支撑件的一端与外壳层连接,支撑件的另一端与夹持部连接,调节环包括圆环和设置于圆环上的连接件,连接件与旋转件连接,圆环上形成有多组固定孔,轮毂上设置有多组第一安装孔,调节环与轮毂可拆卸连接,调节环用于驱动连接件带动旋转件旋转,以通过夹持部带动支撑件扭转,且夹持部还可以调节支撑件平移。该非充气轮胎实现了轮胎的刚度可调,针对不同工况调节不同的旋转角度或位置,实现轮胎最佳的刚度效果,还可进一步提升刚度,以弥补永久变形损失的刚度,大大提高轮胎的行驶性能和使用寿命。高轮胎的行驶性能和使用寿命。高轮胎的行驶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充气轮胎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非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充气轮胎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爆胎和短期的维护成本将越来越不利于充气轮胎应用于未来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是智能无人驾驶领域。目前的非充气轮胎往往通过设计弹性支撑体来代替充气轮胎的胎体实现承载,不过在设计上仅仅能达到趋近于底部承载,很难做到像充气轮胎一样的顶部承载。此外,无论是顶部承载还是底部承载,弹性支撑体的材料性能会下降,比如时间久了会发生永久变形而损失原有的弹性,这将导致轮胎的刚度逐渐降低,而现有的非充气轮胎刚度不可调节,导致无法做到像传统充气轮胎打气维持胎压的恒定来维持刚度。此外,轮胎注定要在不同的路面行驶,而单一的刚度并不能保证不同路况下的最佳使用性能。
[0003]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非充气轮胎,以解决或至少改善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充气轮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非充气轮胎使用过程中刚度不可调节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支撑件、旋转结构、调节环和外壳层;所述旋转结构包括夹持部和与所述夹持部连接的旋转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外壳层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持部连接,所述调节环包括圆环和设置于所述圆环上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旋转件连接,所述圆环上形成有多组固定孔,所述轮毂上设置有多组第一安装孔,所述调节环与所述轮毂可拆卸连接,所述调节环用于驱动所述连接件带动所述旋转件旋转,以通过所述夹持部带动所述支撑件扭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包括圆柱杆和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端套装于所述圆柱杆,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圆柱杆的一端与所述夹持部连接,所述圆柱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轮毂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还包括环形套,所述环形套套装于所述圆柱杆外,且所述环形套设置于所述调节杆和所述轮毂内侧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结构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旋转结构还包括万向连接件;所述万向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两根所述调节杆;或者,所述万向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周期间隔设置的两根所述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玉朱亮亮徐婷
申请(专利权)人:季华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