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秸秆堆腐的发酵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4230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秸秆堆腐的发酵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为处理装置的主要外壳结构,所述壳体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入料腔;出料口,开设在所述壳体的底端一侧表面,所述壳体的一侧表面固定设置有电机;上内腔,开设在所述壳体的顶端内部,所述壳体的底端内部开设有下内腔。该用于秸秆堆腐的发酵处理装置,当固定柱带动切割刀片快速旋转时,能够让材料被均匀切割粉碎,之后落入到上内腔的底端中进入到导料口,再从导料口进入到研磨块一和研磨块二之间,由于研磨块一和研磨块二被第三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带动相互反方向旋转从而能够将材料进行一个研磨粉碎,再倒入下内腔,方便与发酵菌混合发酵,提高效率。提高效率。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秸秆堆腐的发酵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秸秆堆腐相关
,具体为一种用于秸秆堆腐的发酵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通常为粗粮)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秸秆也是一种粗饲料,特点是粗纤维含量高(30%

40%),并含有木质素等,木质素纤维素虽不能为猪、鸡所利用,但却能被反刍动物牛、羊等牲畜吸收和利用,而秸秆发酵装置就是对此些秸秆进行一个堆腐发酵,方便成为再生资源,例如植物养料等,但是该处理装置却具有一些缺点:其一,普遍的处理装置不具备有能够进行粗处理工序和精处理工序分级功能,不会将秸秆进行粉碎,且容易使得秸秆发酵过程缓慢,工作效率极其低下,导致发酵不完全等等,较为不便;其二,秸秆在发酵过程中容易受到湿气影响,且会产生较多气体,导致内部压力增大,从而在发酵过程中需要及时排气,但是排气过程中容易引入湿气,从而发酵困难;其三,在发酵过后,一般装置不具备斜铲,导致在发酵完成后,取出发酵完成的原料困难,装置存在较大局限性,在取料时则较为麻烦,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秸秆堆腐的发酵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具备有均匀粉碎方便与发酵菌混合发酵功能;容易受潮且不方便进行放气;不方便将材料进行导出的问题。<br/>[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秸秆堆腐的发酵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为处理装置的主要外壳结构,所述壳体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入料腔;出料口,开设在所述壳体的底端一侧表面,所述壳体的一侧表面固定设置有电机;上内腔,开设在所述壳体的顶端内部,所述壳体的底端内部开设有下内腔;过滤板,贯穿所述壳体的一侧表面,所述壳体通过螺栓与过滤板构成拆卸安装结构;踩踏板,贯穿所述壳体的底端一侧表面,所述踩踏板的底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弹簧的末端固定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通过固定弹簧与踩踏板构成弹性结构。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贯穿上内腔的内表面和壳体的外表面,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切割刀片,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位于壳体的内部,所述传动齿轮的外表
面连接有齿轮链,所述齿轮链的底端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和传动齿轮均与齿轮链为啮合连接,所述从动齿轮的半径与传动齿轮的半径相同。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机驱动时,电机会驱使固定柱旋转,使得固定柱能够带动切割刀片进行快速旋转,同时带动传动齿轮旋转,此时传动齿轮与齿轮链啮合,驱使齿轮链运作与底端的从动齿轮啮合,让从动齿轮也同时旋转,而由于从动齿轮的半径与传动齿轮的半径相同,所以两者的旋转速度相同。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从动齿轮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分别与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三锥形齿轮为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三锥形齿轮均安装在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三锥形齿轮的半径等于第二锥形齿轮的半径大于第一锥形齿轮的半径,所述支撑柱、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三锥形齿轮均与壳体构成卡合的转动结构。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动齿轮在受到啮合旋转时,从动齿轮会带动支撑柱旋转,使得支撑柱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进行快速旋转,让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三锥形齿轮啮合,而由于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三锥形齿轮的半径较大,使得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三锥形齿轮旋转速度低于第一锥形齿轮,且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三锥形齿轮相互呈反方向旋转。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顶表面开设有导料口,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底表面固定连接有研磨块一,所述研磨块一贯穿研磨块二的外表面,所述研磨块二固定设置在第三锥形齿轮的内表面,所述研磨块一与研磨块二为螺旋的卡合连接。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锥形齿轮在旋转时,第二锥形齿轮能够带动研磨块一旋转,使得通过导料口流入到研磨块二和研磨块一之间的材料,会被呈相互呈反方向旋转的研磨块二和研磨块一进行研磨。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内腔的顶端和壳体的一侧表面共同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的底端内部固定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表面固定设置有阻隔布,所述阻隔布采用涂有聚氯丁烯的尼龙织物制作而成,所述固定框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杆和固定框均与壳体构成滑动结构,所述壳体通过复位弹簧与固定框构成弹性结构。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阻隔布采用涂有聚氯丁烯的尼龙织物制作而成,为密不透风的材料,但是受到气体压力推动的话,会拉伸复位弹簧上升移动,直至阻隔布的高度高于出气口出气端的高度时,气体则会快速流出,让压力不再足以推动阻隔布带动固定框上升。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块的顶表面与气囊的底表面相贴合,所述气囊的顶端固定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所述气囊的输入端安装有单向进气阀,所述气囊的输出端安装有单向出气阀,所述单向出气阀的末端固定连接在出气孔的顶端,所述出气孔共同开设在壳体的外表面和下内腔的内表面,所述出气孔的顶端位于过滤板的一侧,所述过滤板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干燥包。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而由于固定框上升时,固定框会通过固定杆推动固定块,让固定块对气囊进行挤压,当气囊受到挤压时,气囊则会通过单向出气阀将吸入的气体从出气孔排出,而由于气囊是通过单向进气阀从过滤板吸入气体,并通过干燥包进行干燥处理的,
所以喷出的气体较为干燥,进入到下内腔方便进行除湿。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踩踏板的底表面固定连接有外板,所述外板的外表面与连接齿轮的外表面相连接,所述连接齿轮安装在壳体的内部,所述连接齿轮的另一侧表面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和外板均与连接齿轮为啮合连接,所述支撑板和外板均与壳体构成滑动结构,所述支撑板的底端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的顶端贯穿底板的下表面,所述底板与推杆的顶端构成卡合的滑动结构,所述底板与壳体构成转动结构。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而在踩踏板被踩动时,踩踏板会带动外板进行移动,使得外板与连接齿轮啮合,让连接齿轮旋转与支撑板啮合,使得支撑板带动推杆进行移动,让推杆能够在底板的顶端内部移动并推动底板旋转,让底板能够将落入的材料通过倾斜重力效果推向出料口。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推杆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连接链,所述连接链的末端固定连接在转轴的外表面,所述转轴安装在壳体的内部,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贯穿出料口的内表面,所述挡板通过转轴与壳体构成转动结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秸秆堆腐的发酵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为处理装置的主要外壳结构,所述壳体(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入料腔(2);出料口(3),开设在所述壳体(1)的底端一侧表面,所述壳体(1)的一侧表面固定设置有电机(4);上内腔(6),开设在所述壳体(1)的顶端内部,所述壳体(1)的底端内部开设有下内腔(38);过滤板(27),贯穿所述壳体(1)的一侧表面,所述壳体(1)通过螺栓(29)与过滤板(27)构成拆卸安装结构;踩踏板(31),贯穿所述壳体(1)的底端一侧表面,所述踩踏板(31)的底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簧(32),所述固定弹簧(32)的末端固定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所述壳体(1)通过固定弹簧(32)与踩踏板(31)构成弹性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秸秆堆腐的发酵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安装有固定柱(5),所述固定柱(5)贯穿上内腔(6)的内表面和壳体(1)的外表面,所述固定柱(5)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切割刀片(7),所述固定柱(5)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传动齿轮(8),所述传动齿轮(8)位于壳体(1)的内部,所述传动齿轮(8)的外表面连接有齿轮链(9),所述齿轮链(9)的底端连接有从动齿轮(10),所述从动齿轮(10)和传动齿轮(8)均与齿轮链(9)为啮合连接,所述从动齿轮(10)的半径与传动齿轮(8)的半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秸秆堆腐的发酵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10)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1),所述支撑柱(1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2),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2)分别与第二锥形齿轮(13)和第三锥形齿轮(16)为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3)和第三锥形齿轮(16)均安装在壳体(1)的内部,所述第三锥形齿轮(16)的半径等于第二锥形齿轮(13)的半径大于第一锥形齿轮(12)的半径,所述支撑柱(11)、第一锥形齿轮(12)、第二锥形齿轮(13)和第三锥形齿轮(16)均与壳体(1)构成卡合的转动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秸秆堆腐的发酵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3)的顶表面开设有导料口(14),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3)的底表面固定连接有研磨块一(15),所述研磨块一(15)贯穿研磨块二(17)的外表面,所述研磨块二(17)固定设置在第三锥形齿轮(16)的内表面,所述研磨块一(15)与研磨块二(17)为螺旋的卡合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秸秆堆腐的发酵处理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孝良马万征汪建飞吴中原王泓卢培成李允亮周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