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箍轧机主传动底座轴瓦安装处磨损的堆焊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4954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箍轧机主传动底座轴瓦安装处磨损的堆焊工艺,通过简易的焊接修复装置,能够把轮箍轧机主传动底座轴瓦磨损处转动至要求的焊接水平位置,严格控制堆焊层工艺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检验辅助的加热工装,能够克服由于焊件体积重量较大导致的热传导以及热辐射散热的影响,实现现场加热,控温及保温能力,满足焊接工艺的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选择手工钨极纯氩气保护焊接方法,确保轴瓦半圆形焊缝质量施焊工艺热输入量低,实现无飞溅熔滴过渡和良好的冶金结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该焊接装置、简易加热工装以及焊接方法保证在焊接过程中对轮箍轧机主传动底座本体以及周围相关配套组装备件影响较小,特别是对轮箍轧机主传动底座本体基础地脚螺栓安装无影响。基础地脚螺栓安装无影响。基础地脚螺栓安装无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箍轧机主传动底座轴瓦安装处磨损的堆焊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焊接
,涉及一种轮箍轧机主传动底座轴瓦安装处磨损的堆焊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轮箍轧机担负着轮箍法兰的碾压,主传动系统是由主电机通过主减速机、主传动轴、伞齿轮、大小直齿轮分别带动主辊立轴和水平轧辊转动实现,其中小直齿轮装在主传动轴上,与其啮合的大直齿轮装在水平轧辊轴上,相互啮合的一对大小直齿轮主要是在轮箍轧机工作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而主传动轴连体的小直齿轮安装在轮箍轧机大型底座轴瓦上,主传动轴通过大型底座轴瓦带动小直齿轮转动,随着轮箍轧机工作时间的加长,小直齿轮咬合的直齿轮长期在载荷作用运转,导致主传动轴在大型底座轴瓦处磨损,如图1和图2中的轮箍轧机主传动底座10长期运行后,其半圆形的轴瓦安装处10.1的垂直面出现磨损,产生轴瓦箱体密封性损坏,泄压漏油,反复出现故障影响生产。如果长期不停的更换密封,但是随着磨损越来越大,也无法满足轧制工艺需求;如果将局部磨损的大型底座整体更换,则浪费大量的采购成本;如果离线外委厂家修复,则周期长,势必会影响生产。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箍轧机主传动底座轴瓦安装处磨损的堆焊工艺,所述轴瓦安装处(10.1)位于轮箍轧机主传动底座(10)的中间位置,其横向开设有贯穿左右用于装配的装配孔(10.2),其特征在于:通过将轮箍轧机主传动底座(10)设置在焊接修复装置上进行焊接修复,所述焊接修复装置包括结构件机架(1)和与轴瓦安装处(10.1)外形相适配的加热工装(11),所述结构件机架(1)的顶部两侧可转动贯穿设置有转动轴(2),所述轮箍轧机主传动底座(10)通过装配孔(10.2)贯穿设置在转动轴(2)上,该转动轴(2)的一端部固定设置有转动装置,通过该转动装置可以将轮箍轧机主传动底座(10)绕转动轴(2)缓慢旋转,其堆焊工艺如下:步骤一、焊前准备;1.1)、焊接设备:数字化控制逆变式手工焊条电弧焊和氩弧焊合并用直流焊机,底层和堆焊层的焊接材料分别采用φ3.0mm和φ4.0mm的ER50

6焊丝,氩气纯度≥99.999%;1.2)、加热装置:煤气加热;1.3)、辅助设施:角磨机、锉刀、手锤、扁铲、面罩、样板、测温仪、放大镜、保温棉;1.4)、焊件材料:本体ZG35;1.5)、焊前堆焊要求:通过手工角磨机清理磨损表面去除铁锈、油脂、水分,使用加热工装预热;1.6)、焊接位置:水平堆焊;1.7)、焊接要求:所有焊接层必须无任何焊接缺陷并熔合于母材;1.8)、焊接工艺参数:根据焊接设备、焊接材料、焊件材质以及焊接要求制定焊接参数;步骤二、焊接实施;2.1)、轮箍轧机主传动底座(10)固定在焊接修复装置的转动轴(2)上后,通过转动装置将轮箍轧机主传动底座(10)的轴瓦安装处(10.1)旋转至焊接水平位置,然后通过手工角磨机清理磨损表面,待铁锈、油脂和水分去除后,在轴瓦安装处(10.1)底部位置安装加热工装并通过该加热工装对轴瓦安装处(10.1)底部位置进行预热;2.2)、当轴瓦安装处(10.1)预热至150

250℃后,通过焊接装置同时从轴瓦安装处(10.1)的两侧进行堆焊修复,焊接时,底层焊接为纵向焊缝,堆焊层为横向焊缝,堆焊的每一层控制在0.5

1.5mm;2.3)、堆焊全部完成并检测合格后,整体堆焊层进行350℃保温4小时的退火热处理,再通过保温棉包扎缓慢冷却,再次确认堆焊层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兴海杨西朱泽华涂俊魁雷杰张婷婷申家华吴国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马钢设备检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