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层析纯化系统及纯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层析纯化系统及纯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化学领域,分离提纯化合物大部分依旧采用的是传统的玻璃层析柱,耗费了化学科研工作者的大量的时间。当前的国内现状,大部分化学科研工作者依旧手动层析纯化,手动点板,压柱,收集,更换洗脱剂。而目前市面上的层析纯化设备成本过高,很难实现在大部分的化学科研工作者的普及,且机身又过大且沉,实验室的空间有限,很难放进通风橱中操作。现有层析纯化设备操作系统繁琐,太多不需要的功能,导致操作设定的时间过长,并没有节省时间成本。目前市面的快速自动分离纯化系统每次仅仅能分离提纯一根层析柱,不能智能切换至下一根,无线wifi操作距离有限,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远程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层析纯化系统及纯化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层析纯化系统,所述层析纯化系统包括混液模块、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析纯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析纯化系统包括混液模块、输送模块、纯化模块以及收集模块,所述混液模块、纯化模块、收集模块通过输送模块实现连接;所述输送模块包括阀(22)和输送管道(21),所述输送管道(21)用于输送溶剂,所述阀(22)控制输送管道(21)内溶剂的流动;所述混液模块包括有储液容器(11)和混液容器(12),所述储液容器(11)用于存储溶剂,所述混液容器(12)用于混合溶剂;所述储液容器(11)具有多个,且通过独立的输送管道(21)与阀(22)连接,所述阀(22)与混液容器(12)连接,所述阀(22)用于控制与其连接的不同的输送管道(21)内的溶剂流动时间,使得在不同储液容器(11)内的溶剂在混液容器(12)中混合为共混溶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析纯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道(21)包括第一输送管道(211)和第二输送管道(212),所述阀(22)包括第一阀(221),所述第一输送管道(211)用于连接储液容器(11)和第一阀(221),所述第一输送管道(211)通过所述第一阀(221)上输入接口与第一阀(221)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管道(212)通过所述第一阀(221)上输出接口与第一阀(221)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管道(212)上设有混液容器(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析纯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模块包括有增压设备(23),所述输送管道(21)包括第三输送管道(213),所述增压设备(23)一端通过第二输送管道(212)与所述混液容器(12)相连,所述增压设备(23)另一端连接有第三输送管道(2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析纯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纯化模块包括有至少两个层析柱(31),所述输送管道(21)包括有第四输送管道(214),所述阀(22)包括有第二阀(222),所述层析柱(31)一端通过第三输送管道(213)与所述增压设备(23)相连,所述层析柱(31)另一端通过第四输送管道(214)与收集模块相连,所述第三输送管道(213)上独立设置有与第三输送管道(213)数量相匹配的第二阀(22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析纯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管道(213)和第四输送管道(214)均包括有主管道和副管道,所述第三输送管道(213)主管道从所述增压设备(23)接出,分流为若干第三输送管道(213)副管道,并通过第三输送管道(213)副管道与第二阀(222)相连,部分所述第三输送管道(213)副管道通过部分所述第二阀(222)与层析柱(31)一端相连,所述第四输送管道(214)主管道从所述收集模块接出,分流为若干第四输送管道(214)副管道,部分所述第四输送管道(214)副管道与所述层析柱(31)另一端相连,形成纯化通路,另一部分所述第三输送管道(213)副管道和另一部分所述第四输送管道(214)副管道通过另一部分所述第二阀(222)直接相连,形成冲洗通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层析纯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模块包括检测设备(41)和收集设备(42),所述输送管道(21)包括第五输送管道(215)、第六输送管道(216),所述阀(22)包括第三阀(23),所述检测设备(41)一端通过第四输送管道(214)与层析柱(31)连接,所述检测设备(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雪峰,孟娇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铨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