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反接检测报警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2954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反接检测报警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该电路包括控制器,电池充放电主动力回路,预放电控制电路及预放电防反接报警电路;电池充放电主动力回路包括与电池包的负极依次串联的充电MOS管Q4和放电MOS管Q5,放电MOS管Q5与输出负极连接;预放电控制电路包括与放电MOS管Q5并联的预放电MOS管电路,与预放电MOS管电路串联的三极管通断控制电路,三极管通断控制电路与输出正极连接;预放电防反接报警电路包括与放电MOS管Q5串联、并与预放电MOS管电路串联的检测电阻R13,与检测电阻R13并联的电压送入运算放大电路。可解决预放电电路功能较为单一,只能实现中断对负载的动力输出,无法检测到反接后的电压值、并对外报警的问题。警的问题。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反接检测报警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管理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防反接检测报警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技术中,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BMS)中对负载放电均设计有预放电电路,该预放电电路在电池正极P+和电池负极P

之间并联稳压二极管来实现防反接功能,但是功能较为单一,只能实现中断对负载的动力输出,无法检测到反接后的电压值、并对外报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相关技术中预放电电路功能较为单一,只能实现中断对负载的动力输出,无法检测到反接后的电压值、并对外报警。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反接检测报警电路,包括:
[0005]控制器;
[0006]电池充放电主动力回路,包括与电池包的负极依次串联、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充电MOS管Q4和放电MOS管Q5,所述放电MOS管Q5与输出负极连接;
[0007]预放电控制电路,包括与所述放电M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反接检测报警电路(102),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100);电池充放电主动力回路(200),包括与电池包的负极依次串联、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充电MOS管Q4和放电MOS管Q5,所述放电MOS管Q5与输出负极连接;预放电控制电路(300),包括与所述放电MOS管Q5并联、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预放电MOS管电路,以及与所述预放电MOS管电路串联、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三极管通断控制电路,所述三极管通断控制电路与输出正极连接;预放电防反接报警电路(400),包括与所述放电MOS管Q5串联、并与所述预放电MOS管电路串联的检测电阻R13,与所述检测电阻R13并联的电压送入运算放大电路,以及与所述电压送入运算放大电路连接的声光报警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接检测报警电路(102),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放电MOS管电路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预放电MOS管Q3,与所述预放电MOS管Q3一端串联的第一分压电阻R12,且所述第一分压电阻R12连接于所述放电MOS管Q5和所述充电MOS管Q4之间,所述预放电MOS管Q3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通断控制电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反接检测报警电路(102),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放电MOS管电路还包括与所述三极管通断控制电路连接的第三限流电阻R8,与所述第三限流电阻R8串联的第四限流电阻R11,以及与所述第四限流电阻R11并联的第二二极管D2,所述第四限流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检测电阻R13和所述预放电MOS管Q3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接检测报警电路(102),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通断控制电路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一三极管控制电路,以及与所述第一三极管控制电路串联的第二三极管控制电路,所述第二三极管控制电路一端与所述输出正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预放电MOS管电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反接检测报警电路(10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极管控制电路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一限流电阻R2,并联后并与所述第一限流电阻R2串联的第一稳压电容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凯谭力钱虹志
申请(专利权)人: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