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类培育用发酵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3321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菌类培育用发酵罐,包括发酵罐,所述发酵罐的两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架;左侧的安装架上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设置在所述发酵罐的内壁上;所述发酵罐的左侧设有承重桌,所述承重桌的上表面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靠近所述发酵罐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发酵罐盖;所述发酵罐盖的中部穿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顶端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搅拌轴的下端连接有搅拌机构;所述发酵罐盖上穿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内配套设有孔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搅拌发酵菌液,可随时想所述发酵罐内补充菌类发酵所需氧气,发酵结束后便于岁所述发酵罐进行清洗。岁所述发酵罐进行清洗。岁所述发酵罐进行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菌类培育用发酵罐


[0001]本技术涉及菌类培育
,具体为一种菌类培育用发酵罐。

技术介绍

[0002]食用菌发酵罐是用于食药用菌菌丝体培养液体菌种生产的发酵设施装备,是利用生物发酵原理,给菌丝生长提供一个最佳的营养、酸碱度、温度、供氧量,使菌丝快速生长,迅速扩繁,在短时间达到一定菌球数量,完成一个发酵周期。现有的发酵罐如一种杏鲍菇菌种液体发酵罐恒温装置(CN 212375273 U)不能对发酵中的菌液进行搅拌,也不能随时向所述发酵罐内补充所需氧气,发酵之后不易对所述发酵罐进行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清洗、搅拌、补充菌类发酵所需氧气的菌类培育用发酵罐。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菌类培育用发酵罐,包括发酵罐,所述发酵罐的两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架;左侧的安装架上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通过电信号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设置在所述发酵罐的内壁上;所述发酵罐的左侧设有承重桌,所述承重桌的上表面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靠近所述发酵罐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发酵罐盖,使所述发酵罐盖设置于所述发酵罐的正上方并能自动上下移动;所述发酵罐盖的中部穿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顶端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设置于所述发酵罐盖的上表面,所述搅拌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机构;所述发酵罐的上端设有凹槽,所述发酵罐盖的下端嵌合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发酵罐盖上穿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沿所述发酵罐盖对称线所在竖直面对称设置,所述透气孔内配套设有孔塞。
[0005]本技术可通过所述搅拌机构对发酵菌液进行搅拌,通过所述透气孔向所述发酵罐内通入发酵菌液所述氧气,搅拌结束后通过所述通气孔向所述发酵罐内注水,同时启动所述搅拌机构对所述发酵罐进行清洗,清洗后的废液从所述出料口排出即可。
[0006]进一步的,所述发酵罐包括罐体和发酵罐底面,所述罐体的底面和所述发酵罐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罐体为圆柱形,所述发酵罐底面包括曲面底面,所述曲面底面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电热套,所述电热套通过电线与所述控制面板连接;所述曲面结构为容易导热的材料,所述罐体为不容易导热的材料,放置操作人员被烫伤。
[0007]进一步的,所述电热套和所述曲面底面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出料口。
[0008]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立杆,所述立杆的底面设有电机,所述立杆的上端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丝杆,所述丝杆上穿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和所述丝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滑块靠近所述发酵罐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机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移动横杆,所述移动横杆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横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下端通过挂钩与所述发酵罐
盖上表面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和所述发酵罐盖是独立的两个单体,易于分开,便于移动。
[0010]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叶和瓣膜,所述搅拌叶的外壁与所述瓣膜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瓣膜的外壁与所述发酵罐的内壁相抵接;所述瓣膜为高分子材料,性能稳定,不会影响菌类的发酵。
[0011]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叶沿叶片设置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气孔。
[0012]进一步的,所述伺服电机外围设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底面与所述发酵罐盖顶面螺接固定。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便于搅拌发酵菌液,可随时想所述发酵罐内补充菌类发酵所需氧气,发酵结束后便于岁所述发酵罐进行清洗。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

发酵罐,2

安装架,3

控制面板,4

温度传感器,5

发酵罐底面,51

曲面底面,52

电热套,6

出料口,7

升降机构,71

立杆,72

滑块,73

丝杆,74

滑槽,75

电机,8

连接机构,81

移动横杆,82

连接杆,9

伺服电机,10

搅拌轴,11

发酵罐盖,12

搅拌机构,121

搅拌叶,122

瓣膜,123

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18]如图1所示,一种菌类培育用发酵罐,包括发酵罐1,所述发酵罐1的两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左侧的安装架2上设有控制面板3,所述控制面板3通过电信号连接有温度传感器4;所述温度传感器4固定设置在所述发酵罐1的内壁上;所述发酵罐1的左侧设有承重桌,所述承重桌的上表面设有升降机构7,所述升降机构7靠近所述发酵罐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机构8;所述连接机构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发酵罐盖11,使所述发酵罐盖11设置于所述发酵罐1的正上方并能自动上下移动;所述发酵罐盖11的中部穿设有搅拌轴10;所述搅拌轴10的顶端连接有伺服电机9,所述伺服电机9设置于所述发酵罐盖11的上表面,所述搅拌轴1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机构13;所述发酵罐1的上端设有凹槽,所述发酵罐盖11的下端嵌合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发酵罐盖11上穿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沿所述发酵罐盖11对称线所在竖直面对称设置,所述透气孔内配套设有孔塞。
[0019]本技术在工作时,通过所述升降机构7调节所述发酵罐盖11的打开和关闭;通过所述通气孔123定期向所述发酵罐1中通入氧气;通过所述搅拌机构13对发酵液进行搅拌;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4和所述控制面板3控制所述发酵罐1内的温度,使得发酵罐1内的氧气浓度、温度等条件适宜于菌类的发酵培育。
[0020]所述发酵罐1包括罐体和发酵罐底面5,所述罐体的底面和所述发酵罐底面5固定连接,所述罐体为圆柱形,发酵罐底面5为曲面底面51,所述曲面底面5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电热套52,所述电热套52通过电线与所述控制面板3连接;所述电热套52和所述曲面底面51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出料口6;通过所述电热套52对所述发酵罐1加热,调节发
酵液的温度,通过所述出料口6排放发酵好的发酵液。
[0021]所述升降机构7包括立杆71,所述立杆71的底面设有电机75,所述立杆71的上端设有滑槽74,所述滑槽74内设有丝杆73,所述丝杆73上穿设有滑块72,所述滑块72和所述丝杆7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滑块72靠近所述发酵罐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机构8;所述连接机构8包括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菌类培育用发酵罐,包括发酵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1)的两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架(2);左侧的安装架(2)上设有控制面板(3),所述控制面板(3)通过电信号连接有温度传感器(4);所述温度传感器(4)固定设置在所述发酵罐(1)的内壁上;所述发酵罐(1)的左侧设有承重桌,所述承重桌的上表面设有升降机构(7),所述升降机构(7)靠近所述发酵罐(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机构(8);所述连接机构(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发酵罐盖(11),使所述发酵罐盖(11)设置于所述发酵罐(1)的正上方并能自动上下移动;所述发酵罐盖(11)的中部穿设有搅拌轴(10);所述搅拌轴(10)的顶端连接有伺服电机(9),所述伺服电机(9)设置于所述发酵罐盖(11)的上表面,所述搅拌轴(1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机构(13);所述发酵罐(1)的上端设有凹槽,所述发酵罐盖(11)的下端嵌合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发酵罐盖(11)上穿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沿所述发酵罐盖(11)对称线所在竖直面对称设置,所述透气孔内配套设有孔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类培育用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1)包括罐体和发酵罐底面(5),所述罐体的底面和所述发酵罐底面(5)固定连接,所述罐体为圆柱形,所述发酵罐底面(5)包括曲面底面(51),所述曲面底面(5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电热套(52),所述电热套(52)通过电线与所述控制面板(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菌类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礼
申请(专利权)人:兴文县鲜禾益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