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熵产稳定值预测金属材料疲劳极限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力学性能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熵产稳定值预测金属材料疲劳极限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结构材料
,服役结构件在服役过程中往往承受疲劳载荷作用,疲劳是机械部件中最常见的失效形式之一,一旦出现疲劳断裂,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灾难性的损失。目前的疲劳极限测定主要依靠试验手段对金属材料的疲劳性能进行分析和检测,然而这些疲劳试验方法存在着试验周期长、试件消耗大、数据离散等不足,这些都为获取金属材料的疲劳极限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0003]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基于疲劳损伤熵熵产速率焊接接头疲劳极限快速预测方法”(申请号:202010083782.5),该方法利用累积损伤熵熵产速率与应力之间的关系,进而预测焊接接头疲劳极限的方法。与目前的疲劳试验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得到实时的材料内部损伤情况,具有相对方便、快捷、准确等优点。然而,该方法虽能快速测得临界值,但是需要先计算出累计损伤熵产并求出熵产率(即斜率),此过程中可能较大的人为误差以及计算的繁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熵产稳定值预测金属材料疲劳极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疲劳试验试件:S1
‑
1、根据GB/T6398
‑
2000标准并采用线切割方法加工而成金属材料标准疲劳试样;S1
‑
2、用砂纸打磨标准疲劳试样,使标准疲劳试样的表面及线切割加工面光滑;S1
‑
3、用乙醇擦拭标准疲劳试样,使标准疲劳试样的表面洁净;S1
‑
4、在标准疲劳试样的待测温表面一侧均匀涂覆一层黑色哑光漆,增加热反射率,制得疲劳试验试件,留待后步使用;S2、疲劳试验试件加载及测温准备:首先,调整疲劳试验参数:循环特征系数为0.1,谐振频率为10Hz;然后,将疲劳试验试件装卡在疲劳试验机上,同时将红外热像仪放置于距离疲劳试验试件的测温表面800mm的位置处,红外热像仪记录温度的灵敏度为0.08K,调节红外热像仪的焦距,保证疲劳试验过程中录制的温度图像清晰;S3、疲劳试验:对疲劳试验试件在不同应力水平下进行循环加载,控制系统采集疲劳应变试验数据,同时使用红外热像仪对疲劳试验试件内部释放至表面的温度进行监测,并储存疲劳试验试件表面特征数据和疲劳热像图;S4、数据处理及分析:S4
‑
1、分析红外热像仪测得的试验结果,提取疲劳试验试件在疲劳载荷作用下的温度
‑
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志峰,王卓然,张锦文,张婷婷,董鹏,张红霞,王文先,王树邦,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