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色树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3456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含有着色剂、树脂及溶剂、并且形成了膜厚为1μm的膜时的透过率满足下述条件的着色树脂组合物。(1)波长400~800nm的范围内的透过率的最大值为30%以下,(2)波长1050~1300nm的范围内的透过率的最小值为90%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含有着色剂、树脂及溶剂、并且形成了膜厚为1μm的膜时的透过率满足下述条件的着色树脂组合物。(1)波长400~800nm的范围内的透过率的最大值为30%以下,(2)波长1050~1300nm的范围内的透过率的最小值为90%以上。值为9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着色树脂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着色树脂组合物、光学滤波器、及固体摄像器件。

技术介绍

[0002]作为可以用于感知近红外线的固体摄像器件的组合物,例如含有红色颜料、黄色颜料、蓝色颜料、和紫色颜料的组合物是已知的(专利文献1)。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

13033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然而,期望进一步降低来自可见光的噪声、即在更靠长波长侧具有透过率的最大值低的区域及透过率的最小值高的区域的膜、用于形成膜的着色树脂组合物。
[0008]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含有着色剂、树脂及溶剂、并且形成了膜厚为1μm的膜时的透过率满足下述条件的着色树脂组合物。
[0009](1)波长400~800nm的范围内的透过率的最大值为30%以下
[0010](2)波长1050~1300nm的范围内的透过率的最小值为90%以上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1]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的专利技术。
[0012][1]着色树脂组合物,其为含有着色剂、树脂及溶剂的着色树脂组合物,形成了膜厚为1μm的膜时的透过率满足下述条件。
[0013](1)波长400~800nm的范围内的透过率的最大值为30%以下
[0014](2)波长1050~1300nm的范围内的透过率的最小值为90%以上
[0015][2]如[1]所述的着色树脂组合物,其中,着色剂为透过近红外线的化合物,并且包含具有酞菁骨架、方酸鎓骨架、克酮酸骨架、或二酮基吡咯并吡咯骨架的化合物。
[0016][3]如[1]所述的着色树脂组合物,其中,着色剂包含式(I)或(II)表示的化合物。
[0017][0018][式(I)中,X1及X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SR1或NR2R3。
[0019]Y1及Y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OR1、或SR1。
[0020]R1表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或碳原子数3~20的杂芳基,该芳基及该杂芳基中包
含的氢原子可以被卤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烷氧基取代。
[0021]R2及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10的烷基,该烷基中包含的亚甲基可以替换为氧原子,R2与R3可以键合而形成包含氮原子的环。
[0022]在1分子中有多个X1、X2、Y1、Y2、R1、R2或R3的情况下,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各自不同。
[0023]M1表示氢原子、1价的金属原子、2价的金属原子、3价的取代金属原子、4价的取代金属原子、或氧化金属原子。
[0024]M1为氢原子或1价的金属原子时,m为2,M1为2价的金属原子、3价的取代金属原子、4价的取代金属原子、或氧化金属原子时,m为1。
[0025]*a、*a1、*a2、*b、*b1、*b2、*c1、及*c2均表示化学键,2个*a中的一个与*a1键合,另一个与*a2键合。2个*b中的一个与*b1键合,另一个与*b2键合。*c1及*c2与M1键合。][0026][0027][式(II)中,Z1及Z2各自独立地表示氧原子、硫原子或NR4。
[0028]R4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10的烷基,该烷基中包含的亚甲基可以替换为氧原子。
[0029]Ar1表示碳原子数6~20的亚芳基或碳原子数3~20的亚杂芳基,该亚芳基及亚杂芳基中包含的氢原子可以被卤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烷氧基取代。
[0030]Z3及Z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N(R6)2、OR5或SR5。
[0031]R5表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或碳原子数3~20的杂芳基,该烷基中包含的氢原子可以替换为卤原子,该烷基中包含的亚甲基可以替换为氧原子,该芳基及该杂芳基中包含的氢原子可以被卤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烷氧基取代。
[0032]R6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10的烷基(该烷基中包含的氢原子可以被碳原子数6~10的芳基取代,该烷基中包含的亚甲基可以替换为氧原子)。
[0033]在1分子中有多个Z1、Z2、Z3、Z4、Ar1、R4、R5或R6的情况下,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各自不同。
[0034]M2表示氢原子、1价的金属原子、2价的金属原子、3价的取代金属原子、4价的取代金属原子、或氧化金属原子。
[0035]M2为氢原子或1价的金属原子时,n为2,M2为2价的金属原子、3价的取代金属原子、4价的取代金属原子、或氧化金属原子时,n为1。
[0036]*d、*d1、*d2、*e、*e1、*e2、*f1、及*f2均表示化学键,2个*d中的一个与*d1键合,另一个与*d2键合。2个*e中的一个与*e1键合,另一个与*e2键合。*f1及*f2与M2键合。][0037][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树脂组合物,其还含有聚合引发剂及/或聚合性化合物。
[0038][5]光学滤波器,其是由[1]~[4]中任一项所述的着色树脂组合物形成的。
[0039][6]固体摄像器件,其包含[5]所述的光学滤波器。
[0040]专利技术效果
[004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着色树脂组合物,能够进一步降低来自可见光的噪声(能够在更靠长波长侧具有透过率的最大值低的区域及透过率的最小值高的区域),换言之,在得到的光学滤波器中,能够降低波长400~800nm的范围内的透过率,能够提高波长1050~1300nm的范围内的透过率,能够使波长400~800nm的范围内的透过率与波长1050~1300nm的范围内的透过率之差大,例如在波长940nm的LED中也可以合适地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42]本专利技术的着色树脂组合物包含着色剂(以下,有时称为着色剂(A))、树脂(以下,有时称为树脂(B))、及溶剂(以下,有时称为溶剂(E)。)。
[0043]本专利技术的着色树脂组合物优选包含聚合性化合物(以下,有时称为聚合性化合物(C))及/或聚合引发剂(以下,有时称为聚合引发剂(D)),更优选包含聚合性化合物及聚合引发剂这两者。
[0044]本专利技术的着色树脂组合物可以包含流平剂(以下,有时称为流平剂(F)。)。
[0045]本说明书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作为各成分示例的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多种而使用。
[0046]本专利技术的着色树脂组合物包含着色剂、树脂及溶剂,形成了膜厚为1μm的膜时的透过率满足下述条件。
[0047](1)波长400~800nm的范围内的透过率的最大值为30%以下
[0048](2)波长1050~1300nm的范围内的透过率的最小值为90%以上
[0049]此处,所谓形成了膜厚为1μm的膜时的透过率,是指每1μm膜厚的透过率。例如,即使是膜厚为2μm等1μm以外的膜,只要换算成膜厚1μm时的透过率至少满足上述条件(1)及(2),则也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着色树脂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着色树脂组合物,其为含有着色剂、树脂及溶剂的着色树脂组合物,形成了膜厚为1μm的膜时的透过率满足下述条件:(1)波长400~800nm的范围内的透过率的最大值为30%以下,(2)波长1050~1300nm的范围内的透过率的最小值为90%以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色树脂组合物,其中,着色剂为透过近红外线的化合物,并且包含具有酞菁骨架、方酸鎓骨架、克酮酸骨架、或二酮基吡咯并吡咯骨架的化合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色树脂组合物,其中,着色剂包含式(I)或(II)表示的化合物,式(I)中,X1及X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SR1或NR2R3;Y1及Y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OR1、或SR1;R1表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或碳原子数3~20的杂芳基,该芳基及该杂芳基中包含的氢原子可以被卤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烷氧基取代;R2及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10的烷基,该烷基中包含的亚甲基可以替换为氧原子,R2与R3可以键合而形成包含氮原子的环;在1分子中有多个X1、X2、Y1、Y2、R1、R2或R3的情况下,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各自不同;M1表示氢原子、1价的金属原子、2价的金属原子、3价的取代金属原子、4价的取代金属原子、或氧化金属原子;M1为氢原子或1价的金属原子时,m为2,M1为2价的金属原子、3价的取代金属原子、4价的取代金属原子、或氧化金属原子时,m为1;*a、*a1、*a2、*b、*b1、*b2、*c1、及*c2均表示化学键,2个*a中的一个与*a1键合,另一个与*a2键合;2个*b中的一个与*b1键合,另一个与*b2键合;*c1及*c2与M1键合;式(II)中,Z1及Z2各自独立地表示氧原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上胜治赤坂哲郎青木拓磨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