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功率无线传输的无线通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3402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微功率无线传输的无线通信装置,属于无线通信结构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上的PCB通信主板,所述壳体上设有与电路板相连的弱电接口,所述PCB通信主板上设有无线微处理器模块、无线射频通信模组、弱电接口电路模块及电源转换模块,其中,所述无线微处理器模块分别与无线射频通信模组和弱电接口电路模块的一端相连,所述弱电接口电路模块的另一端与弱电接口相连,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用于将弱电接口电路的弱电转换为整个装置需要的电源电压,所述无线微处理器模块用于载波信号和无线信号的解调及相互转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实现无线和载波的双模组通信,电力通信更加稳定。电力通信更加稳定。电力通信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微功率无线传输的无线通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微功率无线传输的无线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力线载波通信(PLC)是电力系统特有的、基本的通信方式.对于低压配电网来说,许多新兴的数字技术,大大提高和改善了低压配电网电力载波通信的可用性和可靠性,使得电力载波通信技术具有更加诱人的应用前景.利用低压电力线来传输用户用电数据,实现及时有效收集和统计,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一个最佳方案。
[0003]但是在以往实际应用中,单载波通信还存在不足,比如说在电力线因故障断开时,就无法有效的进行停电上报,因此需要配备微功率无线通信进行停电上报,实际运用中还可以无线组网互联互通的形式传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微功率无线传输的无线通信装置。
[0005]本技术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上的PCB通信主板,所述壳体上设有与电路板相连的弱电接口,所述PCB通信主板上设有无线微处理器模块、无线射频通信模组、弱电接口电路模块及电源转换模块,其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功率无线传输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上的PCB通信主板,所述壳体上设有与电路板相连的弱电接口,所述PCB通信主板上设有无线微处理器模块、无线射频通信模组、弱电接口电路模块及电源转换模块,其中,所述无线微处理器模块分别与无线射频通信模组和弱电接口电路模块的一端相连,所述弱电接口电路模块的另一端与弱电接口相连,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用于将弱电接口电路的弱电转换为整个装置需要的电源电压,所述无线微处理器模块用于载波信号和无线信号的解调及相互转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功率无线传输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微处理器模块包括集成无线射频收发解调和单片机MCU功能的TF3540载波无线双模MCU芯片U1,载波无线双模MCU芯片U1的引脚23、24与无线射频通信模组相连,用于无线信号的通信,所述载波无线双模MCU芯片U1的引脚9、40与弱电接口电路模块的通信引脚相连,用于载波信号的通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微功率无线传输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微处理器模块还包括分别与载波无线双模MCU芯片U1相连的收发信号指示灯、晶振模块、存储器J4及UART串口J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微功率无线传输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弱电接口电路模块包括开关管Q1、开关管Q2、电阻R34和电阻R35,其中,所述开关管Q1的D极与弱电接口J2的MOD_STA引脚10,开关管Q1的S极接地,G极接载波无线双模MCU芯片U1的MCU_STA引脚11,所述开关管Q2的D极与弱电接口J2的MOD_TXD引脚5,开关管Q1的S极接载波无线双模MCU芯片U1的MCU_TXD引脚9,G极接3.3V电源,所述弱电接口J2的MOD_RXD引脚8通过电阻R35接载波无线双模MCU芯片U1的MCU_RXD引脚40,并通过电阻R34接3.3V电源。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微功率无线传输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射频通信模组包括巴伦单元、选频单元、射频收发开关和收发控制开关,其中,所述巴伦单元的一端与无线微处理器模块的无线信号收发端相连,所述巴伦单元的另一端与选频单元的一端相连,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炬张文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创电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