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灏海专利>正文

多方位支撑钢索光伏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3324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方位支撑钢索光伏支架,钢梁一、钢梁二、钢梁三下端均安装若干根立柱,钢梁一、钢梁二、钢梁三上分别安装主钢缆一、主钢缆二、上拉钢缆,钢缆一、主钢缆二、上拉钢缆的起止端分别通过索具、钢索转接件与钢梁一、钢梁三连接,电池组件与电池组件之间通过电池组合夹具连接,电池组件通过电池组合夹具与主钢缆一、主钢缆二连接,钢梁一、钢梁三外侧分别通过钢索转接件、索具安装斜拉钢缆;钢梁一与钢梁二之间、钢梁二与钢梁三之间包括撑杆组件、和/或四方位钢缆组件,它可以根据地理环境、气候因素使用撑杆组件连接,或将撑杆组件与四方位钢缆组件结合连接,降低了风压、雪压等因素影响,广泛应用于山地、平原、丘陵等地区。区。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方位支撑钢索光伏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支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方位支撑钢索光伏支架。

技术介绍

[0002]光伏支架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用于支撑电池板的支架。传统的光伏支架为刚性支架,一般包括立柱和檩条,光伏组件按阵列安装排列于刚性的檩条上。现有的柔性光伏支架是以钢绞线与钢梁连接,形成柔性的索结构,受力的影响,其钢梁与钢梁之间的距离为8

60米,工作人员借鉴了大棚架设中的支撑结构,在钢梁与钢梁之间的钢绞线上安装三角形支撑,但是,该三角形支撑仅能应用于平面支撑,无法在长距离的光伏支架架设中起到支撑作用,即无法长距离使用,这无形中就增加了施工成本,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并且,受恶劣气候环境和地质条件影响,电池组件因此产生抖动和高频振动,而造成电池组件隐裂和衰减,也很难保证钢缆光伏电站系统的安全以及达到设计的使用年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方位支撑钢索光伏支架,它结构合理,解决了上述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方位支撑钢索光伏支架,包括四方位钢索组件、撑杆转接件、卡固件、索具、钢索转接件、撑杆组合桁架、电池组合夹具、四方位拉索转接件、钢绞线固定压板、电池组件、主钢缆一、主钢缆二、上拉钢缆、立柱、钢梁一、钢梁二、钢梁三、斜拉钢缆;钢梁一、钢梁二、钢梁三下端均安装若干根立柱,所述若干根立柱至少为每组三个,立柱两侧安装卡固件,钢梁一、钢梁二、钢梁三上分别安装主钢缆一、主钢缆二、上拉钢缆,主钢缆一、上拉钢缆分别位于钢梁一、钢梁二、钢梁三上端,主钢缆二位于钢梁一、钢梁二、钢梁三下端,钢梁一、钢梁三上端与下端分别对称安装若干个钢索转接件,钢索转接件与钢梁一、钢梁三之间均由螺栓固定;钢梁二上端与下端分别安装若干个钢绞线固定压板,钢梁一、钢梁三分别为光伏支架的起止端,所述钢梁二为若干个,钢缆一、主钢缆二、上拉钢缆的起止端分别通过索具、钢索转接件与钢梁一、钢梁三连接,钢缆一、主钢缆二、上拉钢缆分别通过钢绞线固定压板与钢梁二连接;电池组件与电池组件之间通过电池组合夹具连接,电池组件通过电池组合夹具与主钢缆一、主钢缆二连接,钢梁一、钢梁三外侧分别通过钢索转接件、索具安装斜拉钢缆;钢梁一与钢梁二之间、钢梁二与钢梁三之间包括撑杆组合桁架、和/或四方位钢索组件;
[0005]撑杆组合桁架包括若干个立撑杆二、斜撑杆、立撑杆一、交叉撑杆一、交叉撑杆二,立撑杆二一端与斜撑杆通过撑杆转接件连接,另一端通过撑杆转接件与立撑杆一、交叉撑杆一连接,斜撑杆一端通过撑杆转接件与立撑杆一、交叉撑杆二连接,交叉撑杆一一端通过撑杆转接件与立撑杆二、斜撑杆连接,交叉撑杆二一端通过四方位拉索转接件与立撑杆二、立撑杆一、交叉撑杆一连接,斜撑杆、立撑杆一一端均通过撑杆转接件与交叉撑杆二连接,交叉撑杆二一端通过撑杆转接件与立撑杆二、立撑杆一连接,交叉撑杆一一端通过撑杆转
接件与立撑杆二、斜撑杆连接,斜撑杆与立撑杆一通过撑杆转接件连接;撑杆组合桁架根据钢梁一、钢梁二或钢梁三的跨度距离增加若干个桁数;
[0006]四方位钢索组件包括四方位钢索一、四方位钢索二、四方位钢索三、四方位钢索四、索具、四方位拉索转接件,四方位钢索一、四方位钢索二、四方位钢索三、四方位钢索四一端分别通过索具与立柱上的卡固件连接,另一端通过索具与四方位拉索转接件连接;四方位钢索组件包括但不限于四根四方位钢索;
[0007]四方位拉索转接件包括直角U形件一、弧形端、方位孔,直角U形件一上设有弧形端,弧形端上端、下端均设有孔,两个直角U形件一上的弧形端、孔均相互对应,直角U形件一两侧均设有方位孔,直角U形件一两侧设有孔并安装螺丝组件。
[0008]可选的,所述上拉钢缆依次穿过四方位拉索转接件或撑杆组合桁架上的撑杆转接件。
[0009]可选的,所述主钢缆一、主钢缆二、上拉钢缆、斜拉钢缆、四方位钢索一、四方位钢索二、四方位钢索三、四方位钢索四的一端或两端分别插入夹卡内通过索具卡件与T形连接件连接固定。
[0010]可选的,所述钢索转接件包括固定片、转折组件一、转折组件二,固定片包括固定片三、固定片四,固定片三与固定片四连接为一体,固定片为T形结构,固定片三、固定片四上均设有孔,转折组件一、转折组件二均包括转折片一、转折端一、转折片二,转折片一与转折片二之间设有转折端一,转折片一、转折片二上均设有孔,转折片一、转折片二上的孔与固定片三上的孔相互对应。
[0011]可选的,所述撑杆转接件包括U形件一、U形件二、螺丝组件、弧形端部, U形件一、U形件二上均设有弧形端部,弧形端部上端、下端均设有孔,U形件一上的孔与U形件二上的孔相互对应,U形件一、U形件二两侧均设有孔,孔上安装螺丝组件。
[0012]可选的,所述钢绞线固定压板包括固定件一、固定件二,固定件一包括固定端部、U形端部、孔,固定端部与固定端部之间设有U形端部,固定端部上设有若干个孔,固定件二包括第一端部、第一转折端、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设有第一转折端,第二端部上设有若干个孔,孔与孔之间互相对称并通过螺钉固定。
[0013]可选的,所述钢梁一、钢梁二、钢梁三下端立柱与立柱之间的四方位钢索组件、撑杆组合桁架均为若干个,钢梁一、钢梁二、钢梁三为工字钢或方管。
[0014]可选的,所述U形件一、U形件二上U形端部的间隙为撑杆截面尺寸的2倍;直角U形件一中U形端部的间隙为撑杆截面尺寸的2倍;立撑杆二、斜撑杆、立撑杆一、交叉撑杆一、交叉撑杆二均为方管或圆管。
[0015]可选的,所述立柱上设有卡固件、抱箍或孔,索具通过卡固件、抱箍或孔与立柱连接。
[0016]可选的,所述若干个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数。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根据地理环境、气候因素使用撑杆组合桁架连接,或将撑杆组合桁架与四方位钢索组件结合连接,增加了支撑强度,降低了风压、雪压等因素影响,可广泛应用于山地、平原、丘陵等地区。
附图说明
[0018]下面根据图进一步对本技术加以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图;
[0022]图4是本技术撑杆转接件的结构图;
[0023]图5是本技术撑杆转接件的结构图;
[0024]图6是本技术钢索转接件的结构图;
[0025]图7是本技术钢索转接件的结构图;
[0026]图8是本技术撑杆组合桁架的结构图;
[0027]图9是本技术四方位拉索转接件的结构图;
[0028]图10是本技术四方位拉索转接件的结构图;
[0029]图11是本技术钢绞线固定压板的结构图;
[0030]图12是本技术钢绞线固定压板的结构图;
[0031]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方位支撑钢索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方位钢索组件(1)、撑杆转接件(2)、卡固件(3)、索具(4)、钢索转接件(5)、撑杆组合桁架(6)、电池组合夹具(7)、四方位拉索转接件(9)、钢绞线固定压板(10)、电池组件(17)、主钢缆一(1

1)、主钢缆二(1

2)、上拉钢缆(1

3)、立柱(1

4)、钢梁一(1

5)、钢梁二(1

6)、钢梁三(1

7)、斜拉钢缆(1

8);钢梁一(1

5)、钢梁二(1

6)、钢梁三(1

7)下端均安装若干根立柱(1

4),所述若干根立柱(1

4)至少为每组三个,立柱(1

4)两侧安装卡固件(3),钢梁一(1

5)、钢梁二(1

6)、钢梁三(1

7)上分别安装主钢缆一(1

1)、主钢缆二(1

2)、上拉钢缆(1

3),主钢缆一(1

1)、上拉钢缆(1

3)分别位于钢梁一(1

5)、钢梁二(1

6)、钢梁三(1

7)上端,主钢缆二(1

2)位于钢梁一(1

5)、钢梁二(1

6)、钢梁三(1

7)下端,钢梁一(1

5)、钢梁三(1

7)上端与下端分别对称安装若干个钢索转接件(5),钢索转接件(5)与钢梁一(1

5)、钢梁三(1

7)之间均由螺栓固定;钢梁二(1

6)上端与下端分别安装若干个钢绞线固定压板(10),钢梁一(1

5)、钢梁三(1

7)分别为光伏支架的起止端,所述钢梁二(1

6)为若干个,钢缆一(1

1)、主钢缆二(1

2)、上拉钢缆(1

3)的起止端分别通过索具(4)、钢索转接件(5)与钢梁一(1

5)、钢梁三(1

7)连接,钢缆一(1

1)、主钢缆二(1

2)、上拉钢缆(1

3)分别通过钢绞线固定压板(10)与钢梁二(1

6)连接;电池组件(17)与电池组件(17)之间通过电池组合夹具(7)连接,电池组件(17)通过电池组合夹具(7)与主钢缆一(1

1)、主钢缆二(1

2)连接,钢梁一(1

5)、钢梁三(1

7)外侧分别通过钢索转接件(5)、索具(4)安装斜拉钢缆(1

8);钢梁一(1

5)与钢梁二(1

6)之间、钢梁二(1

6)与钢梁三(1

7)之间包括撑杆组合桁架(6)、和/或四方位钢索组件(1);撑杆组合桁架(6)包括若干个立撑杆二(61)、斜撑杆(62)、立撑杆一(63)、交叉撑杆一(64)、交叉撑杆二(65),立撑杆二(61)一端与斜撑杆(62)通过撑杆转接件(2)连接,另一端通过撑杆转接件(2)与立撑杆一(63)、交叉撑杆一(64)连接,斜撑杆(62)一端通过撑杆转接件(2)与立撑杆一(63)、交叉撑杆二(65)连接,交叉撑杆一(64)一端通过撑杆转接件(2)与立撑杆二(61)、斜撑杆(62)连接,交叉撑杆二(65)一端通过四方位拉索转接件(9)与立撑杆二(61)、立撑杆一(63)、交叉撑杆一(64)连接,斜撑杆(62)、立撑杆一(63)一端均通过撑杆转接件(2)与交叉撑杆二(65)连接,交叉撑杆二(65)一端通过撑杆转接件(2)与立撑杆二(61)、立撑杆一(63)连接,交叉撑杆一(64)一端通过撑杆转接件(2)与立撑杆二(61)、斜撑杆(62)连接,斜撑杆(62)与立撑杆一(63)通过撑杆转接件(2)连接;撑杆组合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灏海
申请(专利权)人:姜灏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