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哈尔滨乳杆菌、包含其的微生物除臭剂及二者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5088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哈尔滨乳杆菌(Lactobacillus harbinensis)、包含其的微生物除臭剂及二者在除臭领域的应用,该哈尔滨乳杆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253。该菌株对于垃圾渗滤液、动物粪便产生的恶臭有良好的去除作用,同时该菌株可以对垃圾渗滤液中的有害有机物进行分解,减少恶臭的产生,并容易定植,除臭持久。除臭持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哈尔滨乳杆菌、包含其的微生物除臭剂及二者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哈尔滨乳杆菌、包含该哈尔滨乳杆菌的微生物除臭剂以及该菌株和微生物除臭剂在除臭方面的应用,属于环境微生物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由污水、生活垃圾、畜禽养殖业等产生的恶臭导致的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问题愈显突出。恶臭气体主要是一些含硫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等,如硫化氢、甲硫醇、硫醚、氨气等,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异味,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可经呼吸道、眼、皮肤等不同途径进入人体,使人头昏、难受,若长期置身其中,对人体的神经系统损害极大。因此,有效处理恶臭污染,减少恶臭污染对生态环境及人类的影响已经成了一个迫切解决的社会问题。
[0003]根据作用机理的不同,目前常用的除臭剂分为物理除臭剂、化学除臭剂、生物除臭剂和植物除臭剂。物理除臭剂主要是利用吸附和掩盖作用达到除臭的目的,这类除臭剂常用的材料有活性炭、沸石、芳香化合物等,特点是很难完全改变臭气气体成分,对人畜、设备和环境等仍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化学除臭剂是利用化学试剂与臭气分子发生化学反应达到除臭的目的,常见的化学除臭产品原料有蓖麻油醇酸锌、大豆乙基硫酸乙酯吗啉、甲基丙烯酸脂肪醇等,其特点是反应迅速但是效果不持久,且易产生二次污染。植物除臭剂的有效成分来自于茶叶提取物、丝兰提取物、芬多精等植物,这些植物中含有的化学物质,能与臭味分子基团发生化学反应,削弱异味分子中的化合键,最后生成无味、无毒的物质,但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且除臭对象单一,还可能产生一些难以预料的化学反应。而生物除臭剂是利用微生物菌群的代谢或其代谢产物,有效降解挥发性脂肪酸和硫化氢等常见臭味因子,对人畜安全无毒,无刺激性,可生物降解,通过微生物的不断繁殖,生物除臭作用较持久,无二次污染,且使用方便,成本低廉。
[0004]正是由于生物除臭方法所存在的天然优势,使得该方法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但国内外市场上目前的生物除臭产品普遍存在处理效率低、有效活菌数少等问题。此外,有不少产品未考虑菌株之间的协同作用及适当比例,导致产品质量和使用效果不稳定。因此筛选以及构建高效、协同、廉价、抗逆性强、使用安全的高性能生物制剂,使各种微生物发挥协同作用,拓宽可处理污染物的种类,提高处理效率是环保生物制剂开发生产的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目前市场上的生物除臭产品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对恶臭环境适应性强、成本低的哈尔滨乳杆菌以及包含该哈尔滨乳杆菌的微生物除臭剂,该微生物除臭剂对垃圾、粪便产生的氨气处理效率可达93%以上,硫化氢处理效率可达85%以上,且除臭持久、高效且无二次污染。
[0006]一种哈尔滨乳杆菌(Lactobacillus harbinensis)MD

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
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253,保藏日期为:2022年1月5日,其16S r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哈尔滨乳杆菌均是指哈尔滨乳杆菌MD

1菌株。
[0007]该菌株是从垃圾渗滤液中分离得到,其生理生化特征为:在MRS培养基上培养时,其菌落为圆形,乳白色,不透明,凸起,表面粗糙,细胞为短杆。
[0008]该菌株能够去除氨气、硫化氢的原理为:该菌株的生长过程中会分泌乳酸菌素,产生有机酸、酒精和二氧化碳等,可与挥发性脂肪酸、氨气和硫化氢等常见臭味因子发生反应进而将其降解掉,并显著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从而减少恶臭物质的产生。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哈尔滨乳杆菌的有益效果是:
[0010]1)将其发酵液稀释30倍后喷施于鸭粪和猫砂的上方,24h氨气去除率可达83%以上,硫化氢去除率可达73%以上,感官臭味也大大降低,除臭持久;
[0011]2)该菌株对于垃圾渗滤液、动物粪便产生的恶臭有较好的去除作用,同时该菌株可以对垃圾渗滤液中的有害有机物进行分解,减少恶臭的产生,并容易定植,除臭持久。
[0012]本专利技术还要求保护包含上述哈尔滨乳杆菌的微生物除臭剂。
[0013]进一步,所述微生物除臭剂还包含植物乳杆菌或巴斯德毕赤酵母(又称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以下简称毕赤酵母)中的一种或两种的复配。
[0014]进一步,当仅包含哈尔滨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时,哈尔滨乳杆菌与植物乳杆菌的活菌数之比为1:(0.8

1.2);当仅包含哈尔滨乳杆菌和毕赤酵母时,哈尔滨乳杆菌与毕赤酵母的活菌数之比为1:(0.2

0.3),当包含哈尔滨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毕赤酵母时,哈尔滨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毕赤酵母的活菌数之比为1:(0.1

3):(0.05

1)。
[0015]进一步,当包含哈尔滨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毕赤酵母时,哈尔滨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毕赤酵母的活菌数之比为1:(0.3

2.25):(0.08

0.7),最优选1:0.75:0.083。
[0016]进一步,所述微生物除臭剂中的活菌量不低于10
×
108CFU/ml,优选(10

50)
×
108CFU/ml。
[0017]本专利技术微生物除臭剂中所选用的菌株特性及功能如下:
[0018](1)哈尔滨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生长过程中会分泌乳酸菌素,产生有机酸、酒精和二氧化碳等,可与挥发性脂肪酸、氨气和硫化氢等常见臭味因子发生反应进而将其降解掉,并显著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从而减少恶臭物质的产生;
[0019](2)毕赤酵母能迅速消耗环境中的游离氧,促进乳杆菌的生长,分解利用环境中的糖类、硫化氢、氨气等,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可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并具有抑制有机物急剧腐败分解的作用;
[0020](3)毕赤酵母的菌体可作为其他复合菌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复合菌群的快速增殖。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微生物除臭剂的有益效果为:
[0022](1)将特定比例的微生物除臭剂稀释30倍后喷施于鸭粪和猫砂上方,24h氨气去除率可达93%以上,硫化氢去除率可达85%以上;
[0023](2)两种或三种菌株之间协同配合发挥作用,拓宽了可处理污染物的种类,且除臭效果明显优于单一菌株,效果更稳定,除臭效果持久。
[0024](3)菌种数量少,成本低,仅包含两至三种菌种,且植物乳杆菌可选自市场上任一
厂家的产品,毕赤酵母也可购买到,可合理控制成本。
[0025]本专利技术还要求保护上述微生物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6](1)扩大培养:将哈尔滨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毕赤酵母进行扩大培养,得到各菌株的培养液;
[0027](2)发酵:待发酵罐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哈尔滨乳杆菌(Lactobacillus harbinensis),其特征在于,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253。2.一种微生物除臭剂,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哈尔滨乳杆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除臭剂,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还包含植物乳杆菌或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一种或两种的复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物除臭剂,其特征在于,当仅包含哈尔滨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时,所述哈尔滨乳杆菌与植物乳杆菌的活菌数之比为1:(0.8

1.2),当仅包含哈尔滨乳杆菌和巴斯德毕赤酵母时,所述哈尔滨乳杆菌与巴斯德毕赤酵母的活菌数之比为1:(0.2

0.3),当包含哈尔滨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巴斯德毕赤酵母时,所述哈尔滨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巴斯德毕赤酵母的活菌数之比为1:(0.1

3):(0.05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生物除臭剂,其特征在于,当包含哈尔滨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巴斯德毕赤酵母时,所述哈尔滨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巴斯德毕赤酵母的活菌数之比为1:(0.3

2.25):(0.08

0.7),最优选1:0.75:0.083。6.根据权利要求2

5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生物除臭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除臭剂中的活菌量不低于10
×
108CFU/ml,优选(10

50)
×
108CFU/ml。7.权利要求2

6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生物除臭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扩大培养:将哈尔滨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巴斯德毕赤酵母进行扩大培养,得到各菌株的培养液;(2)发酵:待发酵罐内的发酵培养基消毒完毕后,分别将步骤(1)所得的哈尔滨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巴斯德毕赤酵母的培养液按照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令迎刘圣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蔚蓝赛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