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组立10kV双回配电线路砼杆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4500 阅读:5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带电组立10kV双回配电线路砼杆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在需组立砼杆的作业点,利用绝缘升高车在每根带电的配电线路导线上安装绝缘护套,然后绝缘绳索分别固定于各绝缘护套的中部,利用配电线路导线的自身驰度,使用绝缘绳索在地面将六根带电的配电线路导线分别向线路的外侧相向牵拉,直到使两条线路导线之间的水平距离达到并保持在3.5米-4米之间;随后即可在组立砼杆的作业点上完成待组立砼杆的立杆;再由带电作业人员登杆组装导线以及各附件;最后恢复配电线路导线的位置,并完成带电接火,施工完毕。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操作安全、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10kV双回配电线路中的砼杆带电组立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对电力系统10kV双回配电线路的砼杆带电组立作业中,对同杆架设双回导线上下排列线路,在组立砼杆时,必须保证导线对杆体、吊车起吊钢绳的绝缘,因此采用的主要方法为在杆体上部使用绝缘布包裹形成绝缘体进行组立,这种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 作业程序繁琐根据砼杆在组立过程中需穿越双回导线的位置上,包裹上相当长度 的绝缘布并固定,然后才能进行立杆;当杆塔组立好后,需要拆除绝缘布,然后才能进行安 装砼杆铁附件工作。2、 安全系数低在进行砼杆组立和铁附件施工时,由于双回线路带电且距离较小,因 此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根据现场情况,增设安全措施,加强地面监护,杆上作业人员还需十 分小心,以免造成线路短路,因此安全隐患较大。3、 工作效率低由于上述方法作业程序繁琐,安全系数低,而且立杆后的导线横担、 熔断器横担的组装都非常困难和危险,因此工作效率难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带电组立10kV双回配电线 路砼杆施工方法,通过借鉴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方法,加大线间安全距离,以提高操作安全性、 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双回配电线路垂直排列导线的带电组立砼杆工作。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按如下步骤操作a、 在需组立砼杆的作业点,由带电作业人员利用绝缘升高车在每根带电的配电线路导 线上安装绝缘护套,然后将六根绝缘绳索分别固定于各绝缘护套的中部,再由地面人员利用 配电线路导线的自身驰度,使用绝缘绳索将六根带电的配电线路导线分别向线路的外侧相向牵拉,直到使两条线路导线之间的水平距离达到并保持在3. 5米一4米之间;b、 在所述组立砼杆的作业点上利用吊车完成待组立砼杆的立杆;c、 由带电作业人员登杆组装导线以及包括熔断器横担、支柱瓷瓶、避雷器在内的各附 件,结束操作后,带电作业人员下杆至安全地带;d、 由地面作业人员恢复所述六根配电线路导线的位置,再由带电作业人员利用绝缘升 高车带电固定导线,并完成带电接火,施工完毕。本专利技术中绝缘护套的长度为3米。 与己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 本专利技术采用带电拉开带电导线的方法,使两条线路导线之间的水平距离保持在3.5 米一4米之间,能有效避免导线短路的现象,保证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极大地提高了工 作安全性。2、 本专利技术由于双回导线之间安全距离能够保证,因此水泥电杆无需进行绝缘的包裹和 拆除工作,程序简单。3、 本专利技术由于双回导线之间安全距离较大,可以方便快捷的组立砼杆、安装杆上铁附 件和固定导线,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施工方法示意图。 图2为图1俯视示意图。图中标号l绝缘绳索、2配电线路导线、3待组立砼杆、4绝缘护套。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是以10千伏双回线路导线垂直排列、杆间距45米、横担长度2. 1米、原线路 电杆和新立砼杆为15米参见图l、图2,具体施工按如下步骤进行1、 确定新立砼杆位置,建议设置在两杆之间位置即22.5米处,此处导线驰度最大,便 于施工,提前将15米长的砼杆运输到位,并挖好杆洞。2、 立杆前,在现场工作负责人的指挥下,绝缘斗臂车摆放于一侧线路适合带电作业的 位置。绝缘斗臂车在作业时必须保持l米的绝缘有效长度,金属部分在抬起、回转运动中,与 带电体间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l米。带电升起、下落、左右移动导线时,对被跨越物、建筑 物的交叉、平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l米。斗臂车应良好接地,作业时斗臂车发动机不得熄 火,工作斗内严禁超载。工作斗的起升、下降速度不应大于0.5m/s,斗臂车回转机构回转时, 作业斗外缘的速度不应大于O. 5m/s。3、 .绝缘工作斗内操作人员进入工作斗前必须穿戴好绝缘安全帽、绝缘靴、绝缘服、绝 缘手套及外层保护手套,由现场监护人进行检查,作业人员进入工作斗后应系好安全带并将 扣环扣在工作斗专用固定点上,并将遮蔽用具及拉开导线的绝缘绳,放入工作斗内。4、 工作斗内的带电作业人员操作斗臂车的工作斗到达作业点上方,调整好位置后以杆洞为中心点,分别用绝缘护套4对一侧三相配电线路导线2进行绝缘遮蔽,设置绝缘护套4时, 应从离身体最近的带电体或接地体依次设置,即按照从近到远的原则,对多层分布的设备, 应从下层开始依次向上层设置,每相配电线路导线2的遮蔽长度不小于3米。同时在绝缘护套 4上系牢用于拉开配电线路导线2用的绝缘绳索1,另一头放至地面。然后带电作业人员返回 地面将斗臂车调到另条线路的一侧,按同样方法对另一侧三相配电线路导线2进行绝缘遮蔽 并系好绝缘绳索,带电作业人员返回地面。通过对六根带电的配电线路导线2的绝缘屏蔽, 达到防止工作过程中导线的相互碰触造成短路,以及与人员碰触造成触电。5、 在工作负责人的统一指挥下,地面操作人员集中在一侧线路,由下至上分别用绝缘 绳索1将该侧三相配电线路导线2向线路外侧拉出并固定在地面的临时固定桩上。然后移至另 一侧线路按同样方法将该侧导线拉开并固定牢固。拉丌导线过程中,必须始终在线路下方观 察导线拉开的距离、导线的受力情况及对交叉跨越物的安全距离。通过上述工作,保证新立 砼杆上方的导线之间水平距离达到并保持在3.5米一4米之间,以利下一步砼杆起立、杆上附 件安装时安全工作空间。6、 在工作负责人的统一指挥下,用于起吊待组立砼杆3的吊车就位于作业点位置,然 后吊车将吊钩由拉开的带电配电线路导线2的中间放下,将杆头吊起杆根顺入杆洞,然后缓 慢地将杆体立起、竖直,施工人员回填杆洞。7、 杆上作业人员登杆安装导线和熔断器横担,以及瓷瓶、避雷器等附件,在连接好附 件之间的引线后下杆至安全地带。8、 杆上作业人员工作结束并全部撤离后,带电作业人员操作绝缘斗臂车的工作斗升高 至横担位置,并对绝缘子金属部分及横担进行绝缘遮蔽,以防止工作过程中导线间通过金属 部件发生短路。9、 在工作负责人的指挥下,地面人员首先将两条线路上相导线慢慢放松至新安装的横 担前,工作斗内带电作业人员通过戴好绝缘手套的手托起导线,放入绝缘子固定槽内绑扎牢 固,然后拆除绝缘绳及不需接火侧线路导线上的绝缘护套;其后,中相、下相导线和另一侧 线路的固定工作按同样方式顺序完成。10、 工作负责人检査新安装的熔断器处于打开状态后,即可下令进行带电接火,工作 斗内带电作业人员测量引线长度并将多余的开断,然后将3根引线分相用并沟线夹与主线连 接起来。若有避雷器需要连接,也按上述方法进行带电接火。11、 工作斗内操作人员检查所有的连接线夹、绝缘子绑扎线确无问题后,先拆除导线 绝缘套管,然后拆除横担绝缘子遮蔽用具,拆除遮蔽用具时,应从离作业人员最远处开始依次向近处拆除,多层分布的设备,应从上层开始依次向下拆除,全部工作结束后作业人员返 回地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带电组立10kV双回配电线路砼杆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操作:    a、在需组立砼杆的作业点,由带电作业人员利用绝缘升高车在每根带电的配电线路导线(2)上安装绝缘护套(4),然后将六根绝缘绳索(1)分别固定于各绝缘护套(4)的中部,再由地面人员利用配电线路导线(2)的自身驰度,使用绝缘绳索(1)将六根带电的配电线路导线(2)分别向线路的外侧相向牵拉,直到使两条线路导线之间的水平距离达到并保持在3.5米-4米之间;    b、在所述组立砼杆的作业点上利用吊车完成待组立砼杆(3)的立杆;    c、由带电作业人员登杆组装导线以及包括熔断器横担、支柱瓷瓶、避雷器在内的各附件,结束操作后,带电作业人员下杆至安全地带;    d、由地面作业人员恢复所述六根配电线路导线(2)的位置,再由带电作业人员利用绝缘升高车带电固定导线,并完成带电接火,施工完毕。

【技术特征摘要】
1. 带电组立10kV双回配电线路砼杆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操作a、在需组立砼杆的作业点,由带电作业人员利用绝缘升高车在每根带电的配电线路导线(2)上安装绝缘护套(4),然后将六根绝缘绳索(1)分别固定于各绝缘护套(4)的中部,再由地面人员利用配电线路导线(2)的自身驰度,使用绝缘绳索(1)将六根带电的配电线路导线(2)分别向线路的外侧相向牵拉,直到使两条线路导线之间的水平距离达到并保持在3.5米-4米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永建屈以军胡桐生后承康李炳侠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电力公司滁州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