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交通应急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3898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道路交通安全应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交通应急锥,包括底盒,所述底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聚收环,所述聚收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布制警示锥,通过锥形的盘状簧在布制警示锥的内部对其提供柔性骨架,当外界溅射石块等固体物撞击该装置时,盘状簧一方面可以提供支撑效果,避免其塌软,另一方面可带动布制警示锥进行受力偏移,避免硬碰撞导致布制警示锥破损,进一步保证了该装置挺立及良好警示效果,且通过将盘状簧和布制警示锥下压至聚收环内时,锥形的盘状簧折叠为平面的圆盘形状,在此过程中利用其下移的簧圈压动L形塑扣偏移,且L形塑扣随即回位即将圆形状的盘状簧反扣固定于聚收环内,以此实现该装置的折叠收纳。纳。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交通应急锥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交通安全应急
,具体为一种智能交通应急锥。

技术介绍

[0002]道路交通安全应急装置一般为路桩和三角架,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遇到故障时,就需要道路交通安全应急装置用来警示后方的车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路桩是作为人们经常使用的安全应急装置,随着时代技术的变迁,人们对道路交通安全应急装置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0003]现有专利(公开号:CN209729041U)公开了一种智能交通应急锥,包括圆台底部和锥形顶部,所述的锥形顶部内设有扬声器、蓄电池和主控板卡,所述的主控板卡上设有4G5G网络通信、定位芯片和RFID电子标识,所述的锥形顶部的下方设有用于给所述的蓄电池充电的充电接口。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1、其警示锥体为一体式外壳,容易受到石块撞击受损;2、其警示锥体凸设于外部,不能进行折叠收纳,不使用时较为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交通应急锥,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其警示锥体为一体式外壳,容易受到石块撞击受损,其警示锥体凸设于外部,不能进行折叠收纳,不使用时较为占用空间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交通应急锥,包括底盒,所述底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聚收环,所述聚收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布制警示锥,且聚收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盘状簧,所述盘状簧的簧圈自下向上依次等距与布制警示锥的内侧固定连接。
[0005]所述底盒的侧表面呈横向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压杆,两个所述压杆的相对一端固定连接有推簧,所述底盒的顶面开设有与穿孔相连通的通槽,所述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L形塑扣,所述L形塑扣贯穿通槽并延伸至布制警示锥内且与盘状簧相配合。
[0006]优选的,所述布制警示锥的表面粘接有反光条,且布制警示锥与聚收环通过魔术贴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底盒的顶部且在布制警示锥内设置有红蓝LED灯。
[0008]优选的,所述L形塑扣的数量、位置与盘状簧的簧圈对应并沿两个压杆对称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底盒的侧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0010]优选的,所述L形塑扣的内侧开设有与盘状簧相配合的卡槽。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中,通过锥形的盘状簧在布制警示锥的内部对其提供柔性骨架,当外界溅射石块等固体物撞击该装置时,盘状簧一方面可以提供支撑效果,避免其塌软,另一方面可带动布制警示锥进行受力偏移,避免硬碰撞导致布制警示锥破损,进一步保证了该装
置挺立及良好警示效果。
[0013]本技术中,通过将盘状簧和布制警示锥下压至聚收环内时,锥形的盘状簧折叠为平面的圆盘形状,在此过程中利用其下移的簧圈压动L形塑扣偏移,且L形塑扣随即回位即将圆形状的盘状簧反扣固定于聚收环内,以此实现该装置的折叠收纳。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正剖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7]图中:1、底盒;2、聚收环;3、布制警示锥;4、盘状簧;5、穿孔;6、压杆;7、推簧;8、通槽;9、L形塑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交通应急锥,包括底盒1,底盒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聚收环2,聚收环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布制警示锥3,且聚收环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盘状簧4,盘状簧4和布制警示锥3均可折叠收入聚收环2内,盘状簧4的簧圈自下向上依次等距与布制警示锥3的内侧固定连接,盘状簧4常态处于图1中的锥形展开状态,此状态下其可同步推动布制警示锥3向上弹出展开;
[0019]底盒1的侧表面呈横向开设有穿孔5,穿孔5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压杆6,两个压杆6的相对一端固定连接有推簧7,推簧7常态推动两个压杆6相背滑动,底盒1的顶面开设有与穿孔5相连通的通槽8,压杆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 L形塑扣9,L形塑扣9贯穿通槽8并延伸至布制警示锥3内且与盘状簧4相配合,将盘状簧4和布制警示锥3下压至聚收环2内时,锥形的盘状簧4折叠为平面的圆盘形状,且在此过程中利用其下移的簧圈压动L形塑扣9偏移,且L形塑扣9回位即将圆形状的盘状簧4反扣固定于聚收环2内。
[0020]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布制警示锥3的表面粘接有反光条,用于进行被动示警,且布制警示锥3与聚收环2通过魔术贴固定连接,便于使用者自底盒1上拆装布制警示锥3。
[0021]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底盒1的顶部且在布制警示锥3 内设置有红蓝LED灯,底盒1内还设置有可拆卸电池,可选用五号电池,该电池与红蓝LED灯电连接,并通过按钮开关进行导通,用于夜间进行主动示警。
[0022]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L形塑扣9的数量、位置与盘状簧4的簧圈对应并沿两个压杆6对称设置。
[0023]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底盒1的侧表面开设有防滑纹,用于提高使用者手部捏合接触底盒1时的摩擦力,保证盘状簧4展开、收纳的使用稳定性。
[0024]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L形塑扣9的内侧开设有与盘状簧4相配合的卡槽,盘状簧4可上弹将簧圈嵌入卡槽内,以此提高L形塑扣9 对盘状簧4的固定稳固性。
[0025]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和优点:该种智能交通应急锥在展开和折叠时,工作过程如下:
[0026]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首先将该装置通过底盒1放置于警示点,然后按压两侧的压
杆6,两个压杆6压缩推簧7内滑,同步位移的L形塑扣9解除对盘状簧4的锁定,盘状簧4沿聚收环2弹出处于图1中的锥形展开状态,此状态下其同步推动布制警示锥3向上弹出,此时该装置即完成展开,并进行警示工作,锥形的盘状簧4在布制警示锥3的内部对其提供柔性骨架,当外界溅射石块等固体物撞击该装置时,盘状簧4一方面可以提供支撑效果,避免其塌软,另一方面可带动布制警示锥3进行受力偏移,避免硬碰撞导致布制警示锥3破损,进一步保证了该装置挺立及良好警示效果,使用完成后,自上部将盘状簧4和布制警示锥3下压至聚收环2内时,锥形的盘状簧4折叠为平面的圆盘形状,在此过程中利用其下移的簧圈压动L形塑扣9偏移,且L形塑扣9随即回位即将圆形状的盘状簧4反扣固定于聚收环2内,以此实现该装置的折叠收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交通应急锥,包括底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聚收环(2),所述聚收环(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布制警示锥(3),且聚收环(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盘状簧(4),所述盘状簧(4)的簧圈自下向上依次等距与布制警示锥(3)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底盒(1)的侧表面呈横向开设有穿孔(5),所述穿孔(5)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压杆(6),两个所述压杆(6)的相对一端固定连接有推簧(7),所述底盒(1)的顶面开设有与穿孔(5)相连通的通槽(8),所述压杆(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L形塑扣(9),所述L形塑扣(9)贯穿通槽(8)并延伸至布制警示锥(3)内且与盘状簧(4)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嘉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爱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