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筒防喘振槽旋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4230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风筒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风筒防喘振槽旋压机,包括固定在地面的固定架、液压系统和配电柜,所述固定架的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第一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从内部调整风筒位置的风筒内定位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改变了现有风筒通过焊接装配零部件形成防喘振槽的生产工艺,设置能够将一体成型的风筒加工形成防喘振槽和加强筋造型的机械结构,使具有防喘振槽的风筒生产工艺得到改进,生产效率得到提高,达到风筒上防喘振槽的加工工艺减少工序,减少工期,减少加工成本并有效提高具有防喘振槽造型的风筒的整体精度和质量的目的。防喘振槽造型的风筒的整体精度和质量的目的。防喘振槽造型的风筒的整体精度和质量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筒防喘振槽旋压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筒制造设备
,尤其涉及风筒防喘振槽旋压机。

技术介绍

[0002]现代社会的水利大坝、公路、铁路、地铁隧道等各种大型基础设施中广泛应用有各种工业风机,工业风机风量大、风压高,很容易出现喘振现象。风机喘振的主要表现为:风量、出口风压和电机电流出现大幅度波动,使风机剧裂振动并发出异常噪音。喘振现象会造成风机叶片断裂或机械部件损坏,所以要严禁风机在喘振工况下运行。应对风机喘振最常见的方法是:在风机风筒内壁上,位于风机扇叶前后的位置设置环形沟槽,使气流一部分回流与扇叶产生的风力相互抵消,余下气流会被挤入扰流孔中,在扰流孔中的气流通过曲面状的引流片阻碍回流,同时扇叶产生的风流也会从扰流孔中通过,风流会被引流片抬起从扰流孔的上方通过,风流受到干扰,流速变慢,压强变大,风流到扰流孔的一端出口时,也会发生回流下压,回流又受到引流片的阻碍,扇叶就能够减少喘振,并提高扇叶和机械部件寿命。
[0003]目前常规防喘振槽的加工工艺是分别制作风筒各段部件,然后装配焊接到一起,这种方式存在着工序多、工期长、精度低、费用高的缺点,而且由于焊接变形大,使用的效果也很不稳定,因此我们提出了风筒防喘振槽旋压机,用于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防喘振槽的加工工艺采用分段制作完成后再进行装配焊接的方式,存在工序多、工期长、精度低、费用高以及使用效果不稳定的缺点,而提出的风筒防喘振槽旋压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风筒防喘振槽旋压机,包括固定在地面的固定架、液压系统和配电柜,所述固定架的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固定架的两侧设置有同一个用于从外部调整风筒位置的风筒外定位组件,第一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从内部调整风筒位置的风筒内定位组件,固定架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用于对风筒外部进行防喘振槽和加强筋进行造型的防喘振槽外造型组件和加强筋外造型组件,第二支架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对风筒内部进行防喘振槽和加强筋进行造型的防喘振槽内造型组件和加强筋内造型组件,第一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控制防喘振槽造型位置的位置调整组件,固定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液压缸位置的风筒外定位调整组件,固定架远离第一支架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压紧尾轴架,固定架的一侧位于压紧尾轴架的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七液压缸,第七液压缸的输出轴的顶部和压紧尾轴架的一侧转动连接,第二支架远离第一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压紧尾轴架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支撑柱进行夹持固定的尾轴压紧组件,固定架的顶部、第一支架的一侧和第二支架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拖链,固定架远离第一支架的一侧设置有安全防护网,第二支架远离第一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全报警灯,第
一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L型支架,L型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数控操作箱。
[0007]优选的,所述风筒外定位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固定架两侧的呈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三支架,第三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外壁转动套设有多个定心托辊,第三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
[0008]优选的,所述风筒内定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的一侧的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远离第一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块,第一安装块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压紧滚轮,第一安装块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压紧滚轮,第一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输出轴的底部与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防喘振槽外造型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固定架顶部的第一滑台,第一滑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座,第一安装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夹板,两个夹板远离第一安装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固定柱的外壁转动套设有第一转动连杆,第一滑台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三液压缸,第三液压缸的输出轴的顶部贯穿第一滑台与第一转动连杆的底部固定连接,远离第一支架的夹板的一侧固定嵌装有第一液压马达,第一液压马达的输出轴贯穿夹板的一侧并固定套设有防喘振槽下滚轮,且防喘振槽下滚轮位于两个夹板之间。
[0010]优选的,所述加强筋外造型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固定架顶部的第二滑台,第二滑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座,第二安装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安装块,第二安装块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连杆,第二滑台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四液压缸,第四液压缸的输出轴的顶部贯穿第二滑台与第二转动连杆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安装块的一侧固定嵌装有第二液压马达,第二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加强筋下滚轮。
[0011]优选的,所述防喘振槽内造型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第二支架一侧的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远离第二支架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台,第三滑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安装块,第三安装块的一侧固定嵌装有第三液压马达,第三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与防喘振槽下滚轮相配合的防喘振槽上滚轮,第二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块,第三滑台靠近第一支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五液压缸,第五液压缸的输出轴的底部与第一支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加强筋内造型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第二支架一侧的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四安装块,第四安装块的一侧固定嵌装有第四液压马达,第四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与加强筋下滚轮相配合的加强筋上滚轮,第三支撑板的一侧位于第四安装块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六液压缸,第六液压缸的输出轴的底部与第四安装块远离第三支撑板的一端转动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位置调整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的一侧的第一安装盒和第二安装盒,第一安装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五液压马达,第一安装盒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第一丝杆的外壁与第一滑台的底部螺纹连接,第一丝杆的外壁和第五液压马达的输出轴通过同步带连接,第二安装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六液压马达,第二安装盒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和第三丝杆,第二丝杆的外壁与第二滑台的底部螺纹连接,第三丝杆的外壁和第三支撑板的一侧螺纹连接,第二丝杆的外壁和第三丝杆的外壁均与第六液压马达的输出轴通过同步带连接,第二安装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七液压马达,第二安装盒的一
侧转动连接有第四丝杆,第四丝杆的外壁与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螺纹连接,第四丝杆的外壁与第七液压马达的输出轴通过同步带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风筒外定位调整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架底部的第三支撑块,第三支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八液压马达,第三支撑块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五丝杆和第六丝杆,且第五丝杆和第六丝杆之间设置有联轴器,第八液压马达的输出轴的外壁通过同步带与第五丝杆的外壁连接,第五丝杆和第六丝杆分别具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的螺纹,第三支撑块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连接块,且两个连接块分别螺纹套设在第五丝杆和第六丝杆上,连接块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连杆,两个第三转动连杆的另一端均与相靠近的第一液压缸的输出轴的底部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风筒防喘振槽旋压机,包括固定在地面的固定架(1)、液压系统(2)和配电柜(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4),第一支架(4)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5),固定架(1)的两侧设置有同一个用于从外部调整风筒位置的风筒外定位组件,第一支架(4)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从内部调整风筒位置的风筒内定位组件,固定架(1)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用于对风筒外部进行防喘振槽(81)和加强筋(82)进行造型的防喘振槽外造型组件和加强筋外造型组件,第二支架(5)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对风筒内部进行防喘振槽(81)和加强筋(82)进行造型的防喘振槽内造型组件和加强筋内造型组件,第一支架(4)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控制防喘振槽造型位置的位置调整组件,固定架(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液压缸(9)位置的风筒外定位调整组件,固定架(1)远离第一支架(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压紧尾轴架(60),固定架(1)的一侧位于压紧尾轴架(60)的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七液压缸(61),第七液压缸(61)的输出轴的顶部和压紧尾轴架(60)的一侧转动连接,第二支架(5)远离第一支架(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62),压紧尾轴架(60)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支撑柱(62)进行夹持固定的尾轴压紧组件,固定架(1)的顶部、第一支架(4)的一侧和第二支架(5)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拖链(75),固定架(1)远离第一支架(4)的一侧设置有安全防护网(76),第二支架(5)远离第一支架(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全报警灯(77),第一支架(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L型支架(78),L型支架(7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数控操作箱(7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筒防喘振槽旋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外定位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固定架(1)两侧的呈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三支架(6),第三支架(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7),固定杆(7)的外壁转动套设有多个定心托辊(8),第三支架(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筒防喘振槽旋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内定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4)的一侧的第一支撑架(10),第一支撑架(10)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1),第一支撑板(11)远离第一支撑架(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块(12),第一安装块(12)远离第一支撑板(1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压紧滚轮(13),第一安装块(12)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压紧滚轮(14),第一支撑架(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15),第二液压缸(15)的输出轴的底部与第一支撑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筒防喘振槽旋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喘振槽外造型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固定架(1)顶部的第一滑台(16),第一滑台(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座(18),第一安装座(18)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夹板(19),两个夹板(19)远离第一安装座(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20),固定柱(20)的外壁转动套设有第一转动连杆(21),第一滑台(16)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三液压缸(22),第三液压缸(22)的输出轴的顶部贯穿第一滑台(16)与第一转动连杆(21)的底部固定连接,远离第一支架(4)的夹板(19)的一侧固定嵌装有第一液压马达(23),第一液压马达(23)的输出轴贯穿夹板(19)的一侧并固定套设有防喘振槽下滚轮(24),且防喘振槽下滚轮(24)位于两个夹板(19)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筒防喘振槽旋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外造型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固定架(1)顶部的第二滑台(17),第二滑台(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座(25),第二安装座(25)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安装块(26),第二安装块(2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连杆(27),第二滑台(17)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四液压缸(28),第四液压缸(28)的输出轴的顶部贯穿第二滑台(17)与第二转动连杆(27)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安装
块(26)的一侧固定嵌装有第二液压马达(29),第二液压马达(29)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加强筋下滚轮(3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筒防喘振槽旋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喘振槽内造型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第二支架(5)一侧的第二支撑板(31),第二支撑板(31)远离第二支架(5)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台(32),第三滑台(32)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国杜文渊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盛中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