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柳金婵专利>正文

一种配电自动化用内循环通风型配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4339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自动化用内循环通风型配电柜,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散热腔和矩形腔,所述矩形腔位于散热腔的下方;所述散热腔内设置有循环散热机构,所述循环散热机构包括安装在散热腔内顶部的第二空心条,所述散热腔的内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空心条,所述第一空心条与第二空心条的相对面均开设有多个风口,所述壳体的左侧安装有循环风机。该配电柜采用内部循环风机散热,可以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有效的进行降温的同时,还可以避免灰尘进入到配电柜的内部,且还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和触摸延时开关,可以进一步的对配电柜内部进行降温。可以进一步的对配电柜内部进行降温。可以进一步的对配电柜内部进行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自动化用内循环通风型配电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自动化用内循环通风型配电柜。

技术介绍

[0002]配电柜是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重要设备,其在工作时会产生很多热量,当热量积聚太多时,会影响配电柜的正常工作,因此需要对配电柜进行散热,现有设备中,一般在柜体上开设通风口,进行通风散热,是现有配电柜常用的散热手段;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采用该方式进行散热,会把外界的灰尘带入到配电柜的内部,灰尘较多容易导致电气元件出现短路等故障,所以,如何解决上述的问题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配电自动化用内循环通风型配电柜,该配电柜采用内部循环风机散热,可以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有效的进行降温的同时,还可以避免灰尘进入到配电柜的内部,且还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和触摸延时开关,可以进一步的对配电柜内部进行降温。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配电自动化用内循环通风型配电柜,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自动化用内循环通风型配电柜,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散热腔(28)和矩形腔(29),所述矩形腔(29)位于散热腔(28)的下方;所述散热腔(28)内设置有循环散热机构,所述循环散热机构包括安装在散热腔(28)内顶部的第二空心条(4),所述散热腔(28)的内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管(22),所述转动管(2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空心条(3),所述第一空心条(3)与第二空心条(4)的相对面均开设有多个风口(20),所述壳体(1)的左侧安装有循环风机(6),所述壳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降温盒(2),所述降温盒(2)内部设置有螺旋管(8),所述螺旋管(8)的进风端通过连接管(9)与第二空心条(4)连通,所述螺旋管(8)的出风端与循环风机(6)的进风端连通,所述循环风机(6)的出风端与转动管(22)的下端均延伸至矩形腔(29)内,所述循环风机(6)的出风端与转动管(22)位于矩形腔(29)内部分通过旋转接头(23)连通;所述转动管(22)内的设置有用于转动第一空心条(3)的转动机构;所述矩形腔(29)内和降温盒(2)内共同设置有用于对螺旋管(8)降温的降温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自动化用内循环通风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转动管(22)内的轴流风扇(27),所述轴流风扇(27)的外侧均与转动管(22)的内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自动化用内循环通风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矩形腔(29)捏的两个活塞板(24),两个所述活塞板(24)均与矩形腔(29)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转动管(22)位于矩形腔(29)内的部分上安装凸轮(21),所述凸轮(21)分别与两个活塞板(24)接触,两个所述活塞板(24)的相背侧均通过弹簧(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金婵
申请(专利权)人:柳金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