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式高压漩涡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42023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式高压漩涡风机,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高压漩涡风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剧烈震动的问题,影响整体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本新型式高压漩涡风机,包括由安装脚、前蜗壳、后蜗壳、叶轮、电机、接线盒、进风管和出风管组成的风机主体,前蜗壳与后蜗壳组合拼接,使内部形成供叶轮安装的流道腔体,电机用于控制叶轮作业,前蜗壳外表面具有前沿圈,通过前沿圈使前蜗壳外表面分成内外两层,前蜗壳内层表面具有多组圆周分布的筋条组件,其外层表面具有多条圆周间隔分布的凸筋,安装脚底部固定有安装底座,风机主体底部设有供安装底座伸入的减震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整体连接紧凑型以及提高整体使用寿命的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式高压漩涡风机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风机,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式高压漩涡风机。

技术介绍

[0002]高压漩涡风机的叶轮由数十片叶片组成,它类似庞大的气轮机的叶轮。高压漩涡风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剧烈的震动,目前市面上的高压漩涡风机结构较为简单,因此该高压漩涡风机在工作时,其震动力会使周边产生较大的噪音,而且在长时间的震动工作下,高压漩涡风机上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容易松懈,影响高压漩涡风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减震功能且连接紧凑型强的新型式高压漩涡风机。
[0004]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式高压漩涡风机,包括由安装脚、前蜗壳、后蜗壳、叶轮、电机、接线盒、进风管和出风管组成的风机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蜗壳与后蜗壳组合拼接,使内部形成供叶轮安装的流道腔体,所述的电机用于控制叶轮作业,所述的前蜗壳外表面具有前沿圈,通过前沿圈使前蜗壳外表面分成内外两层,所述前蜗壳内层表面具有多组圆周分布的筋条组件,其外层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式高压漩涡风机,包括由安装脚(1)、前蜗壳(2)、后蜗壳(3)、叶轮(5)、电机(4)、接线盒、进风管和出风管组成的风机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蜗壳(2)与后蜗壳(3)组合拼接,使内部形成供叶轮(5)安装的流道腔体(6),所述的电机(4)用于控制叶轮(5)作业,所述的前蜗壳(2)外表面具有前沿圈(7),通过前沿圈(7)使前蜗壳(2)外表面分成内外两层,所述前蜗壳(2)内层表面具有多组圆周分布的筋条组件(8),其外层表面具有多条圆周间隔分布的凸筋(9),两相邻筋条组件(8)之间形成有夹角一,所述的安装脚(1)底部固定有安装底座(10),所述的风机主体底部设有供安装底座(10)伸入的减震座(11),所述的减震座(11)顶部设置有与其固连的密封盖板(12);所述的减震座(11)内设有横向穿设于安装底座(10)内的上固定轴(13),所述的上固定轴(13)两端均依次穿出安装底座(10)和减震座(11)外,所述的减震座(11)内设有两个分别配合连接于上固定轴(13)两端的上减震杆(14),所述的减震座(11)内还设有两根下减震杆(15),所述上减震杆(14)和下减震杆(15)的外端通过一根横梁辊(16)相连接,所述的上减震杆(14)外端铰接于横梁辊(16)上,所述的下减震杆(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正根余定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颐顿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