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抗逆埋栖型双壳贝类的筛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4886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综合抗逆埋栖型双壳贝类的筛选方法,包括:准备养殖系统;监测养殖环境,检查是否符合养殖生物生存的环境指标;经检测合格后,将埋栖型双壳贝类投入养殖系统中;依次通过外观形态观察、急性应激后开壳恢复行为、摄食行为、埋沙行为和呼吸代谢进行筛选,筛选出优质的繁殖用贝类亲本。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应激的非特异性,依据双壳贝类空气暴露应激后,个体应激恢复时间不同的原理,即利用应激后双壳贝类的开壳时间、摄食强度、埋沙时间和程度、呼吸代谢率作为综合抗逆埋栖型双壳贝类的筛选指标,采用多轮筛选、综合评估的方法筛选出抗逆性强的贝类个体,保证贝类群体的健康,提高养殖产量和存活率,对促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综合抗逆埋栖型双壳贝类的筛选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健康养殖的
,具体涉及一种综合抗逆埋栖型双壳贝类的筛选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是世界上唯一养殖水产品总量超过捕捞总量的主要渔业国,养殖产量约占全球水产养殖产量的70%以上。在我国水产养殖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养殖水域周边污染、养殖布局不合理、养殖管理和育种理论落后等问题。埋栖型双壳贝类是我国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产品,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地带,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种环境变化和人为胁迫,导致贝类死亡率升高,同时污染水质,从而在养殖过程中引发一系列的恶性循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便、高效率的综合抗逆埋栖型双壳贝类的筛选方法。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综合抗逆埋栖型双壳贝类的筛选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0006](1)、养殖前对养殖系统进行消毒,然后注入海水并不断曝气,且在养殖系统的循环水系统中投加酵母膏粉和硝化细菌,保证循环水系统运转2周以上;
[0007](2)、不断监测循环水系统,直至达到标准的环境指标;
[0008](3)、将埋栖型双壳贝类提前曝气并冲洗,再放入提前曝气的海水中浸泡,然后放入步骤(2)中达标的循环水系统中;
[0009](4)、在同龄埋栖型双壳贝类中,挑选出个体肥大、壳表新鲜的健康个体,称重后按体重从大到小排列,选取前1/3的双壳贝类放入养殖系统中暂养;
[0010](5)、将步骤(4)筛选出的埋栖型双壳贝类,依次利用急性应激后开壳恢复行为、摄食行为、埋沙行为和呼吸代谢,将主动型的健康埋栖型双壳贝类筛出;
[0011](6)、在步骤(5)得到的主动型埋栖型双壳贝类中,选择呼吸代谢率低的作为筛选出的抗逆性强的贝类个体用作繁殖用亲贝,至此筛选结束。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步骤(5)中,急性应激后开壳恢复行为的筛选方法为:对埋栖型双壳贝类停止喂食一天后,将其取出置于空气暴露10min后,放入装有海水的玻璃缸中;利用摄像监测系统,对埋栖型双壳贝类进行水平拍摄30min,记录其开壳时间;将开壳时间数值从短到长排列,选取前1/2的埋栖型双壳贝类进行后续筛选,筛选完毕让其恢复若干小时。
[0013]具体地,实验双壳贝类每天投喂4
×
104mL
‑1小球藻,水体保持持续充气,每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2,每天20:00吸污一次。开壳实验所用玻璃缸内装入3/4的海水,盐度为23

25

;空气暴露10min后用网捞将埋栖型双壳贝类从养殖缸内取出,用干净的滤纸擦拭其表
面的海水后置于干燥的桌面暴露10min。
[0014]水平拍摄具体为保持双壳贝类开壳方向正对摄像头,选取画面底部与缸底重合,画面顶部与水面重合。
[0015]开壳动作具体为双壳贝类张开双壳伸出“出入水管孔”进行滤水行为;开壳时间为记录埋栖型双壳贝类从应激中恢复后张开双壳伸出出入水管孔的时间。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步骤(5)中,摄食行为的筛选方法为:对摄食实验采用静水系统测定:实验开始前将埋栖型双壳贝类置于空气暴露10min后,分别放入装有等量小球藻的摄食瓶中,整个摄食实验持续2h,实验开始后每隔20min取水样测量小球藻浓度,并计算出双壳贝类的摄食率;将摄食率数值从小到大排列,选取后1/2的埋栖型双壳贝类进行后续筛选,筛选完毕让其恢复若干小时。
[0017]具体地,摄食实验中放入小球藻浓度为4
×
104mL
‑1,实验开始后每20min取200μL水样,通过计数方法测量小球藻的浓度,测量并记录埋栖型双壳贝类的摄食率。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步骤(5)中,埋沙行为的筛选方法为:将埋栖型双壳贝类取出置于空气暴露10min后,放入装有海水和细沙的玻璃缸中,保证沙子洁净且铺平;建立摄像监测系统,将埋栖型双壳贝类垂直水面放置,开口方向朝下,记录埋栖型双壳贝类完全埋入沙中的时间,拍摄时间限定30min;将埋沙时间数值从短到长排列,选取前1/2的埋栖型双壳贝类进行后续筛选,筛选完毕让其恢复若干小时。
[0019]具体地,埋沙实验装有细沙的玻璃缸内,其中细沙深度约为8

10cm,保证沙面平铺和水体清澈;埋沙实验埋栖型双壳贝类垂直水面放置是将双壳贝类置于沙上,保持其开壳方向朝下,选取画面底部与缸底重合,画面顶部与水面重合;完全埋入沙中的时间为记录埋栖型双壳贝类整个壳身全部埋入沙中,出入水管孔伸出沙面的时间。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步骤(5)中,呼吸代谢的筛选方法为:利用自动间歇流动呼吸测量仪测量埋栖型双壳贝类的呼吸代谢率(MO2;mgO2h
‑1),实验开始前为了避免细菌滋生而导致背景耗氧值增高,需用消毒剂消毒和清水冲洗;清洗完毕后将埋栖型双壳贝类放入呼吸室内,呼吸测定时的温度保持恒定,启动程序(即间歇式呼吸测量仪设定的一个程序中包括了240s冲洗,60s等待,300s测量三个部分;三部分为一个循环,每个循环10min)后每10min记录双壳贝类的呼吸代谢率,测量时间持续2h,将呼吸代谢率数值从小到大排列,选取呼吸代谢率前1/2的埋栖型双壳贝类个体。
[0021]实际上,消毒剂为漂白粉溶液,消毒剂中有效余氯为30

35ppm。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步骤(1)中,消毒时的消毒剂为漂白粉;酵母膏粉和硝化细菌的投放量分别为0.01

0.03g/L和0.1

0.3ml/L。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步骤(2)中,要求的环境指标为:循环水系统内水温为18

25℃,保持自然光照,光照时间和黑暗时间分别为12h,光照强度为35

45lx,pH值为7.5

8.5之间,呈弱碱性;溶氧浓度≥6.8mg/L,氨氮浓度≤0.1mg/L,亚硝氮浓度≤0.1mg/L,硫化物浓度≤0.1mg/L。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步骤(3)中,对埋栖型双壳贝类的冲洗次数为3次以上,浸泡的曝气海水的溶氧浓度≥6.8mg/L。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步骤(3)中,埋栖型双壳贝类选自所有瓣鳃纲双壳贝类,例如蛏、蚶、蛤等,可以优选为文蛤和毛蚶。
[002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步骤(6)中,抗逆性强是指受到空气暴露应激后,埋栖型双壳贝类有更强的生理恢复能力、高存活率和食欲、以及低呼吸代谢率,且能够表现出如埋沙等主动生存能力。由于品系不同,生理恢复能力、存活率和食欲、以及呼吸代谢率无法进行量化。
[0027]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8]第一、本专利技术利用应激的非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抗逆埋栖型双壳贝类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1)、养殖前对养殖系统进行消毒,然后注入海水并不断曝气,且在养殖系统的循环水系统中投加酵母膏粉和硝化细菌,保证循环水系统运转2周以上;(2)、不断监测循环水系统,直至达到标准的环境指标;(3)、将埋栖型双壳贝类提前曝气并冲洗,再放入提前曝气的海水中浸泡,然后放入步骤(2)中达标的循环水系统中;(4)、在同龄埋栖型双壳贝类中,挑选出个体肥大、壳表新鲜的健康个体,按体重从大到小排列,选取前1/3的双壳贝类放入养殖系统中暂养;(5)、将步骤(4)筛选出的埋栖型双壳贝类,依次利用急性应激后开壳恢复行为、摄食行为、埋沙行为和呼吸代谢,将主动型的健康埋栖型双壳贝类筛出;(6)、在步骤(5)得到的主动型的埋栖型双壳贝类中,选择呼吸代谢率低的作为筛选出的抗逆性强的贝类个体用作繁殖用亲贝,至此筛选结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抗逆埋栖型双壳贝类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急性应激后开壳恢复行为的筛选方法为:对埋栖型双壳贝类停止喂食一天后,取出置于空气暴露后,放入装有海水的玻璃缸中;利用摄像监测系统,对埋栖型双壳贝类进行水平拍摄,记录其开壳时间;将开壳时间数值从短到长排列,选取前1/2的埋栖型双壳贝类进行后续筛选,筛选完毕让其恢复若干小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抗逆埋栖型双壳贝类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摄食行为的筛选方法为:对摄食实验采用静水系统测定:实验开始前将埋栖型双壳贝类置于空气暴露后,分别放入装有等量小球藻的摄食瓶中,实验开始后每隔20min取水样测量小球藻浓度,并计算出双壳贝类的摄食率;将摄食率数值从小到大排列,选取后1/2的埋栖型双壳贝类进行后续筛选,筛选完毕让其恢复若干小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抗逆埋栖型双壳贝类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埋沙行为的筛选方法为:将埋栖型双壳贝类取出置于空气暴露后,放入装有海水和细沙的玻璃缸中,保证沙子洁净且铺平;建立摄像监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为群李杰李晓雪杨昆师梦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