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式一次性空肠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4333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式一次性空肠管,包括空肠管腔、一号管头和二号管头,空肠管腔上设置有球囊,一号管头和二号管头呈Y式连接,一号管头中设置有营养管腔,营养管腔置于空肠管腔的内部,在营养管腔中放置有导丝,在营养管腔的下部开设有贯穿营养管腔和空肠管腔的营养口;二号管头中设置有注水管腔,注水管腔置于空肠管腔的内部;二号管头的顶端连通有一号注射器,一号管头的顶端连通有二号注射器。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临床面临的问题,不需要患者花费大量的金钱借助X射线操作,也解决了患者食道过于狭窄不能进行胃镜操作的难题,使用方便,易于推广。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行式一次性空肠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自行式一次性空肠管。

技术介绍

[0002]有些患者在经过胃部手术后不能自主进食,或是有些幼儿存在消化道问题而缺乏自主进食的能力,此时需要使用营养管将食物或奶水直接送达到胃中。然而,由于胃部的蠕动等原因,直接通过营养管将食物或奶水送达到胃中会引起反流,因此大多选择用空肠管放入十二指肠中,使食物或奶水直接送达至十二指肠从而避免反流。
[0003]现有技术将空肠管放入十二指肠通常通过器械辅助,一种是让病人躺在X射线下,通过X射线辅助观察空肠管位置,从而将空肠管顺利置入十二指肠,但是这种方法收费十分昂贵;另一种办法是借助胃镜,在胃镜的辅助下完成将空肠管置入十二指肠的操作,然而这种方法病人十分不舒服,并且有些病人(特别是幼儿)的食道过于狭窄,胃镜不能进入食道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行式一次性空肠管。
[0005]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行式一次性空肠管,包括空肠管腔、一号管头和二号管头,空肠管腔上设置有球囊,一号管头和二号管头呈Y式连接,一号管头中设置有营养管腔,营养管腔置于空肠管腔的内部,在营养管腔中放置有导丝,在营养管腔的下部开设有贯穿营养管腔和空肠管腔的营养口;
[0006]二号管头中设置有注水管腔,注水管腔置于空肠管腔的内部;二号管头的顶端连通有一号注射器,一号管头的顶端连通有二号注射器。
[0007]进一步地,一号管头上套置有与其相匹配的一号管盖。
[0008]进一步地,球囊位于空肠管腔的下部或底部,球囊中容纳有水或空气或造影剂。
[0009]进一步地,营养管腔的顶端与一号管头相连通,其底端直达空肠管腔的底部或球囊的顶部。
[0010]进一步地,导丝为钢丝或尼龙导丝。
[0011]进一步地,注水管腔的顶端与二号管头相连通,其底端直达空肠管腔1的下部并连通球囊的内腔。
[0012]进一步地,二号管头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管塞。
[0013]进一步地,营养口包括一个或多个。
[0014]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只需要将空肠管从鼻腔或口腔中插入至胃部,空肠管进入到胃部后,球囊腔和球囊的设计使得本专利技术能够在胃部蠕动的作用下,随着胃部的蠕动在24小时后自行下达十二指肠,而不用人为借助仪器来完成,从而将食物或奶水直接送达至十二指肠避免反流,并且营养腔可以进行输送营养,必要的时候还能将胃中的食物/奶水残余吸出。
[0015]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临床面临的问题,不需要患者花费大量的金钱借助X射线操作,也解决了患者(特别是幼儿)食道过于狭窄不能进行胃镜操作的难题,使用方便,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空肠管腔的下部结构放大示意图(一)。
[0018]图3为空肠管腔的下部结构放大示意图(二)。
[0019]图中:1、空肠管腔;2、一号管头;3、二号管头;4、营养管腔;5、导丝;6、球囊;7、注水管腔;8、营养口;9、一号注射器;10、二号注射器;11、一号管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图1

3所示的自行式一次性空肠管包括空肠管腔1、一号管头2和二号管头3,空肠管腔1上设置有球囊6,球囊6位于空肠管腔1的下部或底部,可以在球囊中注射水或空气或造影剂,一号管头2上套置有与其相匹配的一号管盖11,一号管头2和二号管头3呈Y式连接,一号管头2中设置有营养管腔4,营养管腔4置于空肠管腔1的内部,其顶端与一号管头2相连通,其底端直达空肠管腔1的底部或球囊6的顶部,在营养管腔4中放置有导丝5,导丝5为钢丝或尼龙导丝,导丝5增大了空肠管腔1的重量,更有利于空肠管向下进入到十二指肠中,在营养管腔4的下部开设有贯穿营养管腔4和空肠管腔1的营养口8,营养口8包括一个或多个,营养口8用于奶水及食物从营养管腔4中流入与流出;
[0022]如图2所示,球囊6位于空肠管腔1的下部,此时营养管腔4的底端直达空肠管腔1的底部,营养口8为三个,其中一个营养口位于球囊6的下方,另外两个营养口设置在球囊6的上方;
[0023]如图3所示,球囊6位于空肠管腔1的底部,此时营养管腔4的底端直达球囊6的顶部,营养口8为两个,两个营养口均位于球囊6的上方。
[0024]二号管头3中设置有注水管腔7,注水管腔7置于空肠管腔1的内部,其顶端与二号管头3相连通,其底端直达空肠管腔1的下部并连通球囊6的内腔;二号管头3的顶端连通有一号注射器9,一号管头2的顶端连通有二号注射器10,二号管头3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管塞。
[0025]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先将导丝5通过一号管头2和置于营养管腔4中,随后将空肠管腔1由口腔或鼻腔导入到患者的胃部,再使用一号注射器9通过二号管头3和注水管腔7向球囊6中注水或空气或造影剂,注水完毕后关闭二号管头2的顶端开口,若是患者胃中有不消化的食物或奶水残留,可以使用二号注射器10通过三号管头3和营养管腔4将食物或奶水残留从胃中吸出,随后等待24小时,空肠管腔1在球囊6和导丝5的重力作用下,通过胃部的蠕动,能够自行下达十二指肠,待空肠管腔1抵达十二指肠后,使用二号注射器10通过三号管头3和营养管腔4将奶水或食物打入到十二指肠中。
[0026]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式一次性空肠管,包括空肠管腔(1)、一号管头(2)和二号管头(3),空肠管腔(1)的上设置有球囊(6),一号管头(2)和二号管头(3)呈Y式连接,一号管头(2)中设置有营养管腔(4),营养管腔(4)置于空肠管腔(1)的内部,在营养管腔(4)中放置有导丝(5),在营养管腔(4)的下部开设有贯穿营养管腔(4)和空肠管腔(1)的营养口(8);所述二号管头(3)中设置有注水管腔(7),注水管腔(7)置于空肠管腔(1)的内部;二号管头(3)的顶端连通有一号注射器(9),一号管头(2)的顶端连通有二号注射器(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式一次性空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管头(2)上套置有与其相匹配的一号管盖(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式一次性空肠管,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金狮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