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悬挂钢管护栏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4377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悬挂钢管护栏的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垂直支撑装置、第二垂直支撑装置、第一水平支撑装置、第二水平支撑装置、以及一个或多个悬挂杆,所述底座水平设置且底座的横向距离可调节;所述第一水平支撑装置、第二水平支撑装置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水平支撑装置、第二水平支撑装置上相对的位置上一一对应设置有多个悬挂杆固定装置;所述悬挂杆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悬挂杆固定装置与第一水平支撑装置和第二水平支撑装置垂直且可拆卸连接,所述悬挂杆的直径小于钢管护栏的上扶手钢管的内径。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装置安全稳固,而且制造成本低、可重复循环批量涂刷使用,占用场地小,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悬挂钢管护栏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管护栏涂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悬挂钢管护栏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施工现场、厂房及高层建筑中常设置有多层平台,平台边缘如果没有遮挡则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容易造成坠落等危险事故,所以经常需要在平台边缘设置护栏。在实际应用中,最常使用的是钢管护栏,钢管护栏通常是先在工厂加工成形,然后再由工人在钢管护栏上涂刷涂层或警示色,最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安装。涂刷涂层的目的是防止钢管氧化生锈,刷警示色是为了使钢管护栏更好地起到警戒的目的。
[0003]在现有技术中,钢管护栏的涂刷方法通常是先将钢管护栏平放于施工场地,然后由工人蹲在地上进行涂刷,刷好一面并晾干后,再翻面涂刷另一面。这种方法不仅操作不方便、占用场地大、耗时长,而且还很容易产生流坠、漏涂、针眼、气泡等涂刷质量缺陷。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辅助钢管护栏涂刷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悬挂钢管护栏的装置,可以先将钢管护栏批量悬挂起来,然后再依次进行涂刷,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0005]一种用于悬挂钢管护栏的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垂直支撑装置、第二垂直支撑装置、第一水平支撑装置、第二水平支撑装置、以及一个或多个悬挂杆,所述底座水平设置且底座的横向距离可调节;所述第一垂直支撑装置和第二垂直支撑装置分别设置于底座的左右两侧,且第一垂直支撑装置的底部和第二垂直支撑装置的底部分别与底座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支撑装置设置于第一垂直支撑装置的上端,且二者垂直连接;所述第二水平支撑装置设置于第二垂直支撑装置的上端,且二者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支撑装置、第二水平支撑装置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水平支撑装置、第二水平支撑装置上相对的位置上一一对应设置有多个悬挂杆固定装置;所述悬挂杆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悬挂杆固定装置与第一水平支撑装置和第二水平支撑装置垂直且可拆卸连接,所述悬挂杆的直径小于钢管护栏的上扶手钢管的内径。
[0006]具体地,所述底座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纵向支撑装置和第二纵向支撑装置、以及设置于第一纵向支撑装置和第二纵向支撑装置之间且分别与二者垂直连接的横向支撑装置,所述横向支撑装置的长度可调节;所述第一垂直支撑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纵向支撑装置前端和后端的第一垂直支撑杆和第二垂直支撑杆;所述第二垂直支撑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二纵向支撑装置前端和后端的第三垂直支撑杆和第四垂直支撑杆;所述第一水平支撑装置和第二水平支撑装置分别为第一长条形硬质板和第二长条形硬质板,所述第一长条形硬质板和第二长条形硬质板均短边垂直于水平面纵向设置,第一长条形硬质板下侧面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垂直支撑杆和第二垂直支撑杆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长条形硬质板下侧面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三垂直支撑杆和第四垂直支撑杆的顶端连接;所述多个悬
挂杆固定装置为设置于第一长条形硬质板和第二长条形硬质板上端的多个凹槽,所述悬挂杆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长条形硬质板和第二长条形硬质板上的凹槽内。
[0007]具体地,所述凹槽为U形槽,所述U形槽的宽度大于悬挂杆的直径。
[0008]具体地,所述横向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横向支撑杆、第二横向支撑杆和至少一组螺栓螺母,第一横向支撑杆和第二横向支撑杆上均设置有贯通的长孔;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杆的左端与第一纵向支撑装置垂直连接,第二横向支撑杆的右端与第二纵向支撑装置垂直连接,第一横向支撑杆的右侧与第二横向支撑杆的左侧前后重叠设置;所述螺栓设置于第一横向支撑杆的右侧与第二横向支撑杆的左侧的重叠处,螺栓垂直于第一横向支撑杆与第二横向支撑杆且依次穿过第二横向支撑杆与第一横向支撑杆上的长孔,所述螺母紧邻第二横向支撑杆与螺栓连接。
[0009]具体地,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杆和第二横向支撑杆采用两段槽钢制成,所述两段槽钢相邻侧壁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开设有长孔。
[0010]具体地,所述第一纵向支撑装置和第二纵向支撑装置采用槽钢制成。
[0011]具体地,所述第一垂直支撑杆、第二垂直支撑杆、第三垂直支撑杆和第四垂直支撑杆均采用方钢制成。
[0012]具体地,所述第一长条形硬质板和第二长条形硬质板均为钢板。
[0013]具体地,所述悬挂杆采用钢筋制成。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装置具有加工制作简单,涂装施工操作方便快捷,安全稳固,费用低廉,可重复循环批量涂装使用,占用场地小,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在进行钢管护栏涂刷前,可以先将钢管护栏批量悬挂起来,然后再依次进行涂刷,然后批量晾干后即可投入使用,解决了现行钢管护栏涂刷方式占用场地大、耗时长、且涂装质量不佳的施工难题,确保了施工质量进度的顺利进行,达到了安全施工的社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装置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装置的第一水平支撑装置和第二水平支撑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0019]参考附图1

3,一种用于悬挂钢管护栏的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垂直支撑装置6、第二垂直支撑装置6

、第一水平支撑装置7、第二水平支撑装置7

、以及一个或多个悬挂杆8,所述底座水平设置且底座的横向距离可调节;所述第一垂直支撑装置6和第二垂直支撑装置6

分别设置于底座的左右两侧,且第一垂直支撑装置6的底部和第二垂直支撑装置6

的底部分别与底座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支撑装置7设置于第一垂直支撑装置6的上端,且二者垂直连接;所述第二水平支撑装置7

设置于第二垂直支撑装置6

的上端,且二者垂直
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支撑装置7、第二水平支撑装置7

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水平支撑装置7、第二水平支撑装置7

上相对的位置上一一对应设置有多个悬挂杆固定装置;所述悬挂杆8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悬挂杆固定装置与第一水平支撑装置7和第二水平支撑装置7

垂直且可拆卸连接,所述悬挂杆8的直径小于钢管护栏的上扶手钢管的内径。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纵向支撑装置1和第二纵向支撑装置1

、以及设置于第一纵向支撑装置1和第二纵向支撑装置1

之间且分别与二者垂直连接的横向支撑装置,所述横向支撑装置的长度可调节;所述第一垂直支撑装置6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纵向支撑装置1前端和后端的第一垂直支撑杆和第二垂直支撑杆;所述第二垂直支撑装置6

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二纵向支撑装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悬挂钢管护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垂直支撑装置、第二垂直支撑装置、第一水平支撑装置、第二水平支撑装置、以及一个或多个悬挂杆,所述底座水平设置且底座的横向距离可调节;所述第一垂直支撑装置和第二垂直支撑装置分别设置于底座的左右两侧,且第一垂直支撑装置的底部和第二垂直支撑装置的底部分别与底座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支撑装置设置于第一垂直支撑装置的上端,且二者垂直连接;所述第二水平支撑装置设置于第二垂直支撑装置的上端,且二者垂直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支撑装置、第二水平支撑装置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水平支撑装置、第二水平支撑装置上相对的位置上一一对应设置有多个悬挂杆固定装置;所述悬挂杆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悬挂杆固定装置与第一水平支撑装置和第二水平支撑装置垂直且可拆卸连接,所述悬挂杆的直径小于钢管护栏的上扶手钢管的内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悬挂钢管护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纵向支撑装置和第二纵向支撑装置、以及设置于第一纵向支撑装置和第二纵向支撑装置之间且分别与二者垂直连接的横向支撑装置,所述横向支撑装置的长度可调节;所述第一垂直支撑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纵向支撑装置前端和后端的第一垂直支撑杆和第二垂直支撑杆;所述第二垂直支撑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二纵向支撑装置前端和后端的第三垂直支撑杆和第四垂直支撑杆;所述第一水平支撑装置和第二水平支撑装置分别为第一长条形硬质板和第二长条形硬质板,所述第一长条形硬质板和第二长条形硬质板均短边垂直于水平面纵向设置,第一长条形硬质板下侧面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垂直支撑杆和第二垂直支撑杆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长条形硬质板下侧面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三垂直支撑杆和第四垂直支撑杆的顶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向李昌蓉李明光段晓红李金平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