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堆定位结构及电堆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燃料电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堆定位结构及电堆组件。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成为人们研究和关注的热点,其中燃料电池汽车因其启动速率快、能量转化效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其中,单电池的堆叠过程中,有着极其高的定位精度需求,一个燃料电池电堆通常包括300
‑
600片由焊接或者粘接而成的单电池,这就导致在装堆时,如果定位结构不合理或者装堆过程中出现失误,电堆中的单电池发生错位,导致电堆出现漏气、单电池电压低等问题。
[0003]现有技术中,采用内定位即销孔定位,对于全功率电堆来说,用于定位的销钉孔尺寸将很大,对于双极板的结构强度、有效利用率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当完成单电池装配后,由于各个装配装置的装配误差导致销钉可能无法顺利取出,对于批量生产存在一定的限制。同时,CVP(电池电压采集装置)结构通常需要在单电池上设置一个单独的凸起结构,增加燃料电池装配后的复杂程度。而若采用传统外定位结构的话,电堆在堆叠过程中极易发生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堆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所述底座(10)具有用于承载多个单电池(40)的承载面(11),所述承载面(11)具有短边沿(111)和长边沿(112),所述短边沿(111)和所述长边沿(112)之间具有夹角;第一定位件(20),设置在所述承载面(11)上,所述第一定位件(20)位于所述承载面(11)的短边沿(111),所述第一定位件(20)用于与所述单电池(40)的短侧壁(41)上的第一凹槽(411)限位配合;第二定位件(30),设置在所述承载面(11)上,所述第二定位件(30)位于所述承载面(11)的长边沿(112),所述第二定位件(30)用于与所述单电池(40)的长侧壁(42)上的第二凹槽(421)限位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堆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件(30)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定位件(30)相互之间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堆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20)和所述第二定位件(30)均为板状结构;和/或,所述第一定位件(20)和所述第二定位件(30)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堆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20)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和/或所述第二定位件(30)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堆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20)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承载面(11)垂直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二见谕,王猛,
申请(专利权)人: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