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海英专利>正文

一种节能低氮浸没燃烧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3895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低氮浸没燃烧器系统,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框架,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框架,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框架,第一框架的内部设置有换热机构,底座的上方设置有供水机构。它能够通过设置燃烧机构,可以对混合气体进行均匀燃烧,通过设置换热机构,能够将燃烧机构的尾气导入换热机构的内部进行换热,避免能量的浪费,通过设置供水机构,能够源源不断的对换热机构中进行循环水,实现对热量的集中收集,避免换热机构的内部热量饱和,通过设置净化机构,能够对燃烧机构的尾气进行净化,避免燃烧机构的尾气污染设备周围环境。备周围环境。备周围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低氮浸没燃烧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浸没燃烧器
,具体是一种节能低氮浸没燃烧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燃烧器,是使燃料和空气以一定方式喷出混合燃烧的装置统称,燃烧器按类型和应用领域分工业燃烧器、燃烧机、民用燃烧器、特种燃烧器几种,多用不锈钢或金属钛等耐腐蚀,耐高温的材料制成,燃烧器的作用是通过火焰燃烧使试样原子化。
[0003]现有的燃烧器装置中,在其尾气排出处通常没有能量回收装置,导致其热量散失较为严重,浪费资源,同时其尾气若不经过净化的话会导致空气污染,不利于提高装置周围空气质量;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节能低氮浸没燃烧器系统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节能低氮浸没燃烧器系统。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低氮浸没燃烧器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框架,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框架,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的内部设置有换热机构,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供水机构,所述第二框架的上部设置有燃烧机构,所述第三框架的上方设置有净化机构,所述底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底座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槽。
[0006]进一步的,所述换热机构包括换热仓和旋转电机,所述换热仓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的上表面,所述旋转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换热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槽。
[0007]进一步的,所述换热仓的下部设置有传动带,所述换热仓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底面贯穿所述换热仓的内底壁并延伸至所述换热仓的下部,所述轴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通过所述传动带与所述主动齿轮传动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轴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架,所述旋转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板,四个所述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通过销轴铰接有梭状翼板,所述旋转架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柱,四个所述限位柱的下端均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槽的内壁。
[0009]进一步的,所述供水机构包括两个导水管和两组支撑槽,两个所述导水管的左端均与所述换热仓的底面相连通,两组所述支撑槽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两个所述导水管的外表面分别与两组所述支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导水管的右端均连通有水泵,两个所述水泵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两个所述水泵的右侧面分别连通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排水口分别固定连接于两组所述支撑槽的内壁。
[0011]进一步的,所述燃烧机构包括第一导气管和燃烧器本体,所述第一导气管的左端贯穿所述换热仓的上表面并延伸至所述换热仓的内部,所述燃烧器本体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导气管的右端与所述燃烧器本体的左侧面相连通。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气管的左端连通有分流仓,所述分流仓的外表面连通有等距离圆周阵列的喷气口,所述燃烧器本体的右侧面连通有两个进气管,所述燃烧器本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加强筋,两组所述加强筋均与所述第二框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两个第二导气管、一个净化仓和一个增压仓,两个所述第二导气管的右端均与所述换热仓的上表面相连通,所述净化仓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框架的内壁,所述增压仓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
[0014]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二导气管的左端均与所述增压仓相连通,所述净化仓的底面连通有中介导气管,所述中介导气管的下端与所述增压仓相连通,所述净化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一组过滤层,所述净化仓的上表面连通有排气管。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节能低氮浸没燃烧器系统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通过设置燃烧机构,可以对混合气体进行均匀燃烧,通过设置换热机构,能够将燃烧机构的尾气导入换热机构的内部进行换热,避免能量的浪费,通过设置供水机构,能够源源不断的对换热机构中进行循环水,实现对热量的集中收集,避免换热机构的内部热量饱和,通过设置净化机构,能够对燃烧机构的尾气进行净化,避免燃烧机构的尾气污染设备周围环境。
[0017]2、本技术通过设置旋转架和梭状翼板,能够在换热机构内部进行热交换时对换热机构的内部进行搅动,提高尾气与水分之间的热交换效率,通过设置支撑槽,能够对导水管进行支撑,避免导水管长时间受到重力影响导致与换热仓的接缝处开裂,通过设置加强筋,能够对燃烧器本体进行加强固定,避免燃烧器本体在运行时从第二框架之上掉落,通过设置增压仓,能够对尾气进行增压,使其更加快速的通过过滤层。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平面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图2中A

A剖视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换热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供水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燃烧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净化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底座;2、第一框架;3、第二框架;4、第三框架;5、换热机构;501、换热仓;502、旋转电机;503、限位槽;504、传动带;505、轴承;506、从动齿轮;507、主动齿轮;508、旋转架;509、支撑板;510、梭状翼板;511、限位柱;6、供水机构;601、导水管;602、水泵;603、进水口;604、排水口;605、支撑槽;7、燃烧机构;701、第一导气管;702、燃烧器本体;703、分流仓;704、喷气口;705、进气管;706、加强筋;8、净化机构;801、第二导气管;802、净化仓;803、增压仓;804、中介导气管;805、过滤层;806、排气管;9、防滑垫;10、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能低氮浸没燃烧器系统,该装置能够对尾气进行浸没式换热处理,避免燃烧器尾气的热量浪费,同时能够对尾气进行净化,避免为其中的其他物质污染装置周围的空气。
[0028]参见图1~图7,一种节能低氮浸没燃烧器系统,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框架2,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框架3,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框架4。
[0029]此处第一框架2、第二框架3和第三框架4均为装置的支撑结构,其材质应采用高强度低质量的合金材料支撑,避免其支撑力度不够或重量过重难以搬运,同时其棱角处均经过钝化处理,避免其棱角误伤工作人员。
[0030]第一框架2的内部设置有换热机构5,本实施例中,换热机构5包括换热仓5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低氮浸没燃烧器系统,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框架(2),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框架(3),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框架(4),所述第一框架(2)的内部设置有换热机构(5),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供水机构(6),所述第二框架(3)的上部设置有燃烧机构(7),所述第三框架(4)的上方设置有净化机构(8),所述底座(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9),所述底座(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槽(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低氮浸没燃烧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机构(5)包括换热仓(501)和旋转电机(502),所述换热仓(501)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2)的上表面,所述旋转电机(502)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所述换热仓(50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槽(5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低氮浸没燃烧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仓(501)的下部设置有传动带(504),所述换热仓(501)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有轴承(505),所述轴承(505)的底面贯穿所述换热仓(501)的内底壁并延伸至所述换热仓(501)的下部,所述轴承(505)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506),所述旋转电机(502)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507),所述从动齿轮(506)通过所述传动带(504)与所述主动齿轮(507)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低氮浸没燃烧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50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架(508),所述旋转架(50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板(509),四个所述支撑板(509)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通过销轴铰接有梭状翼板(510),所述旋转架(508)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柱(511),四个所述限位柱(511)的下端均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槽(503)的内壁。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低氮浸没燃烧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机构(6)包括两个导水管(601)和两组支撑槽(605),两个所述导水管(601)的左端均与所述换热仓(501)的底面相连通,两组所述支撑槽(605)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两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海英赵颖刘婷彭伟
申请(专利权)人:于海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