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平衡交叉升降式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36479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36
一种自平衡交叉升降式轮椅,包括车框架,所述车框架的内部安装有十字形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面安装有重心调节机构,所述车框架的顶面中部垂直设有倒U型的座椅架,所述座椅架的顶面安装有座板,所述车框架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摇摆减震机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摇摆减震机构;所述重心调节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横转换摇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轮椅四轮具有独立减震和交叉升降消扭功能,行驶时四轮垂向运动能随地形变化而变化,上下陡坡能自动调节车体重心。这些组件互联使得轮椅行驶在高低差较大的不平地面上,四轮垂向运动能随地面变化而变化快速行驶,始终确保轮子对地面具有均匀触压支撑和抓着力,大大提高了轮椅在野外行驶的安全舒适快速通过能力。速通过能力。速通过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平衡交叉升降式轮椅


[0001]本技术属于轮椅
,特别涉及一种自平衡交叉升降式轮椅。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轮椅技术:四轮一般都是固定设计在一个平面上,在凹凸不平地面上行驶,都会出现颠簸或轮子悬空,很难实现平顺快速通过,速度稍快就具有不安全危险隐患;社会上现有的轮椅也有设置减震弹簧的,由于轮椅体积小减震弹簧也会很小,在行驶过程中弹簧受到压缩减震和消扭行程也特别小,结构都具多余的约束,所以轮椅想具有很好的减震消扭是很困难的。还有轮椅前后左右轮距距很小,在凹凸不平地形行驶稳定性很差,特别是在上下陡坡时,坡度稍大就会有前俯和后仰翻覆危险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自平衡交叉升降式轮椅,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自平衡交叉升降式轮椅,包括车框架,所述车框架的内部安装有十字形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面安装有重心调节机构,所述车框架的顶面中部垂直设有倒U型的座椅架,所述座椅架的顶面安装有座板,所述车框架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摇摆减震机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摇摆减震机构;...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平衡交叉升降式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框架(1),所述车框架(1)的内部安装有十字形的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的顶面安装有重心调节机构(2),所述车框架(1)的顶面中部垂直设有倒U型的座椅架(4),所述座椅架(4)的顶面安装有座板(8),所述车框架(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摇摆减震机构(3)、另一侧安装有第二摇摆减震机构(6);所述重心调节机构(2)的输出端连接横转换摇臂(5),所述横转换摇臂(5)的两端装配连接第一摇摆减震机构(3)、第二摇摆减震机构(6),所述第一摇摆减震机构(3)、第二摇摆减震机构(6)之间通过横转换摇臂(5)联动交叉升降;所述第一摇摆减震机构(3)、第二摇摆减震机构(6)的两端均安装有车轮(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平衡交叉升降式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摇摆减震机构(3)包括第一摇臂(31)、第二摇臂(32)、第一减震弹簧杆(33)、第二减震弹簧杆(34)以及第一竖转换摇臂(35),所述车框架(1)的一侧面中部垂直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摇臂(31)、第二摇臂(32)的内端均转动套装于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摇臂(31)、第二摇臂(32)的外端均安装有车轮(7),所述第一减震弹簧杆(33)的一端转动连接至第一摇臂(31)的外端顶面、另一端转动连接至第一竖转换摇臂(35)的顶端侧壁,所述第二减震弹簧杆(34)的一端转动连接至第二摇臂(32)的外端顶面、另一端转动连接至第一竖转换摇臂(35)的顶端另一侧壁,所述第一竖转换摇臂(35)的中部转动连接于座椅架(4)的一侧壁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平衡交叉升降式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摇摆减震机构(6)包括第三摇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召伟管中林郁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百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