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管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4119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管控系统,包括:现场数据采集层,设置在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用于采集现场数据并发送给服务器层;后端应用层,包括进度管理模块、环境监测模块、数字工地模块和人员管理模块,用于根据现场数据采集层采集的数据信息搭建数字工地,并进行进度管理、环境监测和人员管理;服务器层,包括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人机交互层,与服务器层相连,用于对后端应用层进行人机交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实现对施工现场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综合管理等优点。等优点。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管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工程建设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管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项目管理是20世纪50年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计划管理方法,是管理科学领域里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它包括项目沟通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项目管理的概念、理论、方法和工具得到迅速发展和不断完善,项目管理的智能体系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和重式,项目管理的实践应用也日益广泛,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并且被广泛运用于建筑、化工、电力、国防等行业。
[0003]目前在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工程项目的施工地点会随着施工的变化而变化,施工的地方通常会遍布整个工程施工的区域,输变电工程项目原有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手段显现出明显的滞后性。通常情况下施工的文件、资料与大量的数据信息项目管理人员在对其进行管理与保存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文档模式,并且是纸质档,容易造成后期的查找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对施工现场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综合管理的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管控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管控系统,所述的全过程管控系统包括:
[0007]现场数据采集层,设置在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用于采集现场数据并发送给服务器层;
[0008]后端应用层,包括进度管理模块、环境监测模块、数字工地模块和人员管理模块,用于根据现场数据采集层采集的数据信息搭建数字工地,并进行进度管理、环境监测和人员管理;
[0009]服务器层,包括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
[0010]人机交互层,与服务器层相连,用于对后端应用层进行人机交互。
[0011]优选地,所述的现场数据采集层包括:
[0012]微气象监测模块,获取实时气象数据并将其与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现场设备的矢量数据进行叠加结合;
[0013]现场移动监控模块,用于采集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的音视频数据并将其发送给服务器层;
[0014]人员定位模块,采用安全帽集成RFID标签技术以及NB

IOT传输实现对人员的定位;
[0015]人脸识别门禁模块,用于对进入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的人员进行人脸识别;
[0016]传感器集群,用于采集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的现场环境数据以及各设备数据。
[0017]更加优选地,所述的现场数据采集层还包括单兵模块,该模块设置在进入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的人员上。
[0018]更加优选地,所述的传感器集群为无线传感器集群,采用NB

IOT技术将数据传输给服务器层。
[0019]优选地,所述的后端应用层设有风险管控模块,用于实时获取每个工程项目的风险管控信息以及现场整改单信息。
[0020]优选地,所述的后端应用层设有标准查询模块,该模块内存储有建设工程标准文件,包括法律规范、企业规范、管理制度和制度标准。
[0021]优选地,所述的后端应用层设有旁站记录生成模块,该模块用于生成安全旁站记录和质量旁站记录。
[0022]优选地,所述的数字工地模块集成现场数据采集层中各模块采集的数据,采用BIM技术生成数字工地。
[0023]优选地,所述的后端应用层设有报警模块,该模块根据现场数据采集层采集的数据对人员违规操作、设备故障以及现场安防进行报警。
[0024]优选地,所述的人机交互层包括大屏设备端、移动设备端和Web端;所述的服务器层通过公网与大屏设备端和Web端进行通信,通过APN专网分别与移动设备端和现场数据采集层进行通信。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一、实现对施工现场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的综合管理:本专利技术中的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管控系统通过集成现场APP应用数据、基建管控数据、后台管理数据、现场采集数据、视频会议数据、安全管控数据等进行数据汇集、系统深度融合,形成数据中心,来实现对众多子系统的统一管理和控制;通过管控系统实现统一数据库、统一管理界面、统一授权的业务管理流程;基于全过程管控系统,各个应用之间可以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并形成联动,同时系统将各种数据集中呈现给项目管理者,并智能识别问题进行预警,从而实现施工现场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的综合管理。
[0027]二、对项目进行可视化管控:本专利技术中的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管控系统设有人机交互层以实现可视化,项目管理人员可以直观了解公司所有在建工程项目的基本信息、项目进度情况、风险质量情况、现场管控等具体信息;有助于项目管理的高层人员借助于系统提供的决策支持功能对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若干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并且在项目各方在完备的数据基础上对项目进度、项目质量进行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对项目的施工进度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进,以保证项目的建设周期和建设质量。
[0028]三、数据安全性高:专利技术中的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管控系统服务器层通过公网与大屏设备端和Web端进行通信,通过APN专网分别与移动设备端和现场数据采集层进行通信,公私网进行完全隔离,确保数据安全。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管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一种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管控系统,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
[0032]现场数据采集层,设置在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用于采集现场数据并发送给服务器层;
[0033]后端应用层,包括进度管理模块、环境监测模块、数字工地模块和人员管理模块,用于根据现场数据采集层采集的数据信息搭建数字工地,并进行进度管理、环境监测和人员管理;
[0034]服务器层,包括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
[0035]人机交互层,与服务器层相连,用于对后端应用层进行人机交互。
[0036]下面对各个层进行详细描述:
[0037]一、现场数据采集层
[0038]包括:
[0039]1、微气象监测模块
[0040]结合电网GIS平台进行深化应用,将气象监测站的实时气象数据在电网GIS平台上与变电站、线路、杆塔等矢量数据叠加结合,可实时掌握变电站及输电走廊附近的温度、风向(含阵风风向)、风速(含阵风风速)、相对湿度、降水强度、地面气压、能见度等气象监测信息,在系统上点击相应显示实时数据的同时,提供以上要素过去24小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过程管控系统包括:现场数据采集层,设置在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用于采集现场数据并发送给服务器层;后端应用层,包括进度管理模块、环境监测模块、数字工地模块和人员管理模块,用于根据现场数据采集层采集的数据信息搭建数字工地,并进行进度管理、环境监测和人员管理;服务器层,包括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人机交互层,与服务器层相连,用于对后端应用层进行人机交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现场数据采集层包括:微气象监测模块,获取实时气象数据并将其与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现场设备的矢量数据进行叠加结合;现场移动监控模块,用于采集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的音视频数据并将其发送给服务器层;人员定位模块,采用安全帽集成RFID标签技术以及NB

IOT传输实现对人员的定位;人脸识别门禁模块,用于对进入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的人员进行人脸识别;传感器集群,用于采集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的现场环境数据以及各设备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现场数据采集层还包括单兵模块,该模块设置在进入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的人员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集群为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波涛肖斌汪孔屏龚淼王卓林齐秉柱张毅丰碧弘杜家振刘鹏飞张俊豪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