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生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4857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8:05
本申请涉及园林系统的领域,公开了一种园林生态系统,其包括沼气灯、一端具有敞口的第一沼气池,在第一沼气池的一侧设置有连通管,连通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沼气池连通,第二沼气池与沼气灯连通,在第一沼气池的敞口端设置封闭板,在封闭板上设置有收集门;收集门包括第一门板,以及第二门板,在第一门板的一侧固接有第一齿条,在第二门板与第一门板的同侧固接有第二齿条,在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之间设置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第一齿条,以及第二齿条啮合,驱动齿轮与驱动件连接。本申请具有有效改善现有的落叶处理方式较为简单,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的效果。的问题的效果。的问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生态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园林系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园林生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居住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绿化已成为人们生活环境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市政在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往往会种植大量树木,树木能够释放大量氧气、调节空气湿度,稳固土壤。
[0003]树木虽然具有众多优点,但是在秋冬季节,大多树木都会掉落大量落叶,在处理这些树叶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往往只会将落叶用扫帚收集,然后倒进垃圾车内将落叶运至垃圾处理场处。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现有的落叶处理方式较为简单,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有效改善现有的落叶处理方式较为简单,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园林生态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园林生态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园林生态系统,包括沼气灯、一端具有敞口的第一沼气池,在第一沼气池的一侧设置有连通管,连通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沼气池连通,第二沼气池与沼气灯连通,在第一沼气池的敞口端设置封闭板,在封闭板上设置有收集门;收集门包括第一门板,以及第二门板,在第一门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一齿条,在第二门板与第一门板的同侧连接有第二齿条,在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之间设置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第一齿条,以及第二齿条啮合,驱动齿轮与驱动件连接。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收集落叶后,启动驱动件,驱动件带动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第一齿条,以及第二齿条啮合,第一齿条带动第一门板移动,第二齿条带动第二门板移动,第一门板与第二门板移动方向相反,第一沼气池打开,工作人员将收集好的落叶扔置在第一沼气池内,落叶在第一沼气池内发酵,产生沼气,沼气沿连通管流至第二沼气池内,然后流至沼气灯处,工作人员可在夜晚启动沼气灯,为路人照明;同时工作人员可将第一沼气池内的沼渣取出,经过加工后为树木花草施肥,从而实现资源的利用,实现绿色循环。
[0008]可选的,驱动件为手轮,手轮包括盘状管,以及多根沿盘状管的周向间隔设置的连接管;在盘状管上还设置与盘状管连通的把手,把手与外界水源连通,在盘状管的外周壁上沿盘状管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喷嘴。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通过转动手轮进而控制收集门的开闭;当收集门闭合时,开启外界水源,外界水源进入盘状管内,并经过喷嘴为四周植物浇水。
[0010]可选的,在第一沼气池内设置有取渣装置,取渣装置包括升降组件,以及与升降组件连接的承装箱;升降组件在承装箱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每组升降组件包括电机,在电机上安装有转动杆,在转动杆上安装有第一齿轮;在第一沼气池的内壁上沿第一沼气池的深度方向设置有升降螺杆,在升降螺杆靠近转动杆的一端安装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在升降螺杆上设置有与升降螺杆螺纹连接的升降块,升降块与承装箱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转动,转动的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转动的第二齿轮带动升降螺杆转动,随着升降螺杆的转动,升降块沿升降螺杆的高度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承装箱升降;当工作人员收集沼渣时,将承装箱升起,收集承装箱内的沼渣即可,承装箱方便工作人员收集沼渣的同时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较大的沼渣回收率,进而提高资源利用率。
[0012]可选的,在连通管靠近第二沼气池的一端设置有滤罩,滤罩呈漏斗状滤罩的大端口与连通管连通。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罩的大端口方便沼气的流通,小端口能够降低第二沼气池内的沼气回流的可能性,提高沼气的利用率。
[0014]可选的,所述取渣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连通管处的疏通组件,疏通组件包括安装在转动杆上的蜗轮,在第一沼气池内壁上安装支撑座,在支撑座上转动安装有与蜗轮适配的蜗杆,在蜗杆靠近连桶管的一端固接有疏通杆,疏通杆远离蜗杆的一端伸入至滤罩内,疏通杆的靠近滤罩的一端加工成型为尖端。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机启动时,蜗轮转动,蜗轮带动蜗杆转动,由于较少部分落叶在工作人员的扔置过程中会进入连通管内存在引起连通管滤罩的可能性,随着疏通杆的转动,疏通杆的尖端将堵塞在滤罩处的落叶疏通,使得沼气能够正常流通。
[0016]可选的,在疏通杆的周面上间隔设有多个转动叶片。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疏通杆转动时,转动叶片随着转动,转动叶片能够疏通堵塞在连通管内的落叶,降低连通管堵塞的可能性;随着承装箱的升降,转动叶片也能够加快沼气的流动速度,减少滞留在第一沼气池内的沼气量,以降低当收集门敞开时沼气的流失量。
[0018]可选的,连通管设置在第一沼气池与第二沼气池靠近封闭板的一端处。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沼气的密度轻于空气,因此产生的沼气会上升,将连通管设置在上端更便于沼气的流通。
[0020]可选的,在第二沼气池的一侧连通有水箱,在水箱的另一侧设置有连通管,连通管远离水的一端设置有警报器。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沼气池内的沼气体量过多时沼气向水箱内移动,由于沼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不溶于水,因此当沼气量过多时,进入水箱内的沼气会占用水箱的箱内空间,沼气进入水箱内,导致水通过管道回流,当回流的水触发警报器,提醒工作人员对沼气池进行检查维修。
[0022]可选的,在承装箱的内壁与外壁上均涂刷有防锈漆。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设置沼气灯、第一沼气池、第二沼气池,以及封闭板,工作人员可在夜晚启动沼气灯,为路人照明;同时工作人员可将第一沼气池内的沼渣取出,经过加工后为树木花草施肥,从而实现资源的利用,实现绿色循环;通过设置驱动件为手轮,当收集门闭合时,开启外界水源,外界水源进入盘状管内,并经过喷头为四周植物浇水;通过设置取渣装置,承装箱方便工作人员收集沼渣的同时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较大的沼渣回收率,进而提高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一种园林生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封闭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一种园林生态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一种园林生态系统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图4中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沼气池;2、第二沼气池;3、连通管;31、滤罩;4、封闭板;41、收集门;411、第一门板;412、第二门板;413、第一滑块;414、第二滑块;42、第一滑道;421、第一齿条;43、第二滑道;431、第二齿条;432、连接板;44、驱动齿轮;45、第三滑道;5、手轮;51、盘状管;52、连接管;53、把手;54、喷嘴;6、取渣装置;61、升降组件;611、电机;612、转动杆;613、第一齿轮;614、第二齿轮;615、升降螺杆;616、升降块;62、疏通组件;621、蜗轮;6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沼气灯(7)、一端具有敞口的第一沼气池(1),在第一沼气池(1)的一侧设置有连通管(3),连通管(3)的另一端与第二沼气池(2)连通,第二沼气池(2)与沼气灯(7)连通,在第一沼气池(1)的敞口端设置封闭板(4),在封闭板(4)上设置有收集门(41);收集门(41)包括第一门板(411),以及第二门板(412),在第一门板(411)的一侧连接有第一齿条(421),在第二门板(412)与第一门板(411)的同侧连接有第二齿条(431),在第一齿条(421)与第二齿条(431)之间设置有驱动齿轮(44),驱动齿轮(44)与第一齿条(421),以及第二齿条(431)啮合,驱动齿轮(44)与驱动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驱动件为手轮(5),手轮(5)包括盘状管(51),以及多根沿盘状管(51)的周向间隔设置的连接管(52);在盘状管(51)上还设置与盘状管(51)连通的把手(53),把手(53)与外界水源连通,在盘状管(51)的外周壁上沿盘状管(51)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喷嘴(5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沼气池(1)内设置有取渣装置(6),取渣装置(6)包括升降组件(61),以及与升降组件(61)连接的承装箱(63);升降组件(61)在承装箱(6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每组升降组件(61)包括电机(611),在电机(611)上安装有转动杆(612),在转动杆(612)上安装有第一齿轮(613);在第一沼气池(1)的内壁上沿第一沼气池(1)的深度方向设置有升降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国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真水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